关于疫情影响下工会维护职工队伍稳定以及助推复工复产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1/28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31期   作者:杨欢
[导读] 从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对我国各企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杨欢
        四川华西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610081
        摘要:从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对我国各企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在当下的情况下加强疫情防控和在疫情影响下助推复工复产是全国人民面临的重大任务。在疫情影响下,各级工会坚定的贯彻上级要求,维护职工队伍稳定和助推企业复工复产。本文根据当前情况提出了在疫情影响下维护职工队伍稳定和助推复工复产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疫情;工会;队伍稳定;复工复产
        引言:在疫情严重的时候,为了全国人民的安全,很多企业遵循国家防疫工作延迟复工复产,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当疫情得到控制之后,企业开始复工复产,发展经济,来维护职工队伍稳定。在疫情的影响下,助推企业复工复产受到很多限制,需要根据疫情情况来实施,所以根据疫情防控提出企业复工复产的实践路径,并且针对企业、职工、工会提出了一些相关决策建议,为工会维护职工队伍稳定以及助推复工复产能够提供参考思路。
        一、在疫情影响下工会维护职工队伍稳定和助推复工复产的必要性
        (一)精准定位工会职能
        国有企业强调要保持工会组织的先进性,必须就要贯彻党对国有企业工会工作的指导方针,围绕国家工作大局进行发展。当前疫情防控的同时仍然要复工复产发展经济是最重要的工作,是国家的大局中心。很多职工都在防疫的前线,是疫情防控和生产发展的重要力量。所以工会要发挥自身力量,明确自身的定位,保障好在前线工作的职工的人身安全和后勤需求,尽最大力量为企业和职工解决后顾之忧,让企业和职工能够全心尽力的复工复产,积极彰显工会组织在抓好防疫复工方面的突出作用。
        (二)真诚服务群众
        控制疫情,促进复工复产,与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民生保障息息相关,这关系着社会稳定。作为工会组织和工会工作者,针对职工的生活需求、防疫工作和复工复产,要尽可能的发挥自身最大力量,真诚地为企业和职工服务,对于职工的生活需求和工作需求,真切的做好保障,帮助职工在防疫和复工复产各方面做到完善,让职工没有后顾之忧。
        二、在疫情影响下工会推动复工复产、维护队伍稳定的实践路径
        (一)尽快助推疫情防控工作
        一是对于上级传达的防疫措施和决策一定要落到实处。对于党和国家部署的防控疫情要求和复工复产措施,工会组织要认真研究,将具体行动落到实处。严格执行上级关于防疫和复工复产的要求,真真正正地将上级下达的要求做到实处,只有将防疫工作做到位,才能更大程度地保护职工的安全,维护队伍稳定,而且这样才能够更快地推进复工复产,保障经济发展,让企业能够尽快恢复正常经营。二是要保障工会职工的生活和工作。对于职工的防疫工作和复工复产,上级在资金方面一定要能够保障好职工的生活。尤其是一些有困难的职工家庭或者是受到疫情影响的职工家庭,在资金和生活方面这些职工家庭予以适当帮扶。职工的生活和工作得到充分保障,没有后顾之忧,才能够全心全意的进入工作,这样才能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投身于工作中。
        (二)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一方面是要给职工一个能够表达诉求的通道,能够让职工无顾虑的表达需求,有效沟通。疫情面前,受到影响的职工很多,困难和问题也比较多,所以需要一个能够让职工直接无阻碍的表达需求的渠道。特殊情况特殊对待,清晰迅速的表明问题,才能更快的解决问题,所以一个无阻碍的沟通渠道是非常有必要的。在疫情的影响下复工复产是非常有难度的事情,所以对于防疫复工的职工一定要给维护好职工的合法权益。不仅要关注职工的工作诉求、生活需求还有思想方面都要能够保障好。二是要维护好职工队伍稳定。对于职工的情况要多加关注,及时帮助职工处理困难,而且在防疫复工方面要给予职工一定的信心,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对于一些特别困难的职工,要给予一定的救助,还有一些隔离的职工家庭要给予一定的帮扶。在各方面都要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让职工能够在疫情影响下推进复工复产,快速将经济发展起来。
        (三)关注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一是上级要发挥好自身的作用。

紧跟政策和疫情防控企业工作指南,上级与企业要保持良好的协调关系,上级要关注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疫情下难免企业和职工产生一定程度的悲观情绪和思想动摇,可能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和复工复产的进度,所以上级要帮助企业安抚人心,大力支持企业,帮助企业有一个良好的复工复产的氛围,激发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二是企业要发挥好自身的职能和职责。疫情防控、循序渐进发展企业经济是企业和职工的共同责任,工会要宣传其这种理念,大力支持企业的发展。对于企业在复工复产中遇到的困难,上级要进行帮扶,帮助企业有序进行生产经营。三是要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在疫情影响下,企业和职工的关系也会比较紧张,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阻碍。所以要构建良好的劳动关系,帮助化解企业和职工之间的矛盾,督促企业建立相关的机制,妥善处理员工的问题,对员工进行安抚,严格按照管理制度执行,给职工吃一颗定心丸,引导企业和职工在疫情影响下同舟共济,共同发展。
        三、在疫情影响下维护职工队伍稳定和复工复产的对策建议
        (一)疫情面前要汇集各方力量
        针对企业来说,企业要发挥自身的力量,在疫情影响下要保证好职工能够循序渐进的复工复产。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期间,要落实好管理制度,一方面是要保证职工的安全健康,其次是要保证职工能够积极投身到工作,给予职工支持和帮助,激发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而且在疫情面前要严格地进行管理,帮助企业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让职工们能够安心工作。针对职工来说,要正确引导职工的力量,让职工在面对疫情要做好防护,同时能够将工作引入正轨。在薪酬待遇,管理机制和安全制度方面,尽快让企业恢复到正常经营的状态,为社会经济结构的稳定提供有力支持。同时引导职工与企业团结一心、共渡难关。最后是要发挥工会的力量,工会起到协调和后勤的作用。工会组织和工会员工协调企业和职工之间的关系,让企业能够推进复工复产,帮助企业引导职工积极投入工作。同时要关注职工的需求,保障好职工的生活和安全。在企业和职工之间要做好协调工作,让复工复产能够有序进行,而且要监督好企业对疫情防控下复工复产的实施,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对有困难的职工家庭给予帮助,共克时艰。
        (二)在就业方面建立平台
        一方面是要建立一个能够提升自身水平的平台。工会要根据国家对就业方面的政策进行跟进,帮助企业建立提升自身技能水平的平台。利用工会自身的优势,在面对疫情情况下,多建立一些线上的培训平台,线上的竞赛平台等,以此来提升职工的技能水平。线上平台有很多优点,首先是能够避免人群接触,减少了疫情传播的风险,其次是能够让职工们自由调节时间进行学习,而且同时可以在线上开设一些服务咨询平台,能够帮职工进行一些法律咨询、就业咨询、心理咨询等,让职工在生活上更加便捷化。其次第二方面是要建立一个岗位招聘的平台。工会帮助建立招聘平台和就业机制,帮助企业能够招到人才,帮助职工更便捷的获取信息,找到合适的工作。信任靠谱的一个就业平台让企业和职工直接对接上,精准服务,在当下疫情面前能顾地发挥作用,尽最大力量帮助企业和职工。第三方面是要建立一个能够让职工发挥自身才能的一个平台。在疫情情况下,复工复产受到很多限制,职工的很多才能也无法施展,所以建立一个这样的平台,帮助职工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发扬职工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争取复工复产走上正轨,快速将经济发展起来,推动社会发展。
        (三)要保障落实职工服务
        第一,对职工的需求要时刻关注,根据国家政策保障好职工的需求,要服务好全体职工,做好需求保障。第二要做好职工的救助保障。针对疫情给职工带来的困难和问题,提供一些帮扶手段,保障好困难职工的基本生活,同时也要保障好职工的健康安全,解决困难。第三,对职工提供一些人文关怀保障。疫情当前,很多职工家庭都有受难,这时候更要对职工的心理健康进行慰问,对职工进行安抚,做一些心理咨询,工会和企业都要多关怀职工,帮助职工尽早度过难关。在各方面对职工进行服务,提供保障,在疫情影响下工会能够维护职工队伍稳定以及助推复工复产,使经济快速发展起来。
        总结语:
        在2020年初国内第一波新冠疫情爆发之初,我国很多企业都遭到创伤,被迫停工停产;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企业大面积复工复产。但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复工复产和全面防疫仍然需要“两手抓、两手硬”,企业和职工都面临很多挑战。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对企业工会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旨在帮助企业能够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运营,帮助职工尽快投身工作,在保障职工的健康安全的情况下,维护队伍稳定,推进复工复产,尽快恢复企业正常生产,重回发展正轨。
        参考文献:
        [1]杨志峰.为夺取双胜利凝聚职工智慧和力量——大庆油田工会发挥新媒体优势助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J].中国工运,2020(06):69-70.
        [2]惠州市助推企业做好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工作[J].中国价格监管与反垄断,2020(04):46.
        [3]本刊编辑部.慎终如始防控疫情  全力助推复工复产[J].农电管理,2020(0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