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刚
昌邑市土地储备中心, 山东省潍坊市昌邑市 261300
摘要:为使承载着人类各项生存活动的土地资源能够被有效利用,我国需不断探索正确的土地资源管理途径,利用有效的管理措施来缓解当前的人口与土地矛盾,在保护土地资源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提升我国的土地资源利用率,为我国的未来发展提供保障。为此,为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可以发挥其最为理想的作用效果,我国需加强对提升土地资源管理工作水平路径的不断探索,以不断尝试明确土地资源管理方向。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工作水平;保护发展
中图分类号:TU52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国家繁荣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土地资源利用率低,意味着相关资源无法得到优化配置,长此以往,将限制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因此,加强土地资源规划管理,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是当前我国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重要任务。将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起来,从而达到人口、资源、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目的,解决人与地之间问题,为我国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管理基础。
1土地资源管理利用现状分析
1.1部门职责划分不明确
我国针对土地资源管理开设了较多的相关管理部门,其根据用地途径划分有农业用地、牧业用地及商业用地等多种管理部门,且因其管理用地用途的不同,各管理部门应尽的管理职责和管理内容也各不相同,但针对各类用地的统一管理方法,我国还未明确设立,且未构建针对管理体系,导致各部门在面临无法解决的土地资源管理问题时,常会出现彼此推脱、无法针对问题设计有效对策等情况,从职责划分上未能对土地资源的有效管理提供保障。而且,由于土地规划还包含城市布局、水利布局和发展方向等多项内容,而我国还未设立针对这几项内容的特定职位,所以这也是导致我国土地资源管理普遍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所以,由于我国针对部门职责的不明确划分,致使我国在土地资源管理工作过程中存在巨大阻碍,并进一步阻碍了我国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
1.2专业指导存在欠缺
在对城市的土地资源进行规划时,很多部门只是会按照现有的设计方案实施规划任务,在此之前以及之后,并没有与当地的居民以及城市群众形成沟通。土地在使用之后,不仅无法为群众提供利益,甚至会破坏群众原有的利益,导致部门与群众之间的关系形成了剑拔弩张的状态,造成了得不偿失的后果。
2土地资源科学管理具体措施
2.1总体调控、合理布局
作为土地管理部门,要做好年度土地利用计划,针对不同地区的不同类型的土地资源,分类发展,有效利用。在城乡规划建设中,应基于人民生活所需、工业及农业发展所需,合理规划农业用地、工业用地、住宅区建设用地、公共设施建设用地等,确保城乡规划在空间上得到合理布局,土地资源能得到高效利用。同时,应该加大执法力度,动态监测辖区内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情况,整顿违规占地项目工程。加强与各部门的联动与信息互通,督促农林部门做好植树造林工作,确保绿化面积。强化对建设用地的审批,严格审核标准,禁止占用耕地面积,从源头上确保用地结构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实现土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将用地总量合理控制起来,确保每一个项目都能最大化地利用现有土地,合理规划布局,不浪费每一寸土地,提倡集约用地。
2.2实现土地资源规划和城市规划建设的协调发展
(1)正确把握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城市建设是在土地资源利用基础上开展的城市规划活动,需要注意的是,城市规划建设的发展不能够以牺牲土地资源的环境效益为代价。一方面,土地规划利用决定了城市建设规模;另一方面,城市规划也是对土地资源规划的一个深层次作用体现。(2)协调好土地管理规划体系和工作路线。在编订城市规划土地资源利用计划的过程中,要重点凸显出土地资源利用总体规划的价值,通过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更好地促进现代文明建设发展,减少城市发展规划和土地资源利用之间的矛盾冲突。同时,城市规划建设发展也需要从宏观角度出发,进一步拓展规划项目和范围。(3)实现土地资源利用和城市规划目标的协调。不管是土地总体规划还是城市规划,都需要以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为目的,在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的情况下实现土地资源、城市建设、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2.3技术研发与质量管理
由于在土地资源管理过程中,有关土地资源的测量数据需极其准确,所以这也就要求工作人员需具备极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所以,为了有效的提高土地资源管理工作水平,我国需加强对管理人才的培养,依据当前土地资源管理工作对人才水平的要求,帮助管理人员理解和掌握新型管理技术,并通过让其进行不断的实际操作,从而使其能够具备熟练操作新技术的能力。并且,我国还需加强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引入和培养,创设土地资源管理科目。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研发,我国也应加强将信息技术融入至土地资源管理过程中,创设出如数字化遥感技术或热能成像集成技术等新型的土地资源管理技术,并应根据我国实际的土地资源管理需求,在技术的科研创新方面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从而使我国研发的新型土地资源管理技术能够很好的推动我国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快速发展,并为后续的技术研发提供指导和方向。最后,在研发新型的土地资源管理技术时,研发单位需确保构建的精英小组是由具备高专业水平的创新型人才组成,并需将由立项、实验到成果的一系列环节落实到个人,以此来确保参与项目的各个人员都能够很好地履行自身职责,共同研发出更为高效且科学的土地资源管理技术。
2.4全面执行土地相关权利确定的政策
在农村土地管理中,需要先确定土地相关权利,包括使用权、所用权以及其他权利。依据法律以及政策要求,明确在某个范围内土地的使用权和所有权的隶属关系以及其他权利内容。这一工作具有重要作用,也是必须要开展的工作,可以就客观方面淡化对于空间信息的管理需求,为土地管理奠定基础。另外,确认相关权利可以加强物权保障,让公民享受到应有的权利,还能够加强承包农户的市场主体性以及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性,就制度上确保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农民能够用自身权证实施抵押贷款,开展创业,也可以清楚承包经营权的归属问题,给农民土地承包的合法权益保障和承包经营矛盾的解决提供依据。要想有效的执行土地确权政策,就要结合土地确权登记颁证中的实际问题,提出适用性的指导意见,给各地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例如,在土地确权管理实践中,应采取多种方式登记农民所属宅基,如,补缴、有偿使用等,主要对宅基地占地面积等信息进行记录。要想避免之后由于宅基地归属而产生矛盾,就要使用特殊的方式,让宅基地符合法律规定;另外,在认可有关土地所用权单位买卖宅基地的合同后,宅基地也可以合法化。针对宅基地面积,依据新的规定,要通过实际测量明确面积等级,若是实际测量面积中包含了新开垦的耕地,就要再次进行发包,之后完成相关权利的确定工作。由此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提升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结束语
为使我国能够在有限的物质资源中取得高效发展,我国需解决当前存在于土地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各类问题,并设计相应的解决对策,从而促使土地资源管理工作能够得到法律和群众的支持,使土地资源管理工作能够在法律法规、群众参与和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达到最为理想的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马风华.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33):133.
[2]赵珊珊.新时期提高土地利用水平的土地管理策略刍议[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3):168.
[3]杨彦海.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分析[J].华北国土资源,2018(6):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