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管理技术要点思考

发表时间:2021/1/28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11月31期   作者:黎晓梅
[导读] 混凝土施工是水利水电工程中的主要内容,也是决定工程项目建设成效的关键点,因此应该加强全面掌控,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黎晓梅
        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墨红镇水务所 墨红镇 655502
        摘要:混凝土施工是水利水电工程中的主要内容,也是决定工程项目建设成效的关键点,因此应该加强全面掌控,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施工管理技术的运用,可以针对不同施工技术实施全方面的管理,使技术优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促进工程项目的高效化实施与竣工,降低外界因素对施工质量、安全和进度的影响。本文将对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管理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提出当前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及原因,探索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管理技术的要点,为实践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管理技术;要点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能够为社会生产提供基础保障,也是加快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随着建设标准的不断提高,应该实现对施工过程的优化与改进,以促进我国水利水电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混凝土施工的范围较广,而且需要用到较多的设备、材料和人员等,因此应该制定针对性管理技术方案,以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质量。施工过程会受到自然环境因素、材料因素、技术因素等影响,对于施工管理技术的要求较高。尤其是在市场竞争逐渐加剧的趋势下,更应该加强对施工重点和难点的控制,提高各类资源的利用效率,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提高自身综合竞争力。明确项目的实施要求,从现场情况出发对各项技术予以全面优化。
一、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混凝土施工涉及的环节较为繁杂,在施工中会受到温度、湿度等条件的影响,导致其施工质量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如果未能加强混凝土施工环节的全面管理,将会导致混凝土构件裂缝等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水利水电工程的稳定性及安全性,也会给后续维护工作带来较大的难度,混凝土的结构性能,也会受到养护工作的直接影响,在施工后需要采取针对性的养护措施,从而保障验收合格【1】。施工管理工作的实施,能够防止二次返工等问题的出现,不仅能够保障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防止对施工工期造成延误。
二、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管理的问题
        缺乏对原材料管理的重视,是当前施工管理中面临的首要问题。混凝土原材料的要求较高,需要对水泥、砂石的类型及性能特点进行全面了解,确保其符合施工标准。但是,由于在材料采购和管理中缺乏针对性控制措施,就会导致材料质量出现问题,进而对施工效果造成负面影响。尤其是在露天存放时容易受到大风和雨雪天气等影响,原材料中的杂质增多。同时,未能对原材料的比例进行严格控制,只关注实验室配比,未能结合施工现场情况【2】。由于施工工艺、原材料质量和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存在,会引发不同程度的裂缝。
三、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管理技术的要点
(一)材料质量控制
        施工材料质量控制是施工管理中的关键点,也是提高整体质量的基础与前提。砂、水、石子和水泥等共同组成混凝土,应该对不同原材料的性能进行严格检查,并做好相应的配比试验,根据施工现场的要求进行合理配制,防止配比不合理导致混凝土质量出现问题【3】。加强对施工现场条件的深入调查与分析,从而在做好全面勘察的基础上确定混凝土的强度,使其满足整体施工标准要求。流动性、和易性、保水性等,是检验混凝土质量的关键指标。在现场进行检测时可以采用抽样检测的方式,剔除其中的不合格产品,从而避免在施工后出现裂缝等问题。注重对材料保存环境的严格控制,防止由于湿度和温度变化过大而导致质量问题。
(二)混凝土拌和与运输
        在明确搅拌标准及要求的基础上开展工作,确保搅拌设备的运行可靠性,确保合理的搅拌速度和搅拌时间。

当外界环境温度较低时,则可以对其进行加热处理,降低外界环境因素的干扰。在实验室获得的配合比是理想状态下的参考值,应该根据现场的施工要求对其予以调整。混凝土的搅拌温度不能低于15℃,同时水温应该在80℃左右。注重搅拌用水的合理选择,防止其中存在大量的杂质而对混凝土造成影响【4】。此外,还应该对混凝土的运输过程予以控制,应该提前规划好运输线路,防止由于意外因素影响而导致混凝土出现固结。注重对运输过程中的保湿处理,使其达到现场后能够保持优良的性能。
(三)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施工是整个施工中最关键的环节,浇筑质量的控制有利于增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效益。分层摊铺和分层振捣,是混凝土浇筑施工中的基本方法,在单块混凝土结构面板的施工当中,摊铺次数控制在3次,25-30cm为摊铺的厚度值,15min为分层摊铺的间隔时间【5】。在实施滑模滑移时应该确保最后一层摊铺的质量,施工人员应该对第一层混凝土的摊铺厚度进行测量与记录,明确滑移的实际距离。注重对混凝土浇筑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根据过往施工经验了解其中存在的难点,制定针对性技术实施方案,确保浇筑施工的良好质量。注重对各个施工工序的合理安排,防止由于意外因素影响而导致浇筑施工中断。加强对混凝土坍落度和密实性的检查,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后再开展接下来的施工。
(四)混凝土振捣
        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振捣施工需要使用专门的机械设备,应该在振捣前对设备的运行性能进行检查,防止存在故障隐患。通常采用泵送混凝土的方式,在此过程中应该确保其流动性和坍落度符合标准值,斜面布料施工的方式较为常用。振捣时间的合理掌握,是保障混凝土振捣质量的关键,在振捣停止前应该对其进行严格检查,防止浮浆和气泡等现象的存在。在振捣时需要保持良好的均匀性,通过摊灰处理为钢筋和预埋件的设置奠定基础。尤其是当存在较多的钢筋时,更应该在振捣中予以重点关注,防止破坏钢筋的稳定性。
(五)混凝土养护
        在完成上述工序并验收合格后,还要针对混凝土实施全面养护,这对于病害问题的预防可以起到有效作用。混凝土养护主要是受到外界温度的影响,如果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有可能在温度应力的作用下出现裂缝,不利于保障构件的美观性和稳固性。在不同的区域和季节当中,对于养护施工的要求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当夏季温度较高时,主要是采用洒水养护的方式,能够实现对混凝土外部和内部温度差异的控制,避免温差较大而引发的开裂问题【6】。在高温下实施洒水养护时,应该尽可能保障充足的养护时间,增强实际养护效果。在冬季施工时,应该做好气候和温度的预测,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保温措施,防止混凝土构件内部出现冰冻的情况。在浇筑施工后的5h实施养护处理,考量多种影响因素,确保良好的硬化效果,使其达到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标准。

结语
        混凝土施工管理技术的运用,可以最大限度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实现对施工中意外情况的预防与控制,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保障混凝土材料质量的基础上,应该对混凝土搅拌和运输、浇筑、振捣、养护等环节要点予以把控,明确不同阶段的技术方案,从而促进工程建设有条不紊的实施。

参考文献
[1]李文博.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施工管理要素[J].住宅与房地产,2020(30):140-141.
[2]苏兴礼.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管理技术与方法探微[J].居舍,2020(17):155-156.
[3]赵志刚.试论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施工管理要素[J].产业科技创新,2020,2(08):81-82.
[4]杨帅.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方法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20(02):232.
[5]肖春锋.水利水电工程中施工技术及管理措施探析[J].中国标准化,2019(24):162-163.
[6]张高强.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9,42(10):171-1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