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宏怀 孙明明
青岛科捷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000
摘要:近年来,伴随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物流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现代物流虽然以现代管理思想为指导,运用现代物流信息技术,但必须通过现代化物流设备与设施,才能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服务。伴随着物流的发展与进步,物流设备不断得到提升与发展,其涉及的机械设备的创新及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物流机械设备;应用;创新
引言
物流机械设备是现代物流体系的重要组成内容,完善且优质的物流机械设备可提高物流运输效率,保证货品安全。基于此,本文围绕物流机械设备的应用与创新展开系统探究,旨在促进物流运输行业的良好发展。
1物流机械设备分类
物流设备是指可供长期使用的进行各项物流活动所需的机械设备、器具等,并在使用中保持原有实物形态的物质资料。物流设备是完成物流各项活动的工具与手段,是组织物流活动的技术基础。一般以设备所完成的物流作业项目为标准,把设备分为:包装设备、物流仓储设备、集装单元器具、装卸搬运设备、流通加工设备、运输设备等。离开了一定的设备基础,任何物流活动都不能正常进行。(1)包装设备是指完成全部或部分包装过程的机器设备。包装设备是实现产品包装机械化、自动化的根本保证。主要包括填充设备、罐装设备、封口设备、裹包设备、贴标设备、清洗设备、干燥设备、杀菌设备等。(2)物流仓储设备主要包括货架、堆垛机、室内搬运车、出入境输送设备、分拣设备、提升机、搬运机器人以及计算机管理和监控系统等。这些设备可以组成自动化、半自动化、机械化的商业仓库,来堆放、存取和分拣承运物品。(3)集装单元器具主要有集装箱、托盘、周转箱和其他集装单元器具。货物经过集装器具的集装或组合包装后,具有较高的灵活性,随时都处于准备运行的状态,利于实现储存、装卸搬运、运输和包装的一体化,达到物流作业的机械化和标准化。(4)装卸搬运设备指用来搬移、升降、装卸和短距离输送物料的设备,是物流机械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用途和结构特征来看,装卸搬运设备主要包括起重设备、连续运输设备、装卸搬运车辆、专用装卸搬运设备等。
2分析影响物流机械设备发展的关键因素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我国物流设备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再加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拓展应用,促进了互联网与现代物流产业的有机整合。现阶段,我国各类物流机械设备数量不断扩张,并且物流企业能够自主生产所需的大型自动化物流设备,这进一步推动了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纵观物流机械设备的发展进程可知,其主要影响因素如下所述:(1)宏观政策导向。近年来,我国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受到各基层政策的高度重视,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条例与规章体制,旨在约束与规范物流市场。在这样的大环境背景下,物流机械设备的数量不断增加,如传运设备、包装设备、集装设备及仓储设备等。一直以来,由于受到计划经济的制约,我国物流管理体制相对混乱,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物流产业实现集约化与规模化的目标。与此同时,物流企业使用的机械设备老旧、生产效率低下,且维修成本高昂,导致物流终端配送环节存在极大的滞后性。(2)物流行业。在主体市场需求的制约下,物流企业的创新发展意识极为淡薄。绝大多数物流企业仍沿用传统运维模式,而各项物流配送活动也过度依赖内部组织体系。尽管我国物流企业逐步向着集约化的发展方向靠拢,但整体物流服务水平尚未达到预期标准。归根究底,是由于缺乏先进的物流机械设备作为辅助与支撑,造成大量的设备投入资金损耗。再者,物流机械设备配置盲目侧重于量的投入,缺乏质的要求,导致设备投资收益不达标,增加了运营成本,继而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阻碍了物流企业的稳定发展。
3浅谈物流机械设备的应用及创新
3.1物流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
物流机械企业对机械设备进行安全管理的主要目标就是为了确保机械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会危害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不会发生安全事故等。开展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有编制安全作业技术措施以及做好安全检查工作。安全管理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应对设备使用场地环境进行检测,在确保环境安全的情况下进行使用机械设备;在使用设备的过程中,应该为工作人员配置相应的安全防护装置,以此来保护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让工作人员了解相应的保护措施,在工作的过程中可以保护好自己。
3.2物流机械设备的技术管理
技术管理可分为以下几点:技术档案管理,对开展技术档案的积累、分析以及保管等方面的工作;操作流程,工作人员按照规定的流程来进行操作,机械设备操作书就是工作人员使用设备的基本手册,要对其中的要求等熟记于心;要按照技术管理规范以及标准来使用,否则在使用就会对设备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面对这样的情况,物流企业应该注重每一台设备的技术法规文件,并要求工作人员按照技术管理规范来使用设备;技术管理责任制,主要包括技术管理体制以及技术责任制等相关制度,这些制度对于是工作人员开展工作的基础,也是提高管理水平的前提。
3.3创新设备运转模式
①创建系统化设备模式。确保机械设备与物流系统的协调性,是构建高效且经济的物流系统的必要条件。在物流设备单机自动化的基础上,依托互联网与计算机系统,将各类物流机械设备组成一个完整的集成系统,通过中央集控室的统一协调控制,促进不同机种的协调配合,发挥最佳效用。另外,在物流产业未来发展进程中,应加大对工厂生产自动化系统、集装系统与传运系统的重视度,从而推动现代物流行业更快更好的发展。②创建高速设备模式。大型化是指物流机械设备的容量、规模及能力等逐步扩张。物流机械设备的大型化是实现物流规模效应的必要保障,其可有针对性的解决仓储过度挤压的问题,降低发生爆仓现象的概率。高速化是指物流机械设备的运转速率、识别速率及运算速率逐步提升,在保证生产运输安全与货品安全的前提下,提高物流运输效率,压缩运营成本,进而实现综合效益的最大化。一直以来,物流机械设备的大型化与高速化都是物流产业关注的焦点问题。
结语
综上所述,物流机械设备是物流企业开展生产活动的基础,是物流企业获取经济利益的前提,物流机械设备的使用对物流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对物流机械设备进行管理的工作尤为重要。在物流企业中,对机械设备进行管理,需要从维修、安全、技术以及组织和经济这几方面入手,在开展管理工作之前,应该通过完善的管理计划来落实管理工作,以此来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保证机械设备的稳定运行,促使其为物流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利益,推动物流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文轩.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模式转型与风险[J].国际经济合作,2007(6):18-21.
[2]王勇,杜德彬.自主创新战略下的中国跨国公司崛起[J].国际经济合作,2007(1):22-27.
[3]祁怀锦,阎正国.我国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务与会计,2005(5):31-32.
[4]郭玉林.以现代物流理念促进物资流通企业的机制创新[J].经济研究参考,2002(2):16-20.
[5]包晓,李素兰.淡析企业物流外包的风险管理[J].当代经济,2010(4):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