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少宾
深圳市万科城市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深圳福田518000
摘要:最近几年,我国建筑行业发展速度非常快,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由于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各种优势比较突出,越来越受到建筑企业的推崇。同传统施工模式相比,在装配式建筑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受到外界干扰因素影响比较少,使用的材料数量相对比较少,能够有效保证施工经济效益,且具有节能环保的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基本理念的要求。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运用
引言
目前市场中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建筑标准,即装配式建筑,本文主要对这种建筑的建筑方式、建筑过程中的重难点以及这项施工技术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介绍,使读者认识到这种建筑方式未来必定会有规模化的发展,同时这种建筑能够大幅度促进建筑市场的发展,也能够保证建筑市场长期处于稳定的发展之中。
1装配式建筑的概念辨析
在开展装配式建筑建设的过程中,往往需要采用混凝土施工工艺,其通常现代化工业技术来加工和制作建筑构件,然后通过现场拼装的方式,来组合成各种建筑结构。为了提升这些诶建筑构件生产的专业性,这些构件大多数是由专业厂家所生产的,直接在施工现场拼接而成,具有施工简便、易操作的优点,能够有效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效率,各种专业化的建筑构件生产厂家越来越多。
2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阐述
2.1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含义
与以往施工形式相比,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与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具体表现在将原有建筑施工技术进行协同,同时落实混凝土技术等,换言之是对技术基础的一种升级。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形式上,主要是将提前进行生产的混凝土构件,按时送到施工现场准备分配。另外,在实际施工中,涉及较多内容,其中包含建筑结构中的阳台以及梁等,同时应将现场拼装落到实处。要想在真正意义上完成构件安装,就应将插筋以及孔洞进行匹配,还应与灌浆浇筑进行结合,进而确保构件安装。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从形式上讲,其工艺较为简单,同时工期短暂,并且拥有着较低的施工成本,对环境破坏较小,因此,在当前形势下,应进行广泛的推广并进行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讲,装配式建筑在形式上具有着特殊性特征,因此应将技术交底任务做好,还应加强对施工管理形式进行整改,这样才能更好的促使施工方和建设方积极主动参与其中。另外,应加强沟通,这样才能确保建筑施工质量具有全面提升。
2.2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优点
从当前形势看,从管理角度为主要出发点进行探讨,不难发现,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具有如下几点特征。
第一,能够确保建筑质量的提升。加强对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有效利用,能够从根本上促进建筑质量的提升。在装配实际施工阶段,主要是以工厂生产这样的模式为主,在建筑部件中,将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进行有效应用,能够减少质量问题的出现。除此之外,这种作业形式在某种意义上,对手工操作形式具有取代性作用,能够降低错误发生概率,在根本上提升工程建设质量。
第二,管理方式上具有创新性。在装配式建筑施工形式上,从生产阶段来看,主要体现出生产工厂化这样的特征,同时还具备设计标准化特征。在设计生产中,其生产环节应具有完善性,同时确保劳动力素质的提升。在新的形势下,应推动建筑行业的蓬勃化发展,实现整体性创新发展。
第三,能够提高管理效率。对于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进行应用时期,湿作业在进行操作时,其数量在急剧下降。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交叉作业在进行时,能够提高生产效率。这样的建筑方式,不仅能减少施工时间,还能确保工作量的提升,最终促进管理效率的加快。
3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措施
3.1完善装配式建筑构件的管理工作
3.1.1构件的运输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中,为了保证最后的施工质量能够达到预期效果,提升各个构件的完整性以及稳定性,就应当在构件的运输阶段中,注意好相应的防护措施。首先,在运输过程中应当根据构件自身的数量以及规模来挑选出合适的运输手段或是运输车辆,并且在车辆内部还应当及时布置好固定构件的支架设备,防止在运输中构件因左右摆动而产生损坏;其次,要将构件的具体特征作为基础所在,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把控措施,例如剪刀墙板,这就需要采取立方运输方式,防止其在运输中受到各类客观因素带来的影响,而地板以及楼梯这类构件的运输,就应当尽量让其保持平放状态。总之,构件的运输管理工作在整体装配式建筑技术中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必须要采取合理的运输方式,并结合行之有效的防护措施,来保证构件的运输质量。
3.1.2构件的堆放管理
由于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自身的特点所在,必须要在工程材料的管理工作中提升对于构件堆放管理的重视程度,防止构件在施工现场的堆放过程中产生损伤,导致最终的建筑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同时,一旦发现构件在堆放中出现了问题,就应当在第一时间加以维修,或是直接更换损坏的构件,杜绝视而不见的现象出现,装配式建筑方式由于自身的完整性,如果其中的某一个构件出现了损坏,就很可能对建筑的总体质量造成影响。另外,工厂加工完毕的构件在运送到施工现场时,应当根据构件的不同类型以及不同特点来做好标记,为后续装配工作的开展提供便利。而在构件堆放工作中,应当将同一种类的构件放置在一起,并做好支垫防护措施,在进行硬化处理的同时,修建好必要的排水设施,防止构件受到不必要的损坏。
3.2积极引入BIM技术来辅助管理
通常情况下,装配式建筑的建设施工需要优先在工程中完成构件的加工工作,而后再运送到施工现场当中。然而,在对构件展开装配工作时,不同构件之间很可能会出现摩擦以及碰撞的问题,很可能会导致构件受到损害。因此,就应当积极采用BIM技术,更加科学、合理的协调不同构件产生的碰撞,从而大大降低构件受到损害的概率。在装配式建筑建设施工中,可以利用BIM技术来建立起5D模型,更加全面的模拟施工现场的整体情况。首先,可以将施工现场产生的情况以数据信息的模式传递到5D模型中,并以此作为主要依据,在不同角度上对施工现场的装配式建筑展开详细、准确的分析,找寻出其中隐藏的各种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来告诫现场中的工作人员,使其在建设施工阶段可以尽量避免这些问题;其次,在施工中出现问题,同样可以利用BIM技术建立起的模型来展开深入分析,从而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解决,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
3.3把控好工程设计质量
无论是采取何种方式来开展建筑的建设施工,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确保建筑质量不会受到影响,只有保证这一点,建筑建设才具有着可行性。而站在建筑工程管理的角度上来看,为了更好的发挥出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优势所在,就应当充分提升设计方案的和理性以及全面性。针对那些在工程中进行生产的构件,应当保证其具有着与构件形状以及构件大小所匹配的设计图,大大降低了构件设计完毕后产生的误差。而在施工现场中,更应当保证设计图的科学合理性,充分考虑到各种客观因素,使得设计图能够达到最完美的效果。
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对建筑工程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当前建筑工程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认真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合理对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进行应用,认真做好相关工程设计工作,充分保证工程施工效果。
参考文献:
[1]朱习飞.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20(21):135.
[2]张成瑞.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运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17):42~43.
[3]陈云.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20(17):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