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程经济的施工企业BIM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1/28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31期   作者:刘琳
[导读] BIM技术的核心是三维数字技术,以工程的相关施工信息建立起电子形式的信息模型,从本质上说,BIM技术将工程项目的数据与特性作出了数字化的诠释。
        刘琳
        武汉铁四院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湖北省武汉市 430000
        摘要:BIM技术的核心是三维数字技术,以工程的相关施工信息建立起电子形式的信息模型,从本质上说,BIM技术将工程项目的数据与特性作出了数字化的诠释。通过对BIM数据模型的构建,企业可以将工程项目的成本数据予以充分的整合,并实现施工信息与资源的共享,为成本管理工作人员提供了便利,从而使原本的施工企业经济工作难度有所降低,施工企业经济管理效率提升可起到助益作用。
        关键词:BIM技术;施工企业经济管理;应用与发展
1.BIM技术的关键技术与应用优势
1.1BIM技术的关键技术
        BIM技术以建立数字模型为基础,在平台中构建出细致的BIM施工企业经济模型,从而实现工程项目成本预算的精细化与高效化。在实际的施工企业经济与管理工作中,构建出细致的BIM模型是工程高效管理的重要依据,相关技术人员可通过对数学模型的构建来分析工程项目数据,并从根本上提升数据的分析效率,突破了传统模式下工程项目成本预算的数据分析弊端,推动了我国施工企业经济预算的现代化发展。企业在应用BIM技术时需要应用EDS系统,以该系统为雏形建立起完整的数据库,进而实现多部门的信息共享与传输,EDS系统能够与BE,MC联用,集约化管理工程项目的相关信息,将不同项目之间的数据资源在信息库中共同分享。而BE能够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促进各阶段的信息协同效率,MC可对多项目进行系统的数据分析,二者的结合能够对BIM技术模式下的EDS系统信息共享优势予以强化。
1.2BIM技术的应用优势
        BIM技术在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工作中具有较为明显的应用优势,与传统施工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相比,BIM技术的应用是我国工程管理工作现代化发展的体现,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施工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弊端予以改善,并提升了管理的效率与合理性,使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及难度得以缓解,从提升时间利用效率方面优化了原有的施工企业经济管理模式。BIM技术以构建数据信息库的方式,重新构建了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的内容,为后续的成本控制及管理工作提供了丰富的数据信息链,让工作人员在大量的数据信息支持下,有效规避诸多信息管理问题,如数据重复录入的情况,促使企业内部的各部门协调合作能力得以提升。BIM技术的优势不仅仅在于完善传统的施工企业经济管理模式,而是对我国行业成本管理工作数字化发展的助益作用,在BIM技术的支持下,我国行业的发展更具有电子信息化特征,成本管理工作的便捷性更强。
2 BIM技术在施工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实际应用
        当代我国科技水平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带动下,社会经济呈现出飞速前进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各行各业的发展更是以技术为核心,尤其是建筑领域中的BIM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施工企业经济的管理工作取得了时代性的跨越。
2.1项目决策阶段的应用
        在施工企业经济管理工作中,BIM技术可应用在工程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在起初的工程决策阶段,BIM技术就能发挥出巨大的实用性优势,对项目管理中成本影响因素进行全面的控制。BIM技术以建立数字模型的方式可充分分析项目在实施之前的成本影响因素,并针对客观条件的表现及成因来优化其影响方式,进而对项目的建设质量起到良性作用。在项目工程的决策阶段,企业要重视决策的基础性作用,利用BIM技术合理选择最优方案,可通过检索历史数据的方式,为工程成本费用的使用情况提供参考价值。
2.2 项目设计阶段的应用
        在施工企业经济管理因素的控制工作中,企业应将BIM技术应用在施工方案设计环节中,使BIM技术为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设计工作提供助益作用。在设计阶段,BIM技术可通过建设数字模型的方式,对施工中可能存在的成本浪费情况予以正确的规避,并优化项目实际建设中所需投入大量成本的环节,从而提升工程施工方案的合理性与经济性。

BIM技术能够对工程方案的适用性作出检查,有助于企业的方案审核人员及时发现方案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而采取应对措施弥补疏漏。
2.3 项目招标阶段的应用
        在工程项目的招标阶段,企业要重视对客观影响因素的控制,以提升企业对项目建设运行的管理水平,使后者能够发挥“局部影响整体”的作用,为工程项目的招标创造优势。BIM技术在招标环节中,能够依赖自身的数字化统计优势,全面控制招标管理中的各项影响因素,并与项目招标管理技术相结合,形成系统的工程项目管理体系,进而在项目建设中满足施工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BIM技术所建设的数字模型,可对工程项目的相关数据予以高效提取和检索,为后续的施工活动提供质量保障。
2.4项目施工阶段的应用
        施工阶段是整体工程流程安排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阶段,对施工阶段的施工企业经济控制与管理非常必要,可对整体工程的管理效果造成巨大的影响。如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常会出现材料浪费或是返工问题等,这些情况都会徒增工程的成本,对此,企业应利用BIM技术建立起相对应的数字化模型,对施工环节中常容易发生问题的要点进行针对性管理,从而加强企业对工程控制的力度。在此过程中,BIM技术主要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强化作用。(1)利用BIM技术对比数据库中的信息,使工程建设中的一些复杂问题得到方法指引。(2)利用BIM技术储存项目施工中的详细信息,取代传统人工录入方法的模式,降低人工预算的误差。
2.5 项目维护阶段的应用
        项目维护阶段即为工程竣工阶段,BIM技术在这一阶段的应用优势也十分明显。将工地中的剩余材料转移至其他施工场地是提升企业成本利用效率的重要方式,BIM技术可通过优化方案的形式,对工程项目进行可视化及透视化的监督管理。另外,在工程竣工阶段对实际成本的统计与核算也十分重要,BIM技术可在数字模型中进行大量的数据核对,并增强数据核对的准确性,使施工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效率得到切实提升。
3 BIM技术在施工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趋势
3.1BIM技术的统一化标准
        当下我国领域尚未对BIM技术形成统一的标准或体系,故在一些企业推行BIM技术时,通常会以自身的需求为基本,建立企业形式的应用标准。就这一应用现状来说,BIM技术在我国领域的未来应用发展方向方面,必然朝向统一化的趋势发展,行业中各企业间的合作也日益密切,故BIM技术的统一化标准发展是发挥该项技术更大价值的基本方向。
3.2BIM技术的集成化应用
        当下我国领域中部分关于施工企业经济的软件都是以企业为研发单位,由BIM技术的核心为基础,因其以五个维度为系统形式,故也称为“5D系统”。所谓“5D系统”主要是针对工程项目的“工程质量”、“施工安全”、“施工企业经济”、“施工进度”及“资料管理”五个方面的集成化管理而言,而未来BIM技术的发展方向,应与REVIT系统协同合作,可大幅提升施工企业经济管理的水平,对BIM技术的电子系统中可视化等性能予以优化,并对相关数据的集成分析功能予以强化,使BIM技术对施工企业经济管理的作用更加明显,集成化应用更为显著。
4结语
        施工企业经济管理是工程施工建设成本控制管理的重要保障,企业的管理人员通过对施工企业经济的管理,可细致化计算出工程的成本使用情况,并对施工中的不合理之处予以科学规划,正确规避一些施工误区,以减少工程在施工中的返工情况。BIM技术在施工企业经济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项技术以数字化为应用特性,成为领域中备受关注的新型技术,为我国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动力。
参考文献:
[1]李靖宇,黄沈海.BIM技术在施工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及效益分析[J].低碳世界,2019,9(1):270-271.
[2]陆航.BIM技术在施工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J].信息记录材料,2019,20(2):203-204.
[3]李晋龙.BIM技术在施工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J].山西,2019,45(10):233-2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