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与修复措施研究

发表时间:2021/1/28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11月31期   作者:吴国辉
[导读] 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造成路面病害问题有较多影响因素。
        吴国辉
        身份证号:3306821993****0411 浙江 绍兴 312300
        摘要: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造成路面病害问题有较多影响因素。对公路病害的全面修复是提高公路运行能力的关键。在处理路面病害方面要着重分析病害的各种形态,如路面龟裂、路面裂缝、路面坑槽等,这些病害会严重影响公路的正常运行秩序,不仅影响公路使用寿命,还会对车辆造成一定威胁。公路修复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病害的表现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修复措施,对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实施全面维护,这也是公路建设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就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与修复措施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修复方式;
1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成因
        公路是国家经济的命脉,是各行业发展的根本,关系着我国运输行业的未来发展。我国的公路建设正处于世界前列,施工技术与施工设备在更新迭代中展现出了高质量、高寿命的优势。正是因为公路的使用周期较长,在通车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病害,影响公路的质量以及通车安全。
1.1开裂成因
        路面开裂是指在日常的通车过程中由于温度等导致路面出现裂缝。开裂问题主要分为横向裂缝、纵向裂缝、网状裂缝以及反射裂缝。开裂问题将直接影响道路通车的安全性,较为严重的开裂问题会让车辆在通过时发生爆胎、颠簸等问题,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而开裂的原因大多数源于公路所在地的气温、交通状况等,路面开裂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开裂初期完全无法直接发现。目前已知的开裂原因有以下三点:首先,在施工阶段,路面施工过程中的摊铺工作没有做好,公路施工接缝处不够紧密等;其次,公路所在地区的气温问题,如果当地气温温度过高,大于路面沥青的抗拉强度,或者公路所在地区温度差较大,温度变化不定,都会导致公路开裂;最后,通车量问题,通车量过载也会导致路面出现开裂。
1.2沉降成因
        路面沉降已经发生,能够让人直接观察到路面不够平整,出现凹陷。在行车过程中,往往会因为沉降问题,导致车辆的车速无法控制,出现较为严重的颠簸,甚至导致车辆失控发生交通事故。路面沉降多源于公路施工过程中的不足,由于当下的通车量增加,在施工过程中如果不能保障路基的强度,就会直接导致路面沉降问题。
1.3车辙成因
        车辙问题主要成因包括两点:首先是通车量,通车量大于路面强度时,就会导致磨损性车辙;其次是施工质量,压实作业质量不达标就会导致车辙问题。
1.4泛油成因
        泛油是指路面被一层较薄的沥青覆盖,导致路面光滑,较为容易发生交通事故。泛油问题的主要成因分为两种:首先,施工过程中沥青混合料拌和工作中的沥青占比较高;其次,冬天施工时,气温原因导致路面成型速度较慢。
1.5坑槽成因
        坑槽的主要成因分为两种,一种是公路出现轻微病害时没有及时处理,造成局部龟裂的情况,在雨水的冲刷以及行车的磨损下,出现坑槽;另一种就是通车过程中,车辆漏油对路面造成腐蚀,导致沥青膜脱落,造成路面局部松散,出现坑槽问题。
2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的预防以及补救措施
2.1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的预防
2.1.1控制施工材料
        施工材料质量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纵使工人施工技术再高,也弥补不了施工材料的缺陷,因此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施工方要对材料的采购环节做到全面把控,以此来控制整项工程的质量。可从以下方面着手:采购人员在选择相关材料时,按照路面工程总负责人的要求,对材料的质量、数量、国家标准等,进行仔细的核对验证,同时要验证商家的经营资格证等相关证件,保证材料的正常生产渠道;在路面施工前,相关负责人对其中关键的材料即沥青与石料进行再次的验证及试验,保证其符合使用标准。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石料在使用前需要烘干,再按照一定的比例与沥青混合,才能继续接下来的工作。
2.1.2重视摊铺工作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摊铺工作是整项路面施工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如果摊铺工作做不好,坑坑洼洼极不美观,这还是次要的,主要是不甚安全,而且某些公路或者桥梁地形复杂,更难摊铺,因此一定要重视摊铺工作。在进行摊铺前,要根据沥青混凝土路面特征,选择合用的摊铺机;摊铺机在工作时以前后距离九米为最佳,在摊铺的过程中需要匀速行驶,以保证摊铺的规整性,最好在工作完成后再停车,不然容易造成路面的损坏。
2.1.3按要求压实沥青
        在进行压实沥青时,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保证碾压步骤正确、碾压温度适宜,这样才能保证沥青的压实度,在后期不会出现断层或者裂纹。同时在摊铺时要注意沥青的薄厚程度,以此来保证铺设的质量问题。
2.1.4安全运输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采购人员在把材料从厂家运到路面施工场地时,要重视期间的运输工作,降低材料的损坏,以此来提升施工质量。其一,可以在运输车内壁图上相应的隔离液,防止材料粘连导致的材料质量问题;其次与司机师傅进行沟通,保持匀速行车速度,以此来保证所用材料的质量。
2.2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的补救措施
2.2.1沥青路面开裂的补救措施。
        通过填筑的方式补救沥青路面开裂问题,施工人员可以选用碎石、砂石等材料填筑,以保障后续通车时路面的强度。科研人员的实验表明,厚度大于15cm的路面可以有效防止收拉疲劳所产生的路面开裂问题。在开裂问题出现后,可以选用耐操性高、抗拉能力高的材料作为路基填筑材料,以此提高公路路基的强度。
2.2.2沥青路面沉降的补救措施。
        路面沉降并非一次形成的,而是在通车过程中缓慢形成的问题。因此,路面出现轻微沉降问题时,可以在路面涂抹乳化沥青,再用沥青混凝土填补沉降处,最后压实。倘若路面沉降问题较为严重,就需要施工人员对沉降所在位置重新填料并压实,填筑所用的材料应当选择透水性较高的混凝土材料。
2.2.3沥青路面车辙的补救措施。
        车辙问题的高发期多处于高温季节,因此,可以在车辙问题出现的初期喷洒清水清洗路面,在路面喷洒黏层油,并且使用和原路面相同的材料重新铺筑。对于路面压实质量较差而造成的车辙问题,就可以采用稳定性较高的材料铺筑路面。
2.2.4沥青路面泛油的补救措施。
        在泛油问题出现后,可以根据天气环境选择沥青混凝土的原材料,施工时间也尽量选择在夏季,避免在梅雨季节施工。在施工的过程中,可以先撒5~10mm左右的集料,在压实工作完成后,再撒3~5mm的石屑填缝。
2.2.5沥青路面坑槽的补救措施。
        在进行补救施工之前,施工人员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并根据施工现场的客观条件制订相应的施工方案以及控制路面厚度。将公路的通车数量以及天气环境等问题考虑到设计中,在修筑的过程中,也要采用强度较高的材料,以此提高公路的强度。
3结束语
        公路建设属于我国基础建设之一,公路的质量直接决定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各城市之间的经济交流。目前,我国的公路发展较为迅速,施工质量能够得到保障,但是伴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公民的车辆购买力的增强,公路的通车量越来越大,对公路造成的磨损越来越大,因此,公路日常的防护与整修就成为当下国家公路建设的重要任务。通过对常见病害的防护以及整修施工,提高公路路基的强度以及路面的抗磨损能力,并以此保障公路的通车安全。
参考文献
[1]徐启利.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的处置及路面材料的再生利用[J].交通节能与环保,2019,15(05):82-84.
[2]林福明.某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典型病害成因及处理方法[J].福建建材,2019(06):65-66.
[3]张红春.高速公路路面裂缝焊接技术研究[A].中国公路学会养护与管理分会.中国公路学会养护与管理分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中国公路学会养护与管理分会:中国公路学会养护与管理分会,201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