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建筑工程管理问题分析

发表时间:2021/1/28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11月31期   作者:祁勇军
[导读]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
        祁勇军
        盐城市房投投资经营有限公司  江苏 盐城 224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最为重要的产业,建筑行业一直以来为我国经济建设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未来也将直接影响我国经济建设的走向和民生建设的质量。在建筑行业的发展建设过程中,建筑企业必须提高对国家的政策方针的重视,加大贯彻力度,积极配合我国所开展的国民经济建设,进而使建筑行业的整体管理工作都能够得到良好的质量保障。这其中就要求企业形成可持续发展理念,关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建设,真正确保企业获得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本文就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建筑工程管理问题展开探讨。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建筑行业;建筑工程管理
        引言
        建筑工程行业发展过程中,技术与材料都在进步,建筑用设备也在不断优化,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目的就是调用建筑项目所用资源进行工程项目各环节的有序、安全建设。在建筑工程项目推进中有诸多因素会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效力,因此必须做好应对,强化工程管理对各建筑项目资源的配置与协调效果,保证建筑工程产品的建设效果。
        1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作用
        工程管理是建筑施工各个环节的有机整合,是建筑企业可以实现预期目标的重要抓手,对于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和控制施工成本非常关键,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经营效益、企业信誉乃至企业存亡。伴随建筑行业的发展,对建筑工程管理开展归纳、分析,提高工程管理水平,有助于保障建筑单位、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
        2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管理对象模糊泛化
        按照传统的建筑行业管理模式进行企业管理时,应该针对建筑工程的项目本质、企业发展的战略要求来开展管理工作。这其中所要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项目报告、方案设计、模型建设等内容,但是对于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管理工作而言,这样的管理方式过分拘泥于项目自身,并没有进行宏观的考量,这就导致传统的管理模式与可持续发展管理模式出现了一定的矛盾。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在市场化的引导下,企业进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将更加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导致传统建筑行业管理模式在对象方面存在模糊泛化的问题,许多管理内容与实际情况并不吻合,而且过于理想,这不仅不符合时代的发展需要,更有可能破坏生态环境。总体而言,传统建筑行业管理模式所能够获得的管理效果并不具备优势。
        2.2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管理机制不够健全,也是目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最严重的问题,我国的建筑企业虽然一直在改革传统体制,但是受到传统管理模式影响的建筑企业仍然非常多,我国又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所以管理模式独具特色,对政府的依赖比较严重,市场适应性比较低,对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非常不利。
        2.3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涉及很多方面的内容,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会用到各个方面的专业知识,因此,对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要求较高。另外,建筑工程项目的种类较多,无形中增加了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难度,对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就目前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基本现状来看,部分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还有待提高。另外,部分工程单位对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培训不足,使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停滞不前。此外,还有部分工程单位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没有形成完善的激励制度,导致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有待提高,影响了建筑工程的整体管理效果。
        3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建筑工程的管理对策
        3.1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建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突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注重维护人类的共同利益,以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

企业不仅要加强生产,更要关注企业品质和文化的形成,在施工建设的过程中,既要维护企业内部员工的效益,也要维护周边人民群众的共同效益,实现有效的生产。企业的产值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企业以人为本所形成的品牌效应也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必须双管齐下,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同时,践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同时提高产值,这样才能成为优秀的建筑企业,获得良好的市场竞争实力。
        3.2建立科学的管理和监督机制
        合理科学的管理和监督机制能够使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工作事半功倍,实际施工过程中,建筑单位可能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为了保证这些问题都能得到合理解决,建筑企业应该设立科学的管理制度。(1)建立责任制,细化各责任条例,落实到个人,从个人角度保证建设工作能够顺利进行。(2)设立明确的奖惩制度,保证员工工作认真负责,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建立健全工程管理制度。(3)聘请专业质量管理工作人员,发挥质量控制意识的重要作用,强化建筑工程管理力度,确保建筑工程建设更加规范。
        3.3提高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
        工程单位还需要加强对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作用的有效发挥。具体措施如下:(1)在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招聘中,单位需要适当提高招聘要求,实现学历和经验的并重;(2)单位需要定期组织对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包括施工设备、施工技术、管理理论、管理方法等方面的内容,不断提高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工作水平;(3)单位还需要加强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实现有效的工作交接和技术交底;(4)单位需要建立完善的激励制度,加强对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激励,激发其进行自我完善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建立一支团队先进的,专业的施工队伍和管理队伍;(5)单位还需要定期对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考核,检查其对培训内容的掌握情况。
        3.4合理的信息化管理措施
        目前国内信息科技快速发展,社会形态正由工业社会发展到信息社会,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里应用信息技术,使工程管理人员全面应用建筑工程行业的资料信息,不仅可以降低管理成本,还可以有效整合多方资源,促进建筑工程施工进程,确保工程竣工后的综合质量。将建筑工程管理的“任务型”和“创新型”相结合,在信息化和手工作业中寻找平衡点,使建筑工程管理资源更加多样,可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效率。所以,合理实施信息化管理是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效率、保障工程质量的有效措施,有助于促进建筑企业的长远发展。
        3.5不断增强工程监管人员的安全质量意识
        加强工程监管人员的安全质量意识,不仅能够提升工作质量,还可以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所以需要建筑单位为工程监理人员提供培训机会,加大培训力度,确保工程质量,监理人员的技能和专业水平都能够有所提升。监督管理人员只有拥有了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管理经验,以及对相关法律法规的深入了解,才能更好地发现并解决质量问题。我们要明确,培训工作要把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放在中心地位,吸纳更多的专业管理人才,通过奖惩制度提高员工责任心和工作热情,为后续质量管理工作提供保障。
        结语
        总之,我国在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时,建筑企业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强调资源节约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促进作用,注重生态保护,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在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将促进建筑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魏莱.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论述[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5):3394.
        [2]王隆彬.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建筑工程管理问题探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8):160-161.
        [3]方彦君.建筑工程管理的可持续发展理念[J].住宅与房地产,2019(23):135.
        作者简介:祁勇军;出生年月;1981.7   ,汉族;男;高级工程师;全日制大学本科;土木工程专业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