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号批生产的精细化质量管理工作探讨

发表时间:2021/1/28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31期   作者:张岳
[导读]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逐步发展,型号批生产受到了多领域的重点关注,也成为了推动航天事业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
        张岳
        天津航天长征火箭制造有限公司   300450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逐步发展,型号批生产受到了多领域的重点关注,也成为了推动航天事业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型号批生产不仅能够增强社会效益,也可以有效提升经济效益,因此注重型号批生产的精细化质量管理工作至关重要。但结合实际情况来看,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依旧存在部分影响型号批生产质量的因素,因此落实因素分析,并制定有效的精细化管理策略,是本文论述的重点,也是进一步提升航天领域发展质量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航天型号;批生产;精细化;质量管理
引言
        为了进一步提升航天事业发展的有效性,进一步满足发展需求,结合当前周期短、任务重、型号多的需求,制定型号批生产模式至关重要。目前航天生产领域的各级质量管理体系已经逐步成熟,并且已经将精细化管理融入到了型号批生产管理中,这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标准,也可以提升工作效率。但其中存在的问题也成为了重点管控的对象,解决其中存在的细节化问题,才可以为型号批生产的精细化管理奠定基础。
一、型号批生产管理过程中的潜在影响因素
        首先,人员因素是直接影响精细化管理质量的重点。而人员因素又涉及到了综合素质、基础技能、工龄以及管理经验。航天事业的发展是随着社会不同阶段发展和趋势进行变更的,而随着前期科研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的工龄逐步增加,对于当前快节奏的管理体系逐渐出现了不适应的问题。与此同时,部分青年员工技术精湛,但是受到工作经验较少的限制,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也可能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其次,技术体系的先进性和创新性不足。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需求逐步增加,必须要融合新型的技术体系,提升型号批生产的质量,进一步强化相关构件和零件的强度。而新技术的融合必须要经历创新和优化这些必要阶段。但是从实际情况上来看,当前部分生产企业的技术方法以及基础设施更新力度不足,导致新技术的融合存在一定的断层问题。尤其是产品加工领域,生产技术方面无法提供质量保障,在后期的精细化管理过程中自然会丧失稳定性和可靠性,这不仅抑制了航天领域的技术体系发展,也成为了影响航天事业稳定定性的主要挑战。
        再次,精细化管理模式规范性不足。针对型号批生产进行精细化管理,最主要的并不是单纯从技术体系上进行创新,而是要建立在管理和技术的双领域落实规范化管理。但是当前部分生产企业的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体系不够规范,精细化管理无法落实,操作不规范、管理环节缺漏、质量控制形式化等问题已经成为了严重影响航天领域生产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精细化管理也不能局限在生产阶段,还需要结合后期的运输以及储存进行管控,但是辅助工装、产品包装以及运输环节缺乏针对性管理和生产环节产生脱节现象,同时部分协作单位自身的管理模式并不符合型号批生产的需求,不仅无法正确把握产品的生产质量,还有可能会产生较大的安全隐患和质量隐患。
二、型号批生产管理过程中的精细化管控措施
        航天产品是提升航天事业发展质量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进一步强化我国航天领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而型号批生产能够有效解决航天产品生产过程中型号多、任务重的困难,但与此同时型号批生产也需要进行精细化管理,才能够确保节约资源,避免浪费,提升质量,消除安全隐患。因此对上文所论述的几项问题进行针对性分析,并且制定优化策略,是提升型号批生产精细化管理质量的重要保障。
(一)打造系统性的精细化管理制度
        精细化管理是需要从细节出发打造全方位的管理体系,因此必须要利用规范性的规章制度来构建科学有效的管理环境。

针对当前型号批生产流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主要问题进行一一挖掘,并且进行针对性分析,结合问题产生的根源制定安全体系,并且坚决将管理制度建设作为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前提,通过制度的引导改善传统的不良生产习惯和质量管理隐患,进一步提升精细化管理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
        相关生产单位也需要进一步加强自身生产建章立制的有效性,并且打造质量监督管控小组,确保制度能够落地有声,可以解决实际问题,并且能够在制度约束的过程中,发现更多的隐患问题,这样才能够促使精细化管理具有完善的环境,可以为型号批生产提供基础保障。
(二)强化生产流程的管控
        从实际情况来看,型号批生产的流程较为复杂,需要对众多的环节和细节进行管控,因此若生产环节较为混乱或者人员分工不够明确,则有可能严重影响精细化管理的质量。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型号批生产的有效性,还需要针对工艺流程进行全面优化,打造新型的工艺流程体系。例如在进行车间生产操作的过程中,可以结合本批次所需生产产品的实际情况进行数控管理,利用PLC技术实现生产设备的性能以及生产流程监测,通过遥感装置检测生产环境的相关变量因素,进一步维持人工加智能的管控方式,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强化对生产公司的管理,也可以避免生产环境中存在隐患能够进一步提升流水作业的质量,同时可以减轻人员压力,改善传统生产过程中管控不到位,细节缺漏等问题。同时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智能化管理也能够提升不同环节之间的串联程度。
(三)通过产品标识提升精细化程度
        产品标识主要是依赖信息系统实现的,针对不同型号产品制定针对性的标识,能够在生产以及使用过程中提供明确的分辨依据。首先需要通过信息技术打造独立的信息系统和管控平台,针对产品的实际生产技术状态以及质量进行信息和数据汇总,并且将这些汇总好的数据信息进行分类,结合不同型号产品进行一一对应,不仅能够便于工作人员进行信息检索,也可以为智能化生产提供标准的数据参数。与此同时也可以建立在产品的组成以及结构角度进行分析,打造多样化的产品标识,确保产品标识的可操作性以及可读性有所提升,这样能够为不同工序不同人员的精细化管理奠定基础,避免环节孤岛现象的出现。
(四)提升质量确认流程的精准性
        在完成型号批生产之后,还需要结合成品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提升质量确认流程的精准性,才能够避免后续产生的一系列不必要问题。这一流程首先要从人工的角度打造动态性的质量确认体系,在型号批生产前期,必须要结合产品的实际质量标准以及相关参数明确责任分配,确定好人员分工,才可以为后续的质量检测提供基础保障,在质量确认的过程中必须要严格落实相关数据信息的记录,可以通过智能扫描以及信息化的方式完成。不同的生产企业也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发展规模,打造高质量的质量确认体系和流程管理模式,最主要的目的是能够进一步完善批生产的质量,确保缩短质量确认时间,在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也能够提升型号批生产精细化管理的有效性。
结语
        综上所述,航天事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了提升我国国际地位和综合国力的重要领域,而型号批生产能够有效解决航天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诸多难题,同时也是质量管控的重要环节。落实精细化管理不仅要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明确管理工具,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和人工的融合质量,打造综合性的精细化管控体系,才能够确保生产有动力、识别有标准、质量有保证,为航天事业的发展提供稳定的环境和技术条件。
参考文献
[1]邓利存,许双明,孙璐,郭冰,熊学文.航天型号批生产管理模式的思考[J].航天工业管理,2020(11):25-27.
[2]米弘,宋凯歌,曹云宁,王坤,高如星.产品制造成熟度在型号批生产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航天工业管理,2020(09):8-12.
[3]蔡文琴.型号批生产精细化质量管理探索与实践[J].管理观察,2019(34):28-29.
[4]沈汝澄. 基于量化控制的航天一院型号研制质量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8.
[5]陈克,王洪波,周国峰.型号批生产精细化质量管理探索与实践[J].质量与可靠性,2017(05):9-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