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庆庭
成都高新区芳草小学
【摘要】教育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立身之本,发展力量的重要来源,是文化教育的燎原之火,老师是学生的引路人,是学生的启迪者。如今,学校美育工作越来越重要,如何高效开展学校美育工作,是教育决策者们应该不断思考的问题。结合时代特点,学校的美育工作者要做到“育人”先“育己”,为人师者,只有自己有过硬的道德品质,才有资格去教育孩子。本文将探讨加强学校美育工作的路径与办法,为美育工作者提供具体思路和实施手段。
关键词:新时代背景;学校美育工作;方法实践
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必须在更高的起点、更高的层次、更高的目标上进行研究与实践。以新时代发展理念做导向,开启与之适应的教育模式是必然的选择。教育工作者要提高认识,推进学校美育工作的体系建设,提高美育工作的育人效果,让美育工作成为通向人民美好生活的桥梁。一名教师除了接受学校的日常培训和教学培训以外,还要树立自我学习的意识。任何事物在这瞬息万变的时代都在不断变化着的,毕竟老师在学生的人生道路上扮演的是引路人的角色,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引导者,学生的路子会不会走歪,学生的思想会不会出现问题,老师的教导和引导。老师要能起引导榜样作用,重要还是要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能力,才能成为学生们的榜样,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老师在提高自身能力的过程中,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明白自己只是一名园丁,为祖国的花朵浇筑希望之泉,身为教师,更要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知道自己为什么做这个,在面对繁华世界的诱导时能够坚守住自己的本心,能够坚守住为人师者的底线,始终把握住心中那个天平,这样才能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老师要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做到德育先行。因为自己代表的是为人师者的榜样,能使得学生在耳濡目染之下培养起这些美德。除此之外,老师还需要加强学习,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这样,老师可以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添加一些新的思想,而不至于所做的工作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
一、加强自身学习,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
身为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充分发挥自己是授课者的角色,并且在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学生是课堂的接收者这一角色在教学中,老师应当立足于教材,立足于生活,基于教材的内容,努力去挖掘生活当中的真实素材,将这些素材会合成一个课堂讲解的工具,进而吸引学生们的兴趣。为人师者,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充分发挥老师这个角色在课堂当中的主导作用,并且要确立学生的在课堂当中的主体地位,要把传统课堂当中的“教“的重心转移到当今课堂的学生的”学“当中,把传统课堂的”老师到底应当怎么教“变为”学生到底应该怎么去学“上来,并且课后还需要不断思考反省自己到底在课堂上教给了学生什么,学生到底学的好不好,所谓”吾日三省吾身“,我们需要将这个省着重地放在课后,以此在不断的学习和反省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基础,更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课程考核的的最基本的依据,只有将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研究并且吃透,才能真正明白其中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才能让教师在课堂上带着明确的目的去开展教学吗,并且将这些目的在备课以及教学的过程中去积极贯彻,这样。课堂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不去研究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只研究教学的方法规律,无异于纸上谈兵,很难去实现教学目的。作为教师,我们该做的不是掌控孩子的“遥控器”,将孩子们当作成一台机器,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操控去做一些孩子们压根不想做的事,也不该希望孩子们能完全听从自己想法,毕竟,每个从出生开始,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况且是已经在学生阶段的孩子,这个时候的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
对于生活中还是学习上的事,哪怕是非常小的一件事,“命令孩子去做”和“孩子自己想去做”,这两者的最终结果将会是截然不同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所要关注的,不是如何想法设法让孩子听从自己的命令,而是让孩子把观念转变过来,变成孩子自己想去做这一件事情【1】。
二、加强小学教师的基础培训,夯实工作基础
学校要加强教师基本技能的培训,扎牢教师的基本功,保证每一位教师德才兼备,能够起到良好的道德模范作用,提升教师团队的整体水平,还要保证这些教师有自己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小学教师要掌握的基础能力有很多,包括策划与开展班级活动的能力、表达与交流能力、应变能力等等。在一些课余时间,我们可以通过举办一些小活动来锻炼教师的能力。比如在六一儿童节前夕,可以让正在接受培训的教师策划六一儿童节的班级活动,加强班级凝聚力,我们还要根据班级以及学校的具体情况来给教师安排系统的、合理的培训,提高教师的组织能力;最后,我们还需要注重教师的价值观念体系的培训,让教师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在小学这个阶段,孩子充当着一个学生的角色,而学生最主要的任务是什么,没错,是学习。对于很多孩子来说,学习不是他们想做的,也不是他们愿意做的,那么作为教师,是孩子成长路上重要的引路人,这个时候就该站出来,教会孩子们“做完你该做的,再做你想做的”这么一个道路,教师要努力去唤醒孩子们学习的主动性,让孩子先完成好自己作为学生这个角色所应当完成的任务,再按照自己的天性去做自己想做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认为只要孩子培养起了对学习的兴趣,那么孩子学习的能动性将会大大提升【2】。
三、传道授业解惑,争做四有好老师
在着瞬息万变的时代,任何东西都在不断地变化着,小学教师要随时根据自身的情况,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在加强自我修养的同时,要和学生保持密切联系,要积极的去了解学生的想法,毕竟教师在学生的人生道路上发挥启蒙人的作用,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引导者,要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能力,成为学生们的榜样,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三观。教师在提高自身能力的过程中,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知道自己的身份,在做事前三思而后行,树立自己正确的形象这样才能保证教学工作的开展。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言传身教,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好人民教师的伟大形象,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无论是在言行还是着装上,都要做到纯洁朴素,不能穿着花里胡哨,不能言行粗暴,只有这样,才能在学生眼中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才能更好地做到传道授业解惑。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加强学习,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和更新自己的教学模式,不断从学生角度出发。这样,教师可以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融入更多充满创造性和趣味性的教学内容,而不至于所做的工作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让学生出现厌学的心理。加强自我的学习同样是促进教师朝向四有好老师的方向发展【3】。
结束语:在学校教育的范畴中,美育工作者首先要成为懂得美、热爱美的人,成为重视美、实际美的人,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在言传身教中受到感染,得到启发,从而更好地实现美育的功效。当今社会发展迅速,教学已经成为发展的重要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自身水平和德育水平要时刻把握好,不断在日常生活中提升自身。面对日益多元化的课堂,教师更应该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争做四有好老师。在三尺讲台中融进辛劳,融进师德和师魂,那么这名老师一定会为学生所爱,他的学生们也可以快乐高效的学习
参考文献:
[1] 郭惠民,王富强.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开创学校德育工作新思路[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8(Z1)
[2] 张志勇.关于德育三个基本问题的思考[J].中国德育. 2017(06)
[3] 宋玉秋.新时代新思想构建德育大课堂[J].新课程(中). 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