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泥护花,爱心沐泽

发表时间:2021/1/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0月第30期   作者:张茂鹏
[导读] 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张茂鹏
        山东省商河县第二中学    
        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如今,教师工作已经不仅是一种职业,而且是一种专业,教师要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教师,不仅要与学生保持人格的平等,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创造性地为每一位学生搭建起能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不仅要对学生多一些热情的表扬和鼓励,少一些严厉的批评与责罚,还要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化学生,让学生于无声无形中受到陶冶。我已从教32年有余,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现将我的所获所得,总结如下:
        一、做一名有良知的教师
        三十二年的教学生涯,让我深深地感受到,每一个老师的胸膛里都要装着一颗良心。因为我们一生育人无数,每一个孩子可能是我们的千分之一,万分之一,但对于一个家庭来讲每一个孩子都是百分之百。所以,教师就是一个良心活。
        要做一名有良知的教师,就要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商河二中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许多学生的家长常年外出打工,学生不仅缺乏必要的家庭教育甚至连必须的家庭关爱都无从谈起。面对着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身为老师,除了教给学生知识,在生活上我也倾注着自己的爱心、真心和诚心。
        要做一名有良知的教师,就要成就每一个孩子,为他们的人生奠基。为促进学生学习进步,我根据学生不同的基础、不同的起点,设计和布置出多层次的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选择。配合作业,我还为每一个学生设立了《错题整理本》定期进行批阅,让作业不再是负担,让作业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乐事、趣事。为促进学生品德提升,我设立了《学生成长手册》,让学生记录自己一点一滴的进步或困惑,结合学生的记录,我给出一个恰如其分的评语,让学生从我的评语中认识不足,在鼓励与期望中产生前进的动力。为增强教育合力,我实行更加灵活的家访制度,把家访分为三类:家访、电访、到访。争取每一位任课教师、更多的家长参与到学生教育中来。一个本子、一套手册、一项制度,坚持下来,虽然无形中增加了更多的工作量,但是对学生有益的事,我都会努力去做。我用老师的一颗良心,收获着学生上进的心。
        二、做一名用爱去温暖和包容学生的教师
        教育不能没有爱,就像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教师能否打开学生的心扉,取得学生的信任,爱是首要条件。三十多年来,我深深认识到,家庭的爱和教师的爱是不同的,家长的爱多是溺爱,教师的爱是温暖和包容,是春泥护花,是阳光沐泽。对每一个家庭来讲,孩子就像疯长的小树,虽盼望成才,但不知如何修剪。我们面对疯长的小树来自不同的家庭、来自不同的生活环境,作为教师是不能用一把剪刀去修剪的,唯有用爱去温暖和包容孩子,才能在修剪的过程中,确保每个孩子健康成长,确保每个孩子长成参天大树。
        要做一名用爱去温暖和包容学生的老师,就要承受由此带来的不解和委屈。现在的孩子承受不了一点委屈,而家长的态度则是孩子都是对的,一切都是老师的错。面对这样尴尬的局面,作为老师,除了承受不解和委屈,还要用爱来缓解和家长的关系,用爱来抚慰、温暖和包容学生那颗玻璃一样的心。
        有一名学生小龙,他是借读生,刚到我校时,领导和家长介绍的是孩子在原学校不适应故来我校借读。

进入班级后,我发现小龙并不是在原学校不适应那么简单,渐渐地露出他本来的面目。小龙不论上什么课都用一种仇视的眼光看着老师,经多方了解才知道,在原学校小龙因不交作业和老师发生冲突,家长介入指责辱骂老师,导致学校劝其退学。了解情况后,我多次借故和小龙聊天,小龙的敌意依旧不减,面对这种情况,我与家长进行沟通,没想到的是,家长竟然能虚心接受我的建议,我内心激动不已,但同时也担心这是假象。果不其然,在体育课上,小龙和体育老师发生了冲突。原因很简单,体育老师让他做预备活动他不做。很快家长得到消息来到学校,家长和体育教师的冲突即将爆发,体育班长跑到我的办公室迅速报告,我立即赶到现场。没成想,我听到的第一句话就是“你算什么?信不信我让校长撤你的职”。面对家长的嚣张跋扈,我强忍愤怒,将家长和孩子叫到了我的办公室,同时安排其他老师了解事情发生的详细经过。在办公室内,我先与孩子交流,用监控还原真相,让孩子认可自己的错误,最后家长不得已给体育老师道歉。送走家长,我与小龙又进行了长谈,渐渐从孩子的口中得知孩子出现这种状况家庭原因。面对这种棘手的背景,我开启了春泥模式。经过我的不懈努力,小龙的顽强拼搏,一年后,小龙顺利考入海南大学。现如今,小龙已成家立业,在他的婚礼上,面对众多亲友,他突然双膝跪倒在我面前说:“老师,没有您,就没有我的今天!在我大喜的日子,请允许我叫您一声‘爸爸’!”。我用一颗温暖和包容的心,收获着学生感激的心。
        做一名用爱去温暖和包容学生的教师,不仅要承受不该承受的指责、愤怒、委屈等,重要的是我们最后的目标是成就每一个孩子。爱是教育的基石,温暖和包容是教育的“催化剂”,他可以促进学生的转化,是滋润学生心田的甘露,是架起通往学生心灵的桥梁。
        三、做一名有赏识之心的教师
        哲人詹姆斯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而赏识、赞扬、鼓励是肯定一个人的具体表现。经过三十多年的研究,我认为赏识是一座桥梁,是一种纽带,是师生精神相容、心灵交汇的的港湾。只有赏识才能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才能激发他们无穷无尽的创新思维,才能在心理暗示中收获成功。家长的赏识只是一种表面上的赏识,教师的赏识才是触及学生灵魂深处的赏识。
        有一名学生小凤,进入高一第一次月考后情绪突然失控,经多方了解,才知道这个孩子是独生女,小学成绩很好,初中成绩下降,刚过线考入了我校。自幼儿园到初中毕业,都是在周围家长的一片赞声中成长起来的,即使成绩不理想也都称赞她是最棒的,久而久之,孩子有点飘。没有达到家长期望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针对小凤的这种情况,我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根据小凤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学习小目标、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远目标等目标。开始,小凤是不接受的,认为我给她定的目标太低,看不起她。随着第二次月考的打击,小凤有点崩溃,我及时预警、介入,每天都和她聊一次天,指导她各学科的得与失,针对她的优点,在班级多次有针对性、不点名的表扬和鼓励。功夫不负有心人,小凤的成绩从第一次期中考试开始起步,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小凤考入了浙江大学,现留学澳大利亚。每月一次的越洋电话,让我收获着一颗感恩、上进、成功的心!
        小凤的成功使我深深认识到,做一名有赏识之心的教师,应该犹如清晨的一缕霞光,照亮学生心底暗淡的天堂。赏识教育不是简单的表扬与鼓励,而是通过心理暗示,指导学生走出迷雾、远离误区,有一个明晰的人生规划,这样的赏识才是真正的赏识教育。我用一颗赏识之心,收获着学生的成功之心。
        回首三十二年的教学生涯,镌刻在我心中的烙印深深震撼着自己的心灵。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的爱应该是“智慧的爱”。教师只有用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用爱心才能培育爱心,用心灵才能照亮心灵。只有沐浴着人性阳光雨露成长起来的孩子,才能成为具有人性的人,才能达到“立德树人”目标。教育永远在路上!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