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工程建设智慧工地的探索与应用

发表时间:2021/1/28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25期   作者:张洪帅
[导读] 电网工程建设质量关系到民生大计,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在其施工现场的管理中
        张洪帅
        河北电力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河北省石家庄市,050000

        摘要:电网工程建设质量关系到民生大计,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在其施工现场的管理中,如何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以促进智慧工地的应用,对提升电网工程施工效果是非常重要的。智慧化工地是利用信息化手段,整合AI等高新技术,对施工现场的相关内容进行科学管理,使得管理工作更加合理化、规范化、标准化,基于此,本文将围绕电网工程建设智慧工地进行分析。
        关键词:电网工程;智慧工地;应用
        智慧工地是一种崭新的工程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理念,通过三维设计平台对工程项目进行精确设计和施工模拟,围绕施工过程管理,建立互联协同、智能生产、科学管理的施工项目信息化生态圈。在智慧工地的模式下,工程各干系组织和岗位人员相互交互的方式得到改进,以提高交互的明确性、效率、灵活性等。
        一、电网工程智慧工地建设目标
        在电网工程项目的智慧工地建设过程中,所要实现的目标包括:(1)借助物联网技术对电网工程的施工现场相关数据、信息、影像资料进行实时采集,同时将这些资料进行分类传输到主机,提高信息利用的有效性。(2)借助移动客户端对电网工程施工现场问题进行及时反馈,同时在线完成问题分析,再通过在线服务的方式解决相应问题,从而不断提高问题处理效率和质量。(3)通过对相关数据信息的实时获取使得所有监管活动高效化、透明化,有效解决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之间的矛盾。(4)借助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技术对施工中所产生的大量数据信息进行准确分析,避免出现重复信息和错误信息,使得数据信息的利用价值得到有效提升。
        二、构建设备感知层
        设备感知层包含各种传感器、视频监控仪、标志装置等智能硬件,与施工现场的从业人员、机械、物料、施工工艺以及施工环境等要素产生交互欢喜,并对施工现场动态数据进行采集。在电网工程建设施工现场,感知设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人员管理设备,对施工现场从业人员基本信息以及动态行为进行统计,比如从业人员的安全防护措施佩戴情况、出勤情况等,通过数据采集实现对人员活动的全方位、立体化监管。(2)机械设备管理,结合物联网定位技术对电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管,以达到确保机械设备正常运转以及保障设备使用安全性。(3)物料管理设备,根据物料特征选择不同类型的感知设备,使得施工现场的物料使用情况在准确把握中。(4)质量管理设备,利用各种测高、测角、测距等检测设备对施工成果的效果进行分析,智能判断施工流程、工艺工序等是否符合行业和技术规范。(5)环境监测设备,利用温湿度监控系统、扬尘治理系统等感知设备对现场施工环境进行监测。


        三、构建数据感知层
        数据是建设智慧工地的关键,通过数据采集和分析可以对施工现场情况进行准确把控,构建数据感知层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信息感知,利用门禁系统、定位设备、无线辨别等设备的帮助下,产生各类与施工现场有关的行为数据,并将这些数据分类存储在相应空间内,以达到对现场各类基础信息进行统计与分析的目的。(2)作业空间感知,主要是对施工现场进行数字化、网格化处理,使得整个施工行为都在数据监测下完成,通过立体化的空间感知可以有效提升施工质量和效率。(3)高危作业感知,利用专用检测仪对高位高危作业情况进行动态监测,以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4)施工环境感知,通过环境监测设备对现场各类环境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确定施工作业安排。
        四、构建平台应用层
        平台应用层主要是对采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行测算处理,然后将分析结合反馈给管理人员,进而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及时调整各种施工安排等,根据施工现场要素组成情况,构建平台应用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从业人员管理,通过对施工现场从业人员的各项信息分析,勾画进场人员资信画像,数据分析结果能够显示各类人力资源配置情况。(2)机械设备管理,将机械设备的运作数据传至后台系统,通过分析、监控和预警,对操作人员的行为进行评估,及时发现操作人员的违规行为等,有效避免机械事故的发生。(3)环境管理,对施工现场的各项环境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再根据施工要求合理增减各项监测内容,使得工地环境保持在最适合作业的状态中。(4)大数据管理,根据以上三类管理为基础,通过大数据分析对施工现场情况进行准确判断,以实现对工地的智能化管理。
        五、构建指挥监控中心
        结合无人机、远程监控以及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实现智慧工地的智慧监控中心构建,主要内容包含以下几个部分:(1)视频监控,在电网工程各个施工段合理设置监控点,并在重点施工区域设置移动式摄像头,以补充固定摄像头的监控死角;在重点施工阶段可以由施工人员佩戴头戴式或胸戴式的移动摄像头,将重点施工操作行为记录下来,使得管理人员对现场施工管理有更加明确的掌控;利用外网和内网结合的方式对视频信号进行传递,针对实时性要求不高或按去哪级别较为敏感的监控信息,可以采用内网进行传输,针对施工段较为偏僻,不利于内网铺设的区域,可以采用外网进行传输;通过对视频监控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实现工地智慧化控制和管理,提高施工现场监管效率。(2)无人机监控,无人机的使用除了可以实现对施工现场从业人员数量、站位、到岗情况等各类信息的采集,还能对施工现场的各种资源利用进行有效记录,是可视化现场管理的重要内容。(3)远程跟踪,利用电子地图、视频跟踪技术实现远程监控施工现场的目的,还可以通过视频会议等形式实现可视化无死角沟通,如此一来即使施工现场需要技术人员的指导,也可以在技术人员不到场的情况下实现技术指导,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指挥监控中心从业人员可以根据采集到的数据和分析结果及时调整现场监控布置等,使得监控数据发挥实际应用价值。
        结束语
        在电网工程建设过程中,可以通过智慧工地的建设实现智能化工地管理,有效提升施工质量和效率,促进我国电网工程建设效果的飞跃。智慧工地的建设主要内容包括构建设备感知层、构建数据感知层、构建平台应用层、构建指挥监控中心,协调各感知层、应用层、监控中心的运作,充分发挥数据分析和利用价值,才能为智慧工地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陆国俊,陈畅,杨荣霞,梁嘉奕.电网工程建设智慧工地探索、研究与应用[J].价值工程,2020,39(13):251-253.
[2]林晓秋.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网工程智慧工地研究与实践[J].中国信息化,2019(12):65-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