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才政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乐山供电公司 四川 乐山614000
摘 要:现阶段,我国电力企业得以不断发展,相应的电力工程建设逐渐增多,可视化技术逐渐被应用到电力工程建设中,在该技术的良好应用下,能够很好的展示出相关数据信息,与自动化系统实现有机结合。基于此,本文从电力工程建设可视化技术概述入手,重点探究了电力工程建设可视化技术的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工程;可视化技术;物联网
引 言
当前电力系统快速发展环境下,信息储存内容也逐渐向着多样性的方向发展,如何对电力信息做出精准判断,及时找出故障发生位置,是现今电力工程建设中的重点内容。可视化技术由于其自身具备的优势,在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与电力工程建设中,保障了信息处理的正确性、及时性以及科学性,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一、电力工程建设可视化技术概述
1.可视化过程
对于可视化技术的实际应用而言,其主要涉及到的步骤包括:收集和整理原始的现场信息;处理信息内容[1],如过滤噪声、消除干扰数据、格式转换;重点标注等。将处理后的数据按照一定的分类和关系进行映射,形成几何元素,即将数据映射为点、线、面等二维或三维形式;绘制图像,以图像的形式展示数据和信息内容;可视化应用与分析。针对于不同的工作项目与技术,可视化技术在流程上也会存在差异,特别是在信息采集方面,需要进行反复的验证,才能确保该技术的准确、合理应用。
2.可视化技术的分类
现阶段,可将可视化技术具体分为三类:第一类为数据可视化;第二类为知识可视化;第三类为信息可视化。第一种类型的可视化技术属于人机交互,是将空间数据作为实际对象,通过应用计算机图像或图形,可以直观地表达抽象数据。第二种类型的可视化技术,具体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其对象为人类生成的知识,实际目的在于促进群体知识的传播与创新。第三种类型的可视化技术具体是指人机交互,将非空间数据作为对象。利用计算机图像汇总图形进而从空间数据中获取相应的信息。
3.可视化功能需求
对于电力工程建设而言,其可视化功能的目的在于对空间范围内的电力线路和通信线路进行有效的管理与组织,将气候变化以及实际的地理环境作为基础,从而为后期输电线路建设提供有力参考。实际的功能需求共包括三点:第一,管理能力。通过可视化系统的建设下,利用专人值班以及实时监控的手段,全方位监控工程现场的相关数据信息,从而有效防止工程建设环节出现违规行为,从而提升电力工程质量及管理水平。第二,管理效率。电力工程业主方可将可视化系统作为核心,实现电力工程的集约化处理,从而达到集约化运行效果。第三,以可视化相应标准为主要依据[2],在对施工图的系统分析下,尽可能的降低施工风险,同时,基于三维图形设计交底标准下,有效控制电力工程建设质量。
二、可视化技术在电力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1.增强现实技术
增强现实技术主要是通过计算机图形计算和仿真生成的信息来增强体验者对现实世界的感知能力。基于定位等处理方式下,实现计算机生成物体的叠加,在真实中显示出虚拟化的场景,从而达到模拟真实环境的作用。而真实场景就在附近,可以进一步实现虚拟与现实的结合,保证交互效果更加准确自然。该技术是将计算机图形学、图像技术、空间定位技术良好融合,从而使体验者获得非常规的体验。增强的信息可以是虚拟对象或数据信息。在空间定位技术中,由于人一直处于运动状态,计算和由此产生的增强信息也需要有相应的能力进行相应的改变,这样在现实基础上生成的图像与体验者的位置密切相关。当体验者的视野发生变化或位置发生变化时,可以依靠三维环境进行实时有效的调整。这就决定了这项技术必须有计算能力的支持,三环境系统能为计算机提供有效的虚拟信息,并将这些信息调整到正确的位置,完成现实与虚拟的有效结合。这项技术的应用需要将定位传感器、GPS和便携式计算机系统相结合。而增强现实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实现建筑师和设计师所关注的室内增强现实问题。
2.云计算
该技术是一种基于互联网数据处理功能的分布式技术。具体应用中,会通过程序拆分,实现对子程序的处理与分析,最终基于不同计算方法下将最终的计算结果发送至用户终端。其具体包括四个概念构架层,第一为SOA构建层;第二为管理中间层;第三为物理资源层;第四为资源层。这种技术通常用于图像搜索,具体是基于自身视觉特性以及图像特征形成图像检索功能[3],进而为用户提供检索服务。一般的操作流程是:按照图像类型、内容以及属性等方面的不同,进行有效判断,分析上下文本存在的差异,包括纹理、关键字以及颜色等,进行图像检索和提取工作,该技术有两种应用模式:第一,以谷歌、百度为首的专业搜索引擎网站提供的图片搜索功能,搜索范围广,信息量大,可以给用户更多的选择。第二,专业的图片搜索网站,该服务主要用于网上购物,使得图片搜索功能趋于服务化,在这种模式下,图片搜索精度更高,方向性更强。
3.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是基于Internet的物与物之间的网络,该技术的目的是实现信息交互和互联网扩展,会涉及到水平识别、归纳以及感知技术等。电力工程建设中物联网的应用具体包括两个方面,分别是智能控制以及智能标签。在智能控制上,主要是利用网络平台与云计算平台的集成技术,与网络传感器的良好结合下,实现对电力工程建设数据的细致分析并得出结果。同时,数据处理的主要决策,最终目的是优化和完善建设对象,可以应用于智能交通和台灯的调整等。而智能标签方面,是有效利用电力建设的特殊标志,通过有效传输对象数据,准确的区分出电力工程施工对象,提高电力工程施工质量,可应用于IC卡和二维码。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电力系统而言,做好电力工程建设工作意义重大,我国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发展下,对电网系统安全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情况下,需要将新型的科学技术应用于电力工程建设中,以确保电力工程建设质量及价值的良好发展。可视化技术的出现,满足了电力工程建设发展需求,在该技术的不断应用下,势必会不断促进我国电力工程建设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冲. 电网建设工程可视化信息管理系统应用研究[J]. 科技尚品, 2017, 000(009):P.76-76.
[2] 白宝军, 杨旸. 电力工程建设可视化技术应用分析[J]. 科技与创新, 2017(9):152-152.
[3] 李霞. 可视化技术在电力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中的应用[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7, 000(016):43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