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时代推进中国科技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1/28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28期   作者:刘洁
[导读] 本文简要介绍了中国科技馆的建设宗旨;

        刘洁
        延安市科学技术馆,陕西省延安市  716000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中国科技馆的建设宗旨;分析了科技馆信息化建设现存问题:智能性较低、共享平台运行不畅;提出了5G时代背景下中国科技馆开展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措施:提升智慧科技馆建设效果、健全科技馆资源共享平台等,以此提升中国科技馆智能运行能力。
关键词:科技馆;科技成果;虚拟技术

引言:信息技术在实际运行期间,为人们生活与工作带来了诸多便利,5G技术应用优势,主要表现为:传输速率高,5G通信技术,其峰值传输速率最大值为每秒10GB,此传输速度等于100倍的4G传输速度;传输容量大,5G通信技术,能够同时完成多组用户数据接收与发送。
1中国科技馆的建设宗旨
        中国科技馆作为国内综合性科技馆,旨在提升科技发展、科学人才建设、创新技术建设的综合能力,有助于提升公民科学思想,充分发挥科普设施的建设效果。国内科技馆的主体运行功能为科学教育,借助综合性展品、体验式教育等形式,完成科学技术应用反馈,增强社会基层实践探索能力,加强科学知识推广,关注科学思想传播,塑造社会人们优质的科学意识。
        在展览教育期间,应有序开展科学实践活动,加强实验培训有效性,提升观众亲身参与科学研究的程度,建设人们科学思想观,增强人们探究科学的热情,在潜移默化程序中,完成人们科学素养的建设。在新时期,国内科技馆的发展定位为:作为国内科技教育的先进性引导角色;引领国内科技馆先进性建设;接轨国际科学文化,完成科学文化宣传。
2科技馆信息化建设现存问题
2.1智能性较低
相比智慧博物馆,科技馆建设速度较慢。一定数量的博物馆,智慧建设效果优异。此类博物馆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科学建成了智慧管理体系、智慧安全程序、智慧服务结构,分别从管理、教育、文物保护、风险等方面,提升了博物馆的智能运行能力。在智慧运行技术的支持下,博物馆能够获得较高的工作效率,为公众提供优质的科学服务,顺应人们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需求。博物馆依据成品受众情况,科学完成智慧判断,有效排查潜在的安全因素,运行效果显著。中国科技馆,应加强自身智慧技术应用建设,提升自身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然而,实际上,中国科技馆在实际运行期间,存在信息化先进性不足的问题[1]。
2.2共享平台运行不畅
国内科技馆,在实际开展科普工作时,在科普资源获取、探讨科普经验、把握科普市场等方面,尚未有效实现。甚至部分科技馆人员反馈,部分访问科技馆的人员,无法在科技馆中获取自身需求信息,比如在展厅优化调整时,数字科技馆平台,尚未完成相关展品的位置信息更新,针对展品给予的信息介绍较少,全面性不足,比如展品功能、制作工艺、售后服务等。


35G时代背景下中国科技馆开展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措施
3.1提升智慧科技馆建设效果
信息技术发展期间,以5G通信技术为核心,增强了智慧科技馆建设的先进性,提升了科技馆信息建设运行效能。为此,中国科技馆应以智慧为发展方向,加强自身科普资源开发。借助物联网、大数据等智能技术,科学开展数据挖掘工作,以期为决策管理提供科学参考。运行传感器,完整获取观众展厅行走轨迹、在展品位的观察时间、人均到馆频率等信息,形成实时更新变化的大数据系统。在获得观众喜好倾向的基础上,借助展览设计、综合教育、观众服务等部门,科学获取观众行为相关信息,加强展品设计调整,有序落实教育活动,以期顺应观众对科学资源的需求。
3.2健全科技馆资源共享平台
在科技馆信息技术应用体系中,数字科学馆占据核心位置。加强数字化科技馆系统建设,以期获取更大的运行效能。借助网络技术,科学连接各类科普宣传设施,比如实体科技馆、科普宣传篷车等。制定完善的管理流程,加强各方资源建设效果。以共建平台为基础,提升科普资源共享效果,达成采集整合、活动统筹相互配合的科普运作体系,以此提升科学资源开发效果,达成共建共享目标。例如,发挥服务体系中展品设计的综合作用,提升展品设计的共享效果,借助展品设计理念,科学完善展品库,以期提升展品设计运作效率,保障展品设计品质。
3.3科学展示信息技术相关科技成果
以智慧科技馆为基础,开展建设工作时,应以科技馆自身特征为出发点。科技馆,在国际上称之为“科学中心”,现运行不足百年。科技馆与原有博物馆存在一定差异,原有博物馆内陈列文物,科技馆内无文物陈列,占比较大的是科学展品,对人们科学意识具有一定教学价值。科技馆的运行思想,将科研成果、科研过程、实验经过等内容,以科学实践程序,创设学习探索的环境,促进人们以展品为出发点,开展体验式科学实践,以期获取优质科学理念。
科技馆在科学知识宣传方面,具有鲜明特点,有效获得了青少年的信任。科技馆在一定程度上,在青少年科学观、价值观等层面,产生了积极作用,使其形成科学思想,掌握科学研究的相关技能。在科技馆开展信息建设时,应以科技馆自有特征为基础,把握科技馆的科学服务本能,借助信息技术优势,提升科技馆运作价值。
信息技术在实际建设期间,完成了先进技术的建设,在吸引公众关注度视角上,尚未取得预期效果。究其原因在于:实际展示的新型技术,与人们日常生活实际接触的信息技术,两者之间不存在较大差异。换言之,公众来到科技馆时,更想获取真实的体验效果。先进性建设未达预期效果的科技馆,应开展改造程序,以此获取较高的信息技术建设效果,加强科技馆信息技术建设的实效性。由此发现:在开展信息技术应用时,应尽可能低减少信息技术应用误区,以此借助信息技术,提升科技馆运作能力。
在展品中,完成新技术的展示,较为关键。展示新型技术,同时应参照社会、成本等多重效应。为此,科技馆应在现有展厅区域内,开辟新展区,用于展示临时成品,比如新型技术,结合实际研发情况,提升成品展示更新效率。在实际开展信息技术展品推广工作时,应结合实际展品应用期间,保障推广工作的有效性,提升虚拟现实科学成果展示的科学性,以期达成科学馆运作目标。
结论:综上所述,5G时代背景下,国内科技馆应跟进时代发展需求,秉承科技馆发展理念,推进智慧科技馆建设进程,有效提升科普资源建设能力,增强国内科技馆发展能力,建设国内全民科学素养,发挥信息建设的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蔡文东.5G时代推进中国科技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学会,2020(01):60-64.
[2]王丽娟,冯雪.推进科技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中国新通信,2019,21(01):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