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对策 刘敏

发表时间:2021/1/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0月第30期   作者:刘敏
[导读] “少年强,则国强。”
        刘敏
        广东省徐闻县城北乡中心小学
        摘要: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一代是国家的未来,事关国家富强的重要影响因素。而小学生是社会主义接班人,身赋重大责任,因此在小学阶段开展德育教育应被高度关注。小学班主任负责小学生在校生活学习的所有,要当好守关人,全力开展好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本文在对小学生实施德育教育中,班主任有效实施激励对策,确保德育教育成效。
        关键词: 小学班主任;德育;激励对策
        目前,各所小学均开展了德育教育,班主任也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收效甚微,仍有许多不足。如何解决好相关问题与不足,极大激发小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让小学生由“要我学德育”转为“我要学德育”,是现阶段小学班主任重点考虑的难点、堵点。激励对策是用特定的手段策略改变人的心理行为,从而达到预期的过程。在开展小学生的德育,应用激励对策,将会激励起小学生对德育学习的强烈兴趣,进而符合德育预先设定的目标。小学班主任德育中怎样应用、应用何种激励对策,需要针对目前小学德育工作存有的相关不足展开具体研究,并给出精准措施。图1为探讨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对策主要思路。

图1   探讨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对策主要思路

一、目前小学德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完善的激励策略
        开展德育过程中使用激励策略已经较为普遍,我国大多数小学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均使用了激励策略,但成效不佳,与预期不相符。经过多方面分析,找出了激励策略在应用于德育时,其完整性和系统性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开展德育中未能清晰明确目标;(2)激励对策在德育中的记录较为零乱,不具备完整性;(3)激励对策在德育教育过程中项目单一、片面。上述三点是大多数小学德育开展中存在最多的,它所引发的不良影响会导致小学德育教育更难进行,德育教育质量、水平、成效也不能和预期想统一。
        2.未建立完善的德育组织
        进行小学德育工作均是班主任组织安排,全部由班主任担起。但小学班主任日常工作琐碎事多,难以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保证充足时间精力、质量。学校内也未能有辅助班主任开展相关工作的人员队伍,将根本性地造成小学德育一直处于一般水平、成效平平。
二、激励原则
        1适度原则
        遵循适度原则,是要求小学班主任在使用激励策略要有一个度,不可过少或过多,而是需要结合实际表现开展奖惩,进而最大范围内发挥出激励策略的基本作用。比如,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玩心较重,有时即便在上课铃响起后仍在玩耍,这时使用适度原则最合适,既不可以瞎激励,也不可以过多用惩罚,最好是指出错误即可,在尊重学生自尊心的同时让学生认识自己错误并改正。
        2及时原则
        遵循及时原则,是要求更多关注激励的及时性,可用学生身边情、身边人或是有关网络热门话题进行及时性激励,只有及时激励才可保证激励的成效,从而最大范围内调动主动性。比如,在德育教育开展过程中,学生们均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全身心投入,此时教师对该情形要加以表扬与奖励,帮助学生不断促进学生们主动性的增强,发挥基本的主体作用。
        3遵循全面原则
        因为每一个学生均不是同一个体,是有一定差异及特殊性,在开展德育教育中应用激励策略必须遵循全面性原则,一定要从全部学生出发,因人而异,不可一根棍子捅到底。对于平日表现良好的,需要以更高要求、更大目标来匹配,反之对于表现较差的学生要编制符合实际的目标即可。由此关注全体学生实际情况,学生均能在开展德育教育中受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及价值观念,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规矩。
二、小学班主任德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对策
        1增强小学生自律意识
        在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小学班主任必须要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德育教育并非是一门学科化的教学课程,不需要通过小学生背诵理论,回答相关问题,考出一个好成绩。从性质方面来讲,德育教育就是一项道德教育,在具体教学之中,小学班主任需要使用多类多种的教学技巧及手段,通过德育渗透达到对学生教育,从而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德育素养和价值观,为将来发展打下扎实的素质基础。
        在进行德育教学相关活动时,小学班主任需要转移自身的教学重点,更多的是在培养学生自律性下功夫,使用学科教育教学方法及手段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加入德育教学活动之中从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比如在日常教学之中,小学班主任可以根据一定顺序对学生展开合理分组,再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轮流担任班级中的值日生,以此锻炼学生的自律意识和合作意识。然而在进行值日工作之中,学生需要对当天的卫生工作以及组织工作负责任,还需要充当班主任的小助手,对班级学生学习和生活展开管理服务工作。当完成一轮值日活动后,小学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评比活动,对各个小组予以投票,若哪个小组获得票数最高,可以得到班主任对应的奖励。学生在该模式下,其积极性被调动是显而易见的,从而学生的自律意识和德育意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获得提高及发展。另外,学生在为其他同学服务的同时,可以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上考虑事情,并理解班主任管理班级的艰辛,从而学会体谅他人。
        2保证激励教育的真实性及有效性
        在使用激励教育手段进行德育教育工作之时,小学班主任不只是要关注激励策略数量,更要关注激励的有效性,提升教育教学活动的整体质量,从而形成学生德育素养。
        在进行德育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小学班主任自身应具备较高的德育素质,让学生与班主任接触可被感染,激发学生的德育意识,进而推动学生正确德育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比如,在大多数小学,每个星期一学校均有升国旗的相关活动。而班主任就可抓住该时机,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例如小学班主任可在活动完成后对班级学生开展小规模的评选活动,将对学生的学习以及生活表现予以评价,并对表现好的学生给予奖励,以此激励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此外在进行家长会活动和亲子活动的过程中,班主任可以主动和学生家长交谈沟通,就学生表现展开描述和评价。鼓励家长对学生进行表扬以及激励,不断促进学生自信心的形成,从而有效提升学生德育意识。
        3立足生活开展德育教育
        除了上述激励对策外,小学班主任还应加强德育教育和生活之间的关联性,立足生活开展德育教育。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德育教育作为一项生活化的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德育素质,促进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必将对学生的发展以及生活产生积极影响,所以在具体教育教学之中,教师就要用生活作为德育教育切入点,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激励教育。
        比如在进行日常教学之中,小学班主任可以在未进行课程教学之前和学生展开沟通交流,鼓励学生讲述自己曾经做过的德育事件以及自己的生活经历,然后班主任可以组织其他学生对发言者展开评价并表述自己意见看法,以此激发学生的德育意识和德育素质,以此推动学生的稳定发展。或者在一些平日的小事中,小学班主任也可以对学生行为表示激励。就拿学生帮助其他同学完成某项任务为例,班主任可以通过言语性激励肯定,从而形成激励。在日常教育教学之中,小学班主任必须要紧密联系生活,及时性加以激励教育以及德育教育,从而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
        结束语
        综合上述内容可知,在德育教育中应用激励对策,具有一定的成效和重要性。在德育教育开展中应用激励对策,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德育知识的兴趣以及积极性,从内心深处触动学生,在学生心里种下德育的种子,茁壮成长结出德育之果。除此之外,在开展德育教育过程中,应用激励对策可以让学生不管是从内心还是在实际行动中均对德育有全面的认识以及深刻的理解,全力帮助学生的德育发展,为学生全面发展打下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姚中华.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才智, 2015(8) .
        [2]康欢欢.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 2016(7) .
        [3]魏春梅.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考试周刊,2018(26):187-187.
        [4]万文亚.刍议幸福教育背景下小学生的德育工作[J].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2016(5):52-53.
        [5]刘天赋. 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 [J]. 中国校外教育 ,2018(20):47.
        [6]刘瑶. 探析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对策 [J].课程教育研究 ,2018(14):67.
        [7]曾柳娟.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探讨 [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 (中旬刊 ),2018(03):192.
        [8]於亚慧. 小学班主任德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对策 [J]. 教书育人 ,2018(04):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