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问

发表时间:2021/1/2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0月第30期   作者:原子娟
[导读] 眼角的皱纹不知是从何时开始显现的,每一道或长或短、或深或浅的沟壑,仿佛都在为岁月的流逝代言
        原子娟
        山西大学文学院
        眼角的皱纹不知是从何时开始显现的,每一道或长或短、或深或浅的沟壑,仿佛都在为岁月的流逝代言。已经过了天马行空目空一切的年纪,却还没有做好穿好铠甲披荆斩棘的准备。一次次在深夜里徘徊迷茫,苦苦追寻人生的真谛;却又一次次在第二天的清晨选择忘却昨日被沾湿的枕巾,挣扎着起身再次为今天而活。生命之问,一个永恒的青春探索,不知你是否和我同感……
谈孤寂与自由——做一片飞舞的叶
        人都说青春是一场注定孤独的旅行。少年时总是“为赋新词强说愁”,总以为标榜个性的最佳方式是彰显“鹤立鸡群”的孤寂。直至到了桃李弱冠之年,“三十而立”的压力如井喷般在心头汹涌,才猛然惊觉,灵魂深处在唱着孤寂的哀歌。这种孤寂,是一种高贵而又令人心生怜悯的触感。也许,它是深夜里背着厚重的书包走出自习室,满心的收获与对未来的恐惧交织错杂的二重奏;也许,它是“春风得意马蹄疾”,想要白日放歌却又无人与之纵酒的孤零的背影;也许,它仅仅是内心柔弱的那一刻想要有个温暖的怀抱亦或厚实的肩膀来依偎的真实的呼声。但不可否认,孤寂是一种只可意会难以言说的失落与伤感,它来时如浪打船头般澎湃有力,去时却如剥茧抽丝般漫长煎熬。
        孤寂的人孤寂的心是可怜的,但它却赋予了生命以另外一种权利——自由。就像天空中飞舞的叶,在秋风的萧瑟中孤独地零落。但有谁能说,它的舞姿不轻盈柔美;又有谁能说,它的踪迹不自由烂漫。生命本就如此,告别未尝不是一场崭新的重逢。告别无忧无虑的童真,那是因为成熟的步伐早已悄然而至;告别成群结队的伙伴,那是因为自我的声音愈加清晰嘹亮;告别为爱轻狂的举措,那是因为赤诚的真心不容草率鲁莽。

我们告别了一个个旅人,与一段段故事挥手,前行的远方,漂泊着孤寂的浪子,一首灵魂的信天游,却唱出了可贵的自由,那是心的自由,更是理性的自由。如果有可能,我愿化作天边飞舞的叶……
谈价值与财富——做一条可爱的蚯蚓
        经济学领域的价值,总会间接地与金钱、与财富相联系。只是人生向来便是一场不可回放的电影,剧情的精彩与否,诉说主人公漫漫一生的价值,而这种价值却往往无法以他实际所拥有的财富来衡量。道理似乎谁都懂,但真正轮到自己来演绎这部不知结局的人生影片时,却总也驱不走希望出演的是个功成名就的大人物的物质想法。说到底,人生的价值是否以财富的多少为重要参项,亲爱的朋友,你可曾为此感到左右摇摆?蚯蚓,是我最喜欢的动物,并且我很确信,和我一样有此特殊癖好的同龄人一定少之又少,原因多半在于蠕动的蚯蚓不免使人联想到“压缩版的蛇”,倘若有此联想仍未引发身心不适已然是十分庆幸了,又何谈喜欢?
        对此,我是十分理解的,却也正因它们不被多数人接受,长期处于被忽视的境地(如果不是雨天它们出动,人们多半不会主动想起),让我愈加地喜欢它们。是的,蚯蚓很渺小,渺小到容易让人遗忘,但这却丝毫不影响它发挥其于人体无毒、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的价值。同样,茫茫人海中,有伟大的人便注定有平凡的人,量化的物质指标,可能是衡量人成功与否的一方面,但却绝非全部,更无法等同于人生价值。当人不执着于社会评价,不痴迷于功名利禄,能够听从心的声音,与每一个昨天的自己比较,向着明天更好的自己奋进时,人生价值便在这尊重自我、尊重生命、尊重社会的过程中实现了。而我想,只要是有价值的人生,就一定会是充实美满的人生。如果有可能,我愿做一条可爱的蚯蚓……
        亲爱的朋友,是否你也在面临成长的困惑与迷茫,是否你也在苦苦追寻生命的真谛与价值,请不要着急,不妨找个静静的地方坐下,深吸一口气吧。这一刻,你会真实地体会到自我的存在;这一刻,你会近距离地领悟到活着本就是一件幸福无比的事情。至于其他,就让它像此刻你吸气后的呼气动作一般——顺其自然地发生吧。请相信,此刻的孤寂是自由的王国;此刻的努力前行,终会指引我们抵达心灵的森林,享受这满心的自在安然!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