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技术在科技馆古代农具展示中的研究及实现

发表时间:2021/1/28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28期   作者:杜明丽
[导读] 应用AR技术,构建科技馆古代农具展示系统,有助于科技馆展览工作水平的发展。

        杜明丽
        延安市科学技术馆,陕西省延安市  716000
        摘要:应用AR技术,构建科技馆古代农具展示系统,有助于科技馆展览工作水平的发展。基于此,本文从展示平台、系统、硬件这几个方面,研究了AR技术下的科技馆古代农具展示,并提出了优化3D建模、开发AR程序、设置主要模块、开展系统性能测试这几个AR展示实现措施。
关键词:古代农具;科技展示;程序开发

引言:AR技术,即增强现实技术,利用该技术能够基于现实事物,构建出虚拟、现实世界叠加的感官空间,达到逼真的场景展示效果。将该技术用于科技馆古代农具展示中,可以为参观者带来更现实的感官体验,提升科技馆服务水平,因此,应深入分析该技术的应用,总结出更好的技术实现方法,促进科技馆的优化建设。
一、AR技术在科技馆古代农具展示中的研究
(一)AR展示平台
        在科技馆中,可以将古代农具AR展览,作为一个体验项目,并将配套的展示平台设施在相应的展区内,丰富科技馆服务项目体系,提升参观者的游览体验。在AR展示平台方面,应设置与农具展品相符合的AR展示系统,并将配套的体验终端,即展示平台,放置在展品附近,使参观者在听完讲解,并阅读完毕文本介绍内容后,可以借助AR展示平台,逼真地体验到古代农具的使用操作,这不仅能够增加展览活动的趣味性,而且还可以让参观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古代农具知识,优化科技馆的农业历史文化科普效果。此外,还要注意,需在展示平台附近,设置具体的使用说明,并且尽量简化展示平台的操作界面,使参观者可以顺利地应用展示平台进行农具使用体验,增强AR技术在农具展示建设中的应用效果。
(二)AR展示系统
        展示系统是保证AR技术在古代农具展示中顺利应用的基础条件,因此,科技馆应做好AR展示系统的建设,增强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使其得以在古代农具展示中顺利发挥其优势作用,为科技馆农具展区增添趣味性的体验服务项目。在此过程中,考虑到AR技术体系涉及到三维建模件数、传感器技术、实施跟踪注册技术等多种技术,因此,在系统的设计中,需加强对各项技术应用条件的综合考量,同时,做好嵌入程序的衔接工作,使各项技术得以有效融合在一起,保持整体AR展示系统运行的协调性,优化AR技术的应用效果。此外,由于AR技术体系技术架构比较复杂,配套运行系统的开发也需要科技馆投入一定的成本,因此,在实际的开发应用中,科技馆还要做好成本控制工作,以保证自身具备足够的经济条件,使AR展示系统的开发顺利完成,实现AR技术的应用。
(三)AR展示硬件
        AR技术的配套硬件设施,是支撑AR古代农具展示活动正常运行的基础设施,因此,其运行水平直接关系着古代农具展示效果。基于此,在AR技术应用中,科技馆应做好配套硬件设施的选用、运维,以保证硬件运行状态的稳定性,增强AR展示体验效果。在此过程中,从选用角度上来看,由于系统中所包含的3D建模文件通常较大,所以需要配套硬件为其提供足够的运行存储空间,而且考虑到旅游旺季等人流较大期间,科技馆的体验项目应用需求,选用运行稳定性较强、性能优质的硬件,确保AR体验项目在高人流量时期得以被正常使用。

在运维方面,需根据硬件设施的性能状态、运行规律,提前做好运维、巡检计划,以及故障应急预案,以长期保持古代农具AR体验展示项目的良好运行状态,提升科技馆农业文化展览活动开展水平。
二、AR技术在科技馆古代农具展示中的实现
(一)优化3D建模
        在AR技术下,古代农具展示主要依托于体验者对农具3D建模的感知,因此,在AR古代农具展示的实现上,科技馆应优化3D建模,并注重细节的打磨,使模型更加逼真,增强参观者的AR项目体验。就目前来看,3D Max是当前最为行之有效的3D模型制作软件,工作者可以先用3D Max构建出纺车、木犁等古代农具的框架,然后再用智能材质,塑造其逼真的视觉效果,完成3D建模。此外,考虑到农具的造型相对比较简单,因此,也可以采用Magica Voxel,其相较于3D Max,操作更为简单,能够提高3D建模的效率,同时,在细节打磨上,该软件的功能也能支持农具建模需求,有助于AR古代农具展示项目建设经济性的优化。
(二)开发AR程序
        在AR古代农具展示的实现中,AR程序开发是其中的一项核心操作环节,因此,在AR技术的应用中,科技馆需先做好AR展示程序的开发,以保证展示服务质量。在此过程中,科技馆可以采用Vuforia软件开发工具包,结合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应用,使系统可以识别、捕捉简单的3D物体,即3D农具,同时,还要利用该软件开发工具包,对农具图像进行灰度处理、特征点整合打包,以构建出精细、完整的农具模型显示程序。此外,科技馆还可以将Unity3D作为开发引擎,并应用脚本语言C#,构建出现实、虚拟融合的控制程序,实现展示过程中高质量、高稳定性的人机交互。
(三)设置主要模块
        AR系统的构建是AR古代农具展示实现的基础操作,一般来说,在主要模块设置这一系统构建环节中,主要包含2个部分,即图像识别模块设置、3D注册与虚拟合成模块设置。在图像识别设置中,工作者可以用SIFT算法、高通Vuforia算法、SLAM算法等,来构建预处理、特征检测、特征描述等模块运行程序,使系统得以准确识别目标物体,增强AR场景的显示效果。在3D注册与虚实合成模块设置中,工作者需基于世界坐标系中的物体坐标系,计算出物体的成像坐标系,以构建出3D注册模块,同时,还要利用Unity3D,进行虚拟农具在现实世界的渲染,为参观者提供浸入式的体验[1]。
(四)系统性能测试
        待整体的AR系统开发完毕后,工作者还要用专业的测试软件,对系统的性能加以测试,并从功能、可靠性、可维护性等多个方面对其进行评估,同时,在功能方面,还要选择常用的功能点,进行专门测试,例如:模型展示功能、感官体验功能等。此外,考虑到部分科技馆可能会将AR体验终端设置为智能手机,因此,还要对系统在手机移动终端运行性能上进行测试,待确认无问题,才能将其投入使用,以保证AR古代农具展示实现效果,促进科技馆展示服务水平的发展[2]。
结论:综上所述,增强AR技术的应用效果,能够提升古代农具展览区的建设水平。在农具展览中,借助AR技术,可以塑造出一个更好的展览体验空间,丰富科技馆展览设施结构,同时,做好配套的AR古代农具展览实施措施,有助于AR系统的稳定、高质量运行,从而促进科技馆科普服务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彭渤. 新科技视域下艺术的场景化呈现与审美转向[J]. 中国文艺评论,2020,(11):83-87.
[2]唐春兰,华灿星. STS视角下科技馆虚拟现实技术运用的场景及隐患探析[J]. 科技智囊,2020,(11):60-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