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路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尖峰岭分局 海南 乐东 572542
摘要:随信息化技术在各行各业的渗透,诸多企业与事业单位开始注重档案信息化建设,传统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的融合成为了档案管理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此种现实背景下,文章以纸质档案管理及电子档案管理为研究对象,在论述二者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它们的异同,并就二者的融入路径展开探究。
关键词:纸质档案;电子档案;融合;路径
0 引言
信息技术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中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人们的工作形式、学习方式正是在信息技术的作用下才得以多姿多彩。现代的档案管理不再限于传统人工管理模式,而是愈加趋于电子化、网络化,电子档案管理模式得以发展。相较于纸质档案管理,电子档案管理虽然存在诸多优势,但在某些方面仍难以完全取代纸质档案管理。因而,探索二者的融合路径,促使二者优势的充分发挥尤为重要。
1 纸质档案、电子档案概述
顾名思义,纸质档案就是指以纸张为载体的档案管理方式,是由我国古代延续下来的一种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以储存某些重要资料、文化为主要功能,同时为我国的历史研究留下了宝贵的财富;电子档案管理是借助数字化现代技术而实现的,能够利用先进的设备、扫描仪器将纸质档案转化为可存储的电子文件,更加的简单易行,且可大大降低纸张的消耗,保存起来十分方便。
由二者各自的优势进行分析,纸质档案的优势为:保存年限长、存储方式直观等;而电子档案的优势包括:载体多样、可实现即时传输与共享等。
2 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管理的异同
2.1 不同之处
2.1.1 管理方式的不同
一般而言,纸质档案管理程序较多、所涉及步序复杂,首先需要完成档案的收集、分类、编目、归档等工作,待所需信息准备完毕之后,才可实现统一管理;对比来看,电子档案管理就较为简单易行,可省去分类、编目等步骤,只需轻点鼠标便可实现自动化分类,以强大的数据库为依托,能够实现针对档案信息的全自动化排列、整合工作。除此之外,纸质档案管理受限于时间及地点,有特定的储存条件;电子档案并不受时间及空间的限制,这也是其一大优势。
2.1.2 利用方法的不同
一般而言,纸质档案在鉴定时间上有着严格要求,必须在确保多项审核工序核算无误之后,才可以作出价值鉴定;但电子档案在此方面并未作出严格的要求,这主要得益于电子档案生成便捷,且后续的核算或修改也更加易于实现。前者以阅览陈列等作为主要的价值呈现方式,而电子档案的利用是随时随地的,只要有网络,即可进行办公。
2.2 相同之处
2.2.1 信息载体的寿命
纸质档案管理应用的是传统的手工形式,在纸张上记录下相关内容。而纸张基于储存环境的要求较高,倘若湿度、温度控制不当,就会引发纸张的发霉、发光,使字迹难以辨认,从而损坏档案资料;但电子档案不同,其利用的是先进的数字化技术手段,以磁性物质为载体,虽然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较小,但很可能会在磁场的干扰下发生数据的损坏等情况,且会在强压的作用下失去功能等。
因而,由信息载体寿命上进行分析,尽管二者的影响因素各不相同,但基于保存方式均存在一定的要求。
2.2.2. 管理模式的共性
纸质档案、电子档案能够借助相关技术进行相互转化,这可视作是二者的共性,具体来看,后者转化为前者,能够使档案的查询、分析方式更加直接;反之,前者转化为后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档案“重量”,便于查阅。
3 纸质档案管理与电子档案管理的融合路径
3.1管理模式的融合
目前,尽管诸多企业及单位有意识的进行了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但出于多种因素的限制,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的融入现状不容乐观,致使二者的优势仍为相对独立的状态。由作用优势上来看,电子档案无论是在信息传输、处理模式,亦或是开发应用中均实现了便捷与高效,但随之而来的网络安全问题也令管理人员苦恼,因而为规避这一问题,管理者仍会采用纸质档案管理模式。对此,首先需要在管理模式上进行融合,实现双套制与双轨制。何为双套制?具体而言是指为达到统一管理档案的目的,将电子档案转化为纸质并加以备份,如此便为纸质档案赋予了数字化的特征;而基于双轨制,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档案在生成、使用过程中的关系,这种关系会随档案的有效利用而出现改变,这一模式下,可促进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的融合过程。
3.2管理流程的融合
我国现阶段已步入了稳定发展时期,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在企业管理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办公网络系统也日趋完善,这为纸质档案、电子档案二者的有效融合提供了有利的支持。为促使二者更好的融合,也需要针对管理流程进行改善与优化。分析档案管理的整个流程,涉及了较多的工作内容,包括档案的鉴定、整合归纳等,要求管理者能够做到统一形式上的管理,这不仅应体现在后期的归档工作中,也需要落实到最初的鉴定工作、整理环节中。
3.3 职工能力的强化
作为与档案接触的第一人,档案管理者自身的能力与素质直接影响着档案管理的质量,所以说,为确保二者的有效融合,强化职工技能是重中之重,需要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具体而言,新时期的档案管理,要求相关职员可在充分利用纸质档案管理优势的基础上,确保电子档案的长期保存;能够明确二者的不同之处,可积极的学习先进的信息技术、数字化技术。
3.4制度标准的完善
为促使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的高效融合,应基于现代化新型档案载体,积极的引入计算机技术,从而达到一种智能化的管理状态,完善相应的制度及标准,以便更好的适应新时期的档案管理需求。基于计算机的使用设置标准,确保信息化技术得以良好运用;与此同时,应科学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约束管理人员行为,为其的归档工作、整理工作等提供切实可行的标准;此外,考虑到电子档案本身具备一定的虚拟特征,在某些时刻难以辨别真伪,为应对这一问题,应及时的构建规章制度,以突出电子档案的法律地位。
4 结语
综上所述,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的融合可使档案管理更加的高效、高质量,对此,档案管理人员需在分析二者异同的基础上,在实践工作中不断探求二者的有效融合之路。
参考文献
[1]杨洋. 纸质档案管理与电子档案管理的融合探讨[J]. 办公室业务,2019(23):104-105.
[2]杨焰. 办公自动化对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影响[J]. 办公室业务,2020(01):185-186.
[3]张杰. 关于纸质档案管理与电子档案管理融合的思考[J]. 办公室业务,2018(15):67.
[4]曹丽红. 浅析信息化时代传统档案与电子档案管理[J]. 黑龙江科学,2017,8(03):90-91.
[5]王晖. 浅谈纸质档案管理与电子档案管理的融合[J]. 黑龙江史志,2015(09):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