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海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天府新区供电公司 四川 成都 610041
摘要:随着经济和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输配电、用电工程线路是电力系统的主要组成,对于线路的安全运行十分重要,与电力资源的持续、稳定供应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分析输配电和用电工程线路中存在的安全运行问题,围绕材料质量、环境等方面探究实现线路安全运行的解决途径,进而提升输配电线路供电效率和质量,提升电力运维、管理能力。
关键词:输配电工程;用电工程;线路安全
引言
在电力企业中,所架设的线路一般情况下是在自然环节中,因为受到自然因素和人为破坏带来影响,会导致线路自身的稳定和安全受到威胁,由于线路的稳定性和安全受到威胁,必然会对电力企业带来较大的影响,同时对于人们的正常生活也是存在较大的联系。因此供电企业需要提高对线路运行维护工作,通过加强维护提高线路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提高供电质量和安全性。因此本文主要对输电线路运行的安全影响因素和解决措施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下文内容。
1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的问题
1.1材料质量的问题
在输配电工程施工中,材料质量是十分常见的元素,若其质量存在问题,将会对电力运输工作形成较大危险,影响供电工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导致工程出现安全隐患。部分企业为了减少成本选择质量不好的材料用于输电,不满足施工安全需求,从而发生安全运行相关问题。
1.2环境、气候问题
我国国土面积辽阔,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实际情况具有差异性,环境和气候条件的不同之处为输配电、用电工程带来多种阻碍。若使用不科学的处理方法,会降低线路供电质量,无法满足人们的用电需要。例如,在深山区域气候条件较为恶劣,对于输配电线路运行的不良影响较大,若发生森林火灾等问题,会导致输电线路发生瘫痪、受损问题,无法保障供电安全。
1.3线路维护问题
由于输配电、用电工程在工作中与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密切相关,因此受到雷击和绕击的可能性较高。同时,部分区域由于地质问题和人为因素,会经常出现塔架基础损坏、地面下陷等事故,若发生雨水冲刷,极易破坏散水坡,导致地面尘土下陷,为输配电、用电工程的线路运行增加安全隐患。因此,线路的保养和管理工作是关键,加强线路维护工作能够提升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不过在实际的维护管理工作中,大部分工作人员容易忽视此模块内容,因此不利于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
2措施分析
2.1提高线路运营维护和管理
对于输电线路而言,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必须要定期进行检查,及时将线路运行中的问题进行发掘,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提高线路运行时候的稳定性。此外还需要采取先进的技术对线路进行优化,将其线路中的安全隐患进行消除,同时线路在实际运行维护的时候,还需要合理地对工频发电电压试验和绝缘子电压试验等方式进行利用,通过采取合理措施提高线路在大风区域的稳定性,加强线路检测,不断地完善设备和技术,保证线路可以更加稳定运行。
2.2提高人员素质
在线路运行管理中,所涉及的内容相对比较多,尤其是现如今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输电线路的管理和运维人员,必须要提高自身的整体专业素质,此外企业还需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逐渐地提升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使其可以让员工具有良好的风险防范意识。在实际线路运行中,检修人员还需要加强自身的专业节能,通过培训等方式,让工作人员提升自身的整体素质,使其可以在线路实际进行运检中将线路的问题及时发掘出来,通过合理的措施解决线路问题,为线路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2.3提高人们的防范意识
对于输电线路而言,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要结合线路附近的实际情况,企业通过提高工作人员自身整体素质,使其在工作中高效认真地完成各项工作。此外企业还需要将培训工作引起重视,通过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提升员工自身的安全意识,加强安全教育宣传工作,让线路附近居民可以提升自身的安全意识,避免在线路附近进行一些危险的活动,提升工作人员对线路的保护意识。
2.4加强材料质量管理
其一,在线路工程建设中,施工单位需要认真检查材料生产厂家的资质条件,检验材料质量,使其性能、质量满足线路建设的条件,并确保材料合格证、出厂证明等手续一应俱全。其二,当输配电、用电工程投入使用之前,工作人员应严格测试材料安全性,提升可应用能力,确保材料质量的安全可靠,避免存在安全风险。其三,在架设用电线路和输配电线路时,应结合实际情况,定位具体安装地点,规避污染源。例如,某施工单位在制作10kV电缆终端头时,未按照有关工艺规范进行施工,导致电场分布不均匀,烧毁电缆。
2.5对于天气、环境方面的安全防护途径
针对天气条件进行的线路防护工作主要依靠天气预判、人工作业、设备质量等层面开展。技术人员需要对输配电、用电工程中的线路进行实时的监测,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并妥善解决。以大风天气为例,该情况容易对线路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造成消极影响,各种人员应提前加固输电线路和配电工程,防止其出现断裂故障,提升输配电、用电工程的抗打击能力;通过加强杆塔基础牢固性,使其在强风天气中保证外形的完好和安全性;增加塔杆数量,提升其稳定性,起到防风作用,避免因风力过大过猛导致塔杆出现大面积倒塌现象。例如某220kV线路的直线塔属于南北走向,位于风口区,因此在设计工作中导地线张力是30m/s,未考虑山区的气象条件,只选择普通的螺栓防震锤,最终导致防震锤松动甚至跑位。因此施工队伍加强了对风口区域的线路巡检力度,保障输配电、用电工程的运行安全性。
2.6完善原有的配电线路结构
在对配电线路结构进行完善的过程中应该最大限度地减少电力传输过程中的能量损耗。对当前我国电力传输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一般会采用电力等级制度,结合电压的等级进行有关配电网和配电线路的设置工作,再进行供电工作。在此过程中,对电压降级过程中可能会导致电能出现严重的损耗。因此,相关工作人员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变压器变电的频率进行适当调整。为了进一步减少电力传输过程的损耗,尽可能选择环保节能型材料。为了提高节能效果,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变压器的电容量进行合理选择。
2.7提高配电网的供电能力
当前我国配电网和配电线路仍然使用树枝型的放射性转供电方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此种转供电方法操作非常简单,对工作人员也没有较高的要求,但是如果某一个主干线路出现严重的安全故障,那么整体线路也就无法正常运行。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由于树枝长度的不断增加,故障涉及到的范围也会不断地增加。在实际安全运行生产中,要有效地解决此种现象,工作人员可以对此种传统的专攻方法进行创新,使用“联络开关”的转供方法。相比较传统的转供方法,此种新型的转供方法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操作也非常简单,并且还能够加强对线路的保护力度,最大限度地降低故障的影响范围。
结语
当前输配电、用电工程线路的安全运行问题较多,对我国电力企业的运营发展构成挑战。因此,有必要加强保障线路安全性,通过排查故障,结合故障因素采取针对性解决方法进行处理,确保工程和线路运行安全性,突出线路管理的安全性、稳定性,借助现代化技术实现工程线路运检的标准化、现代化。
参考文献:
[1]范欣悦.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运行的影响因素以及管理措施[J].中国新通信,2019,21(24):146.
[2]李鹏彪.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问题探析[J].中国新通信,2019,21(24):230.
作者简介: 郭海(1984—)男,汉族,研究生,工程师,主要从事输配电线路安全管理工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