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建设探微

发表时间:2021/1/28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28期   作者:高松
[导读] 配电网自动化建设对于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作用,
        高松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南市济阳区供电公司  山东  251400
        摘要:配电网自动化建设对于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作用,自动化技术应用可以大幅提高供电质量,大幅度降低作业强度,确保输电作业的安全稳定。当配电网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时,设备可以自行检测并将管理功能自动开启,及时监测并保障配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本文根据笔者工作实践,对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建设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
1 配电自动化技术应用现状
1.1 技术应用优势
在电力系统输电作业过程中,为了提高其安全性与可靠性,引入了配电自动化控制技术。自动化技术应用可以大幅提高供电质量,大幅度降低作业强度,确保输电作业的安全稳定。相关功能包括:故障定位隔离、系统自愈和地理信息的收集,管理监控电压、电流等负荷参数等。其中,最重要是对配电网数据信息进行完整采集及有效控制。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大幅提升配电网管理水平,还可以避免并减少配电网中出现的问题和故障,大大优化配电网工作效率,提升客户的用电水平。
1.2 问题与不足
当前应用于电力系统中的配电自动化技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也呈现出一些问题和不足。
1)新型自动化设备未能及时更新。在设备出现故障或老化破损后,未能予以修复与更新,仍然在电力系统中予以应用,极大影响了电力网络信息的传输质量与传输效率,导致电力系统传输功能滞后。与此同时,部分管理人员将老旧设备与新设备结合使用,在运行能力方面,两者的运行逻辑存在较大差异,使得自动化的判据不准确,经常出现故障问题,最终导致配电网正常稳定运行无法得到保障。
2)在设计配电自动化系统方面呈现单调性。提升电能输送作业的安全可靠性是自动化设备在电力系统中的主要功能,但从实际的发展现状来看,影响其数据输送效率与质量的外部因素已产生转变。在开展例行检查的工作过程中,配电网普遍会发生停电问题,延续时间也较长,与因故障而引发的停电现象相比,其停电时间远远超出。
2 问题及建议
2.1 合理运用系统资源
在配电自动化技术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对诸多因素进行全方位考量,在设置开关时,应确保其具有高度的安全性与便利的操作性,以便于后续的运行维护工作。在设置配电设备时,应确保其可以适应外部复杂、恶劣的环境,否则因为环境问题导致设备故障将大大影响了配电网运行可靠性。
是否能合理利用配电网系统资源是评判自动化技术应用效率的基本标准,只有合理利用配电网资源,才能充分发挥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功能及其作用,向用户快速、准确地传达数据信息。其次,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出现异常问题时,应确保系统可以准确检测并判断故障来源,在短时间内进行自诊断和修复,保障配电网的正常运行。
2.2 新技术设备及时更新
更新配电自动化技术和设备对于电力系统而言十分重要,其直接关系到电能输送的安全可靠性,若在使用自动化设备时,忽视了将其及时更新,会为运行工作状态下的电力系统带来较多负面影响与阻碍。若自动化设备因未及时更新而出现故障,会对正常运行的系统产生影响。因此,必须对及时更新配电自动化技术设备予以重视,确保电力系统的供电安全,提高配电网设备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供电效率与质量。
馈线自动化技术。配电自动化技术中的馈线系统涵盖两项内容,一个是馈线系统中的硬件设施,其会直接控制当前配电网的搭接状态,并可在接收到活动指令时立即做出响应,将出现了故障的线路从配网系统中脱出,此外智能化配电线路为保障下游供电稳定,馈线系统也会在某条线路发生故障时让其他的线路接入,该过程需要硬件设施投入工作。

另一个是软件系统,无论是安全管理工作还是电力资源的协调工作,都需借助软件系统分析当前该系统中存在的缺陷,根据取得的分析结果分析。
电力管理调配技术。配电自动化技术用于电力调配工作时,可根据该系统实际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用电参数进行分析,其中要分析当前该系统是否处于用电高峰或该系统的综合运行方法,通过对这两个参数的共同讨论,之后实现对整个系统配电模式的调整。在正常配电周期内需记录该配电网系统的配电损耗量,之后由系统中建成的参数核算模型,给出自动化的信息调配结果,同时也要把取得的工作结果传递给被控对象,以根据该系统的运行参数和工作方案让配电系统可根据实际工作状态调整运行方案。
自动停电协调技术。配电自动化技术的自动停电管理工作中,要在配电网发生停电故障时,要可以主动检测该系统的工作参数,之后科学精准分析该系统中发生的问题和缺陷,并以此为标准进一步分析该系统的工作方案。在信息的协调与分析过程会将各个参数直接记录和上传,并被配电自动化系统中的信息分析模式使用,之后根据取得的结果分析故障的发生区域,且该故障信息要在最短时间内被配网周边区域的抢险人员取得,从而让其参与抢修工作。
2.3 优化监控平台
结合配电网的实际工作情况与资源条件,构建用于监控电网运行状态的网络平台,全天候24 h监控配电网各个部分的运行状态。与此同时,对电源的布局方式予以完善,将系统容量予以扩大,达到优化自动化技术设备的建设目标,安置与之相对应的监测系统与控制系统,对新型的控制装置进行积极探索与研发。
2.4 构建集中管理模式
对于传统的电力系统配电管理模式而言,其大部分用户都呈现分散式的管理模式,各个组成部分在系统内部联系较浅,关联不够紧密,在功能方面,许多组织构件也较为相似。在管理配电系统时,采用集中管理的模式,可以将系统内各组成构件的联系大大增强,合理地相互转化各构件的使用功能。运行管理人员可以对配电自动化技术提供的各类系统资源进行最大限度的使用,达到共享有效资源的目的。
2.5 强化配置自动化技术信息搜索机制
要确保电力系统的建设可以满足新时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必须加强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创新,及时更新技术设备与各类数据信息。配电网设备并不是单一性的个体,其由多个部分共同组合而成。因此,更新电力系统的整体信息是关键所在,不能将关注点仅放在配电网系统某一区域的数据信息上。构建一体化的信息网络系统,配置高效的配电自动化技术信息搜索机制,通过全面更新整体信息,管理人员可以对电力系统各部位的实际运行状态充分了解并及时掌握,使得供电作业更安全、更可靠。
2.6 合理规划电源点
合理规划配电网的电源点可以降低线路的运行损耗,优化系统作业的经济效益。借助电源点的合理规划,实现配网建设性价比与实用性的大幅提升。在配电网规划建设中,应充分结合当地的城市发展规划与土地使用规划等政策信息,对未来区域的负荷分布与发展趋势进行合理预测,以此为基础,科学规划供电区域与电源点。现阶段,大部分城市的土地资源呈现日益紧张的发展趋势,以城市中心等高负荷、高人口密度的地区为例,获取新建电源与线路走廊用地极为困难。因此,在建设变电站时,应适当转换平面与立面,将建筑物对空间的利用率大幅提升,节省土地资源,若地区的各方面条件充足,可以采取将配电网电压等级适当提高的方法。
在城市规划建设的初期阶段,往往搭建简单经济与清晰方便的单放射接线,达到临时用电的基本要求。但供电可靠性较差是单放射接线结构的主要问题,因此,在规划配电网网架时,应减少或避免对这一接线结构的使用,结合实际的作业情况,采用环网接线方法,提升配电网运行质量。
3 结语
未来,应加快推进配电网建设的智能化、网络化发展。在电力工程建设中充分运用配电自动化技术,将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功能进一步扩展,实现配电网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雍太利.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建设技术要点探析[J].科技风,2019(35):160.
[2]卢勇,余静.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建设技术要点分析[J].通讯世界,2019,26(10):214-215.
[3]聂强.电力系统中的自动化技术应用[J].集成电路应用,2019,36(9):82-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