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鹏波
华电新疆五彩湾北一发电有限公司
摘要:电气自动化作为电气信息领域的新兴学科,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活动以及工业生产有着密切联系。在生产工作时,通过运用电气自动化设计可以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节省运作成本,有效的发挥劳动力的作用。在电气控制系统自动化的专业设计思路中,要考虑诸多因素。从分布式角度而言,模块化的思路是电气控制中必须所要遵循的,从集中式上而言,要集中立柜的结构在电气控制系统自动化运营中,兼容性是电气化控制自动化设计中非常重要的问题,只有兼容性满足了才能够更好的适应客户的需求。基于此需要针对当前电气控制系统进行自动化设计过程中所遇到的诸多问题,进行有效的设计。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
1原理与设计
1.1数据对接标准化
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实现电气自动化系统需要重点遵循数据对接标准化的原则。这是因为在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和研究过程中,由于专业领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一些信息不能及时传递,专业数据信息受到阻碍,那么就会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浪费,无法有效利用资源。所以要做好数据对接,围绕标准化数据对接,使相关数据能够高效、有效地传递,更好地促进电气自动化的实现。
1.2平台独立统一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应注重独立性和统一性。在传统模式下,许多电力企业的相关信息交流不畅,导致许多有价值的信息被忽视。原因是缺乏系统的平台。在这种情况下,电力相关企业需要打破传统观念的局限,结合现代化、自主创新的统一平台。通过系统平台的建设,可以实现企业内部信息的有效沟通和传递,帮助企业在良性互动的模式下实现更好的发展和成长。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需要在良性互动的环境中实现更好的发展。因此,企业需要鼓励员工在内部进行交流与合作,在统一的平台上与其他电力企业共同发展,从而推动电力企业全面深化创新发展。
1.3网络化智能控制系统的发展
电气自动化设计需要结合现代社会的实际情况,朝着网络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根据国家相关政策,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要做好科学的设计和研究,既能提高自身利益,又能保持稳定和安全,帮助企业实现更好的发展。自动化技术可以为电力企业的发展提供动力。在现代社会,控制系统将朝着网络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对于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人员来说,有必要将系统的实际情况与智能化的发展方向相结合,进行有效的设计,做好理论与知识的衔接,帮助电子自动化控制系统更好地发挥作用。
2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
2.1合理选择变压器
变压器属于电气工程较为重要成分,其不仅负责电压以及电流的转换,还关系到电气自动化系统能否实现正常运行。其中在对变压器进行使用时,会让电气系统消耗一定能源,尽管变压器没有工作,处在空载状态下,也会使能源发生一定消耗,因此做好变压器选择工作尤为重要,只有确保变压器得到科学选择,才能对变压器质量予以保障,从而达到节能目的。选择变压器及配套设施时,在计算节能效果时应考虑铜损和配套设备的电气操作寿命,及维护费用等。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对变压器材料予以改进,使其得到创新,这样既能减少材料成本,还能让变压器保持运行状态下进行稳定工作,以此实现节能效果。另外,科学技术日益开始进步,使得节能变压器也开始受到关注,因此,对电气自动化来说,应该对这些节能变压器进行开发利用,从而投入到电气工程中,实现节能目的。
2.2降低电能传输损耗
电能传输过程往往会发生一定损耗,其中如果线路设计出现不合理,或者输电线质量较差,也会让电能出现严重损耗。基于此,降低电能传输期间损耗非常重要,首先,应该结合电气工程具体建设情况,做好输电线路设计以及规划任务,并对输电线予以科学选择,确保输电线质量达标,然后对其定期维护,这样既能延长输电线使用寿命,还能减少线路建设总体成本。其次,在对线缆进行选择时,应该选择那些传输能力相对较强的线缆,一方面能避免电能传输时出现较大损耗,另一方面能改进节能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在对缆线铺设时,需要其尽量保持直线,同时选择横截面积相对较大的缆线,这样既能减少缆线电阻,还能对缆线损耗予以控制,以此达到节约能源目的。再则,应将变压器设置在负荷中心,减少线路的供电半径,以减少缆线电阻。减少电压降损失,既达到了提供供电质量的目的又实现了自动化节能的要求。
2.3加强有源滤波器的利用
在电气自动化系统运行过程中,由于设备自身容易产生谐波,不利于电气系统的稳定运行,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加强有源滤波器方面的应用,减少谐波的干扰。这主要是因为有源滤波器可以从根本上消除谐波的波纹,不仅可以提高电气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减少故障的发生,还能够进一步节约能源。
2.4远距离监控模式
这种远距离的监控模式能够实现对电气系统实施远距离监控,便于及时的观测到整个系统的工作运行情况。更重要的是远距离监控方式能够减少电缆数量,如果一旦出现问题,能够在最短的时间找到问题所在,因为这种远距离监控模式,不需要将所有电器设备聚集到一起。所以这种远距离监控的模式在安装操作时非常简单,对材料等综合要求也不高,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整体。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成本,但是电气设备在进行通讯传递时,如果在通讯量非常大时,借助远距离监控模式,传输的速度有限。所以这个弊端就造成了远距离监控模式,仅能适合在局部区域内进行应用,不适合在较大范围内对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应用。
2.5智能总线监控方案
在当前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科技产品在各行各业都有了广泛应用,计算机技术也在电气领域得到了有效发展。在前文中提到了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将朝着智能化网络化方向发展,因此在进行具体的系统设计研究时,围绕着智能化展开智能总线监控方案的设计。可以利用以太网、现场总线,对电气系统进行监控,可以及时有效的传送数据,更快的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因此,智能总线监控方式可以实现现场监控,除了具有远距离监控模式的优点之外,还具有自动化监控性质,更加智能化,提高系统的可靠性等特点。
2.6使用光伏技术
在新时期,国内光伏技术也得到一定提升,同时光伏设备以及光伏电池开始向自动化等有关方向发展,如果把该技术用在电气系统中,不仅能让光能有效转化为电能,还能为电气设备做出相应准备,提供能源方面支撑。并且应用光伏技术能够让传统电能使用率逐渐降低,避免出现大量污染物排放,从而达到节能环保等有关发展目标。近几年,国内出台了诸多政策以及法规,一方面要求各领域必须增强节能意识,同时优化产业结构,另一方面要降低能源使用,从而减少环境污染。
光伏技术分为太阳热发电技术和太阳光发电技术。太阳热发电技术由光热转换和热力循环两部分过程。主要是采取提高热能量转换出电能的效率达到节能的目的。自动化节能主要从材料及控制方式上考虑。太阳光发电系统包含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充放电控制单元等组成。节能设计应充分考虑经济性与节能效率等因素。在节能设计时,既要做好节能技术创新工作,还要改善人们节能意识,这样在对行为习惯进行规范的同时,可以提升节能效果,进而改进电气系统总体运行效率。
结论
总结全文,随着电力事业的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也会朝着更广泛的应用范围发展。电子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工业、农业、国防领域都得到了很大发展,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只有真正的意识到了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重要作用,熟悉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才能够帮助电气自动化技术得到更好的发展,推动我国经济建设进步。
参考文献:
[1]任金宝.PLC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分析[J].化工管理,2020(26):62-63.
[2]杨霞,刘璐璐,摆小军.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J].集成电路应用,2020,37(09):120-121.
[3]佘振军.浅析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轻工科技,2018,34(11):57-58.
[4]王璐.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思路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8(3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