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青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德宏供电局 云南省德宏州 678400
摘要:电能是人们生产生活必需的资源,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电网的安全运行不仅关系到各行业的发展,而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电网运行的安全管理和设备维护已成为电力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电网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运行和安全问题,也容易出现人员、设备等方面的问题。为此,要建立明确的安全管理目标,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特殊情况管理和应急预案,加强消防管理,规范交接班制度的实施,运用信息技术对设备进行管理;不断加强设备的维护管理,确保和提高设备的工作性能,推动电网运行安全管理和设备维护的全面实施,为电网稳定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关键词:电网运行;安全管理;设备维护;措施
1电网运行安全管理
1.1完善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由于我国电力行业存在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为了缩小不平衡差距,电力企业需要紧跟国家电力管理部门的发展步伐,将电力安全监督标准化管理运用到实际管理中。(1)各个地区的电力企业要完善评价体系,按照标准化电力安全管理条例反映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将安全管理落实到工作的方方面面。(2)构建安全监督管理评价体系需从实际出发,按照地区电力分布和网络覆盖的实际情况评价结果的各项因素,科学的规划安全监督管理体系,让这份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发挥实际作用。(3)全面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工作,在标准化、科学化的安全生产管理相关法律规范下,全力贯彻电力安全监督标准化管理实施细则,帮助电力企业迅速发展。
1.2强化电力企业管理安全意识
在电力企业运行过程中,全体上下都要牢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思想,将电力安全监督管理牢记于心。首先,企业员工作为工作的执行者,电力企业需要重视加强对他们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按照电力安全的实施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意识、安全技能的培训。其次,在电力生产和电力运输的全过程,让“责任重于泰山”的安全管理理念深入人心,在上下一心的重视下,充分认识到安全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反复性和极端重要性,从而更好地落实到工作中。最后,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对全体人员进行深入细致管理教育,提高全体员工自保、互保意识,进一步加强现场安全风险评估。
1.3制定特殊情况管理和应急预案
电网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恶劣的气候、人为因素和设备故障,如大风、大雪等,将威胁到电网的安全运行。因此,变电站应制定应急预案,建立有效的管理办法,应对电网运行的特殊情况,避免损失,确保电网安全运行。
1.4加强消防管理
消防对电网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有关单位要重视消防管理,确保变电所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积极开展消防演练和知识培训,提高变电站工作人员的消防意识,增加消防知识,确保变电站的消防安全。
2存在的问题
2.1电力生产管理不均衡
受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影响,东、西部地区的电力生产也明显不同,城市与农村的电力管理也存在明显差异。在当前生产安全管理工作之中,明显存在管理不均衡甚至是管理空白的现象。一方面,电力安全管理表现为重电力生产网络和城市配电网络、轻农业电力配网;在电力生产网络的建设中,管理人员素质差异和工作责任感都影响了电力安全管理效率,不同的电网区段,电力安全管理工作缺乏均衡性,从而会直接影响到总体电力安全运输。另一方面,电力网络运行中的全程监管并不十分到位,当前的监管主要是针对电力生产企业进行的,电力生产前和传输中的监管工作依然存在大片空白。
2.2安全责任意识不强
电力安全监督管理最重要的安全意识,可是,在目前的电力安全管理中,经常存在安全意识淡薄、安全责任不强的现象,部分电力管理人员“讲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屡禁不止;同时,电力员工自我保护意识不足,在生产管理时,未能标准化作业流程做事,面对电力工作存在较大敷衍心理,习惯性违章现象频频发生。还有在电力检修中,经常有人员不认真执行《国家电网电力安全工作规程》规定的“两票三制”,影响电力安全管理质量,因为违反标准化作业流程造成企业不安全事故,给员工、企业、社会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2.3安全管理考核制度不健全
在电力安全管理监督工作中,经常存在着安全生产责任考核制度不能完全落实的问题,部分企业没有真正执行到位,在管理中存在着应付上级领导,无法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或者是在对员工的绩效考试的奖励不及时,罚的也不及时;经常出现前面的工作没考核、后面的工作又被纳入考核,让电力企业中的员工呈现出做与不做一个样、做多做少一个样。
3电网运行中的设备维护措施
3.1做好设备的防腐工作,减少设备寿命存好
由于电力设备大多采用金属材质制造,因此在日常运行中会面临到腐蚀的风险,尤其是在一些多雨的地区,空气中高含量的水汽对于裸露在外的金属部件是致命的威胁,长时间处于这样的环境中,设备的寿命很容易大打折扣,常常不到使用的正常年限就要进行更换。因此,做好设备的防腐工作是设备养护的重要部分。电力设备离不开线路,不少线路都采用了钢铁作为线材,在埋入地下或者裸露空中的过程中极易受到腐蚀损坏,因此,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选用一些抗腐蚀性能较强的材料作为线材,或者在线材的表面进行覆膜这一类的抗腐蚀保护。
3.2利用信息技术管理设备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为电力企业的设备管理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电力企业应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实现电力设备的信息化管理。它能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优势,使检测系统智能化,并能对设备进行数字化监控和管理。为了对电网运行中的设备进行更专业、更准确的检测,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更及时地发现设备的缺陷,并将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反馈给相关负责人,从而有效解决问题,避免设备故障对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影响。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设备管理,不仅可以减轻相关人员的工作强度,而且可以有效避免设备问题的遗漏,对设备维护和电网安全运行有很大帮助。
3.3 提高设备的维护
一是在电力企业中,要提高断路器设备维护,保证断路器在相关范围内能够稳定的运行,所以对于检修人员来说,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提高对设备巡视,如果天气情况较为恶劣,或者是用电高峰阶段,要对设备的检查次数进行提升,如果是一些无人值守的变电站,每周要保证对设备进行一次检查,设备要是出现断路器跳闸情况,那么要合理组织维修人员进行检修,尽可能快速完成检修。二是对隔离开关做好维护处理。实际对线路进行巡视的过程中,隔离开关巡视检查工作要引起足够重视,如果存在异常问题,要详细的记录下来,根据实际异常情况判断是否要进行处理。三是提高电流互感器维护,重点检查互感器连接的电度表和电流表,实际检查中,主要查看指示是否正确,同时还要和一次设备以及二次设备连接位置做出仔细检查,保证设备不会出现过热或打火等问题。通过进行合理地检查,能够保证电流互感器的绝缘程度满足实际要求,日常工作中不会出现放电的问题,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奠定相应的保障。
结论
电网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实现安全监督管理需要一种合力。电网安全监督管理作为一项持之以恒、与时俱进的工作,在新时期落实各项措施时,必须把其作为一项经常化、日常化的基础工作来抓,让电力行业所有员工认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最终实现安全生产的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从完善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强化电网企业管理安全意识到落实人员岗位安全考核制,不断加大安全监督力度,利用安全监督管理的各个环节,保证电力稳定运行,提高电网生产的科学管理水平,才能使安全生产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保证人们的生产经营活动顺利开展、国家各行各业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小华.探究新时期做好电力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优化策略[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9,9(12):106-107.
[2]孙军信.电厂化学技术监督管理工作现状及解决办法[J].低碳世界,2019,9(09):16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