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1/1/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2期   作者:余厚利
[导读] 初中教学是学生的基础学习阶段,如何在基础学习阶段使学生的个性特点得到有效的发挥,是初中数学教学阶段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分析分层教学方法的优势,对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进行探究。

余厚利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二中城西学校
【摘要】初中教学是学生的基础学习阶段,如何在基础学习阶段使学生的个性特点得到有效的发挥,是初中数学教学阶段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分析分层教学方法的优势,对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进行探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1-137-01

        在新课改深入实施的背景下,很多创新型教学方法已经在初中教学中得到应用。数学是初中教学中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众所周知,由于受环境等一系列因素影响,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都是不一样的,因此,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异。而分层教学能够针对学生之间这种个体性的差异,将学生合理分层,从而真正促进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一、分层教学方法的优势分析
        (一)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主体是学生。分层教学最核心的理念是既要将学生划分成若干层次,又要将本章节知识划分成若干层次,通过解决问题掌握相应的知识点.对于较为抽象的内容,教师要将其具体化,以此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二)尊重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
        进入初中阶段后,学生学习能力和对于各门学科的兴趣会体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差异。有的学生由于对数学课程兴趣很高,且基础知识十分夯实稳固,在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中十分轻松,学习能力也很强。但是,还有一部分学生基础并不稳固,对于数学课程的学习兴趣也较为缺乏,随着课程教学的不断深入,表现出的学习困难和障碍也越来越明显。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之间的这些个体差异,并且多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带给学生更多学习帮助。这不仅是分层教学的一种良好体现,也会让更多学生在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上慢慢得到提升,这样的背景下才能够帮助更多学生在原有的数学基础上获得进步。
        二、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策略探究
        (一)根据学生的综合水平进行分层
        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学习主动性、对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平时表现、考试成绩等,将全体学生分为A、B、C三个层面。A层面学生,基础知识扎实,思维活跃。B层面学生,基础知识中等,思维水平较好。C层面学生,基础知识薄弱,思维水平一般。这里要注意,分层要使不同水平的学生柔性衔接,使学生从分层开始,拥有信心、充满希望。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通过多种形式的测试与考核,重新调整各层次的学生。这样A层面学生感觉光荣的同时,而又时刻都会清醒的认识到自己可能会落入其他两个层面而继续努力,B层和C层的学生,以上一层学生为榜样,不断提高自己的成绩,使各层面学生互相激励,共同进步。但是,对学生进行分层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思想负担和家长的疑虑。


分层后会对C层面学生及家长的心理造成一定冲击,学生主要表现为自卑,家长则感觉丢面子。可见,在分层教学的试验之前,做好学生及家长的工作显得至关重要,耐心为学生和家长讲解分层讲学的优势以及益处,让学生和家长消除顾虑,同时还需提醒学生及其家长做好一定的思想准备。
        (二)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与最终归宿,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等均联系密切。现阶段,教师要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实施分层教学模式,需依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分层设计和制定差异化的教学目标,以指导实践教学。当前环境下,教师需要依据不同层级学生的差异性,为其分层设计教学目标,以满足不同层级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要,促进其个性化发展。A层级:有目的性地引导学生灵活运用课堂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以培养和拓展其数学思维,提高其综合素质;B层级:适当提高教学目标难度,要求学生在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发散思维,培养和增强其自主探索和创新意识;C层级:要求学生准确理解数学基础知识,掌握教材中的关键知识点。通过教学目标的分层设计,促进不同层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高分层级教学效果。
        (三)对作业进行
        分层作业是实施分层教学和分层指导的重要途径。作业分为两类:课堂和课后。课堂作业班里有统一的标准和统一的规定。它是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规定而设计的。它是中等学生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可以经过努力而完成的。课后作业应分层设计,一是渐进式,是将学习困难的学生的课后练习转换为几个小题,或根据学习困难的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水平给出相应的提示。二巩固练习题,即是根据中等生设计的,一般指教材后的习题或设计题;第三个是优等生的提升题,基于优等生的学习水平和教材内容制定较高标准以及较充足的教学内容。这样,不仅减轻了学习困难学生的数学学习压力,而且还提高了他们寻求真理的积极性。
        (四)对学生评价进行分层
        对学生的评价作为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通过对学生的评价,教师可以得到自身教学工作的反馈,从而更好的完善自身的教学工作,掌握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学生评价分层是分层教学的重要组成内容。无论对于哪个层次的学生,都要以表扬和鼓励为主,避免过度的批评而伤害学生的自信心。根据考试成绩和日常表现对学生学习情况做出阶段性的评价。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要全面的考虑到学生成绩和学习能力的提升,注重学生在原有知识水平上的进步和提高,通过月考的形式检验学生成绩的变化,学生学习能力和兴趣的变化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来检测。对于班级中学习困难,成绩没有提高的学生,教师要重点观察,可以适当的与这部分学生进行个别谈话,且不可以放弃对这部分学生学习兴趣的计划,通过谈心,了解学困生在学习中的学习困难,并给与及时的帮助。
        结语
        总之,分层教学是尊重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特点,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刘芳芳.浅析初一数学的教学方法[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 01):35-36.
[2]钱九云.核心素养下的初中数学计算教学研究[J].求知导刊,2020 51):63-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