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拓展性阅读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1/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2期   作者:周华
[导读] 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同时又是其他科学学科的基础,只有在全面学习语文文化知识之后,才能对其他科学知识进行理性的认识和掌握,这一点非常重要。作为小学语文教育策略之一的拓展性阅读教育日趋成为一项重要的小学语文教育方法。就目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来看,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让学生的能力得到更好地发展。小学语文教学需要重视拓展阅读教学。

周华     乌鲁木齐市第五十六小学
【摘要】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同时又是其他科学学科的基础,只有在全面学习语文文化知识之后,才能对其他科学知识进行理性的认识和掌握,这一点非常重要。作为小学语文教育策略之一的拓展性阅读教育日趋成为一项重要的小学语文教育方法。就目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来看,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让学生的能力得到更好地发展。小学语文教学需要重视拓展阅读教学。
【关键词】五年级学生;拓展性阅读;方法;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1-151-02

        阅读教学在语文教育中是举足轻重的一部分,是语文课程中的重中之重。虽然拓展阅读已经成了老师们指导课堂教学的基本观念,但在具体的教学中拓展性阅读的目标仍不够明确,效果也不够明显。一直以来,我校都很重视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尽管我们尽力实施,但拓展性阅读中的材料选择仍缺少对文本特点、学生学情的客观分析,使拓展性阅读功能未能充分挖掘,影响了阅读教学的实效,我们希望从深度、广度等方面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语文,带着探究思考学习语文,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一、拓展性阅读,让阅读更有意义
        1.拓展性阅读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课外阅读针对性、目的性不强的弊病。进行拓展性阅读,我们就要从教材出发,使课内和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
        2.通过拓展性阅读,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资料的能力,拓展学生的阅读面,为语文实践活动提供广阔的空间,也有利于形成知识体系。
        二、目标明确,在积累中提高阅读能力
        我们的目的是,根据当前语文教育的方向及学生学情,探索出切实可行的、科学的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的方法。
        1.使学生在拓展性阅读过程中,可以广泛收集与阅读文本相关的信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带着思考去阅读,在阅读中提炼有价值的东西。
        2.让学生通过拓展性阅读,对该素材描述的事件所处的大背景或者就某个特定视角形成自己的认识,进而加深、拓宽对课堂阅读素材的理解。
        3.使学生具有较强的搜集、处理、加工信息的能力和阅读能力。
        三、方法得当,提高语文素养
        我们用心搜集整理了语文老师在拓展性阅读教学中的授课方法,老师们不断摸索,不断总结,一套适合五年级学生拓展性阅读教学的方法已经初步形成:
        1.课前拓展,打好基础
        对于教材中的课文,要找准拓展点,新课之前让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并把所搜集到的资料记录到预习作业中。课上,让学生交流所搜集的有关资料,为更好地进行课内阅读打下基础。如:我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时,课前让学生搜集在灾难中父母与孩子之间发生的感人事迹,学生通过网络和电视专题报道搜集了很多资料,不但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为学生更好地学习课文储备了能量。
        2.课中拓展,加深理解
        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会遇到疑难,教师如果适时地利用拓展性阅读材料,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走进文本,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课中拓展的切入点有很多,根据不同的课型、文章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找寻适合拓展的点,是一节课的亮点所在。我提炼出的方法有:
        (1)揭题拓展,激发兴趣,积累知识。
        根据文章的阅读拓展需要,在揭题时给学生提供参考信息,增加知识积累,激发学生阅读和学习的兴趣,播下课外阅读的种子,有一举多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圆明园的毁灭》等一类课文,在回顾历史的过程中,通过一组当时的图片和新闻报道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与认识,以便在学文时读到相关的课文内容,学生能确切地感受到帝国主义列强当时的罪恶行径。
        (2)作者拓展,激活想象,促进顿悟
        孟子对读懂一篇文章提出了“知人论世”的解读方法。在教学《祖父的园子》接近尾声时,学生感受到了作者萧红在园子里的快乐自由。我向学生介绍了作者萧红,推荐了《呼兰河传》,希望他们能够通过了解萧红短暂的一生,理解她对童年时代的怀念。
        (3)文本拓展,激活思维,提升素养
        学生阅读课文过程中,总是以自己的知识贮存、生活经验、认知能力来感悟和丰富课文的内涵。教师在感悟时渗透课外内容,扩大阅读量,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的内容,还在课堂教学环节上播放出精彩的小插曲,更有利于培养学生阅读感悟的能力。讲授课文《草船借箭》时,我推荐、引导学生阅读《三国演义》,通过整本书的阅读,对于理解文中人物丰满的个性特征就一点也不难了。
        3.课后拓展,增加积累
        一篇课文学完后,当学生意犹未尽,教师都要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向他们推荐相关的课外读物,使阅读向课外、课后延伸。如:在学完辛弃疾的诗《清平乐•村居》之后,让学生课后搜集描写农村生活的古诗,这样,不但开发了课程资源,促进了课内外学习和运用的结合,而且对于学生积累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大有裨益。
        4.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为了让学生的阅读由课内延伸至课外,增加阅读量,更深入地学习运用老师在课堂上教授的方法,五年级三个班的学生每周进行一次拓展性阅读,并通过填写“读书心得报告”来记录自己的知识积累。报告的内容有:摘抄好词佳句,最感兴趣的内容,可以是一个情节,一个人物,也可以是一个场景,还有读后的心得体会,画一画书中美丽的插图等。极大地提高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5.问卷调查
        为了进一步了解教师教学的情况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我们先后对教师、学生进行了相关的调查统计。调查人数:教师3人,学生156人。


                      
        初期的调查结果为:
        问题 A B C
        学习课文时你会自己主动提出问题吗? 会
        27﹪ 有时会
        73﹪ 不会
        语文学习中遇到困难,你最喜欢的解决方式是 独立思考
        65﹪ 听别人讲解
        15﹪ 查找资料
        20﹪
        老师布置的课外拓展阅读内容你会积极主动地去读吗? 会
        56﹪ 有时会
        44﹪ 不会
        你们班有没有经常开展读书交流活动。 有
        32﹪ 有时有
        68﹪ 几乎没有
        中期的调查结果为:
        问题 A B C
        学习课文时你会自己主动提出问题吗? 会
        69﹪ 有时会
        31﹪ 不会
        语文学习中遇到困难,你最喜欢的解决方式是 独立思考
        23﹪ 听别人讲解
        2﹪ 查找资料
        75﹪
        老师布置的课外拓展阅读内容你会积极主动地去读吗? 会
        96﹪ 有时会
        4﹪ 不会
        你们班有没有经常开展读书交流活动。 有
        92﹪ 有时有
        8﹪ 几乎没有
        从调查数据来看,活动开展初期和中期有明显的变化。学习课文时你会自己主动提出问题吗?这一问题初期有27﹪的学生回答“会”,而中期有69﹪的学生回答“会”;语文学习中遇到困难,你最喜欢的解决方式是?这一问题初期有20﹪的学生回答“查找资料”,而中期有75﹪的学生回答“查找资料”;老师布置的课外拓展阅读内容你会积极主动地去读吗?这一问题初期有56﹪的学生回答“会”,而中期有96﹪的学生回答“会”;你们班有没有经常开展读书交流活动?这一问题初期有32﹪的学生回答“会”,而中期有92﹪的学生回答“会”。从这些数据的对比中不难看出,我们在培养学生课内外拓展性阅读的兴趣和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均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四、初见成效,让语文学习能力得到长足发展
        1.促进了学生学习观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我们通过多种途径方法进行拓展阅读,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不断地建立主体性、自主性、批判性和个性化学习习惯,并在对被动接受和封闭单一的学习方式的批判中,不断形成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根本上实现了学生学习观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2.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语文拓展性阅读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与传统教科书相比,拓展性阅读内容是丰富的、大量的、具有开放性的,它以其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和学生能够亲自参与等特点,给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我们引导学生把语文学习的成果运用于生活,课堂与生活的沟通,让学生从生活走入课堂,再从课堂走入生活,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五、研究后的思考
        在研究过程中,拓展性阅读呈现出非常多的优点,也正在被我们语文教师所实践着。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本人比较缺乏从事教育科研方面的知识,一定程度上给研究带来了困难。我深知,在研究的过程中,要使拓展性阅读更有效,教师首先要丰富自己的文化积累,加强自身的文化底蕴,在鼓励学生多读书的同时,也要督促自己多开卷,勤思考,用行动去影响学生,与学生共同进步。虽然我们尝试了如何进行最有效的拓展性阅读,但这些仅限于在语文学科适用,如何将我们的研究向学科拓展,例如将音乐、绘画引进课堂,让语文和数学、社会、科学等学科融合起来,进行适度地整合,实现跨学科拓展,是我的一点思考,也是当前的困惑。一次研究,就是一次成长,有了一点一滴经验的积累,在扎实自己专业能力的基础上,大胆尝试课题研究,让自己的业务能力越来越强,研究之路越来越宽。
参考文献
[1]薛淑岚.《浅谈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策略》[J].祖国:建设版,2013,7(4):190-191
[2]黄秋玲.《谈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策略》[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5(10):109-110
[3]刘乙萱:《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的策略分析》[J].才智,2015,11: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