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教学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1/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2期   作者:张雪莉
[导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系统发展逐渐完善,不仅仅是知识教育被列为国家教育重点,艺术教育也是教育中的重要部分。美术教育作为当前的教育学科,已被国家列入重点培养学科。关于在美术教学方法的研究我国教育部已进行大力推进,当前在美术教学领域出现了不同的教学问题,学生上课积极性不强,学生动手能力差,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上课效率低,甚至不能将当堂授课的知识完全吸收并学以致用。其中问题出现的原因是没有正确激发起学生

张雪莉    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大辛店中学  2656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系统发展逐渐完善,不仅仅是知识教育被列为国家教育重点,艺术教育也是教育中的重要部分。美术教育作为当前的教育学科,已被国家列入重点培养学科。关于在美术教学方法的研究我国教育部已进行大力推进,当前在美术教学领域出现了不同的教学问题,学生上课积极性不强,学生动手能力差,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上课效率低,甚至不能将当堂授课的知识完全吸收并学以致用。其中问题出现的原因是没有正确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最强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能够持之以恒的进行长时间的学习知识只有强大的学习兴趣才能实现,没有兴趣的支持,学生极易对所学习的事物产生厌倦。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上,兴趣教学法正作为主要教学方法而广泛应用,关于兴趣教学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研究是一个漫长的研究过程,需要在教学过程不断进行研究实践。本文就兴趣教学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研究展开论述。
【关键词】兴趣教学初中美术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1-144-01

        引言
        初中美术作为初中教育的一门基础学科,不仅仅要教会学生基本的美术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基本美术技能。美术教育不仅仅是表面的色彩教学,也不仅仅是讲授一部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美术是一门艺术,艺术来源于生活,而艺术作品就是作者想表达的自己的内心。艺术作品多是时代的缩影,例如众所周知的作品,著名艺术家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抽象派画作的代表性作品,画面上图形复杂穿插,人,动物,物品,表现了面对侵略战争时人们的生活,而体现战争所带给人们的惶恐,表现了作者对战争的厌恶,也表现了那个年代的真实现象。美术作品并不是一幅幅简单的画作,而是有力量的,代表着作者对于时代的看法,也代表创作者本人的精神。
        一、树立正确学习观念
        对于初中美术学科的教学,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当下的美术学习并不仅是现代教育的需要,而是培养自己高尚审美情趣的主要方式。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美术教育不仅教会初中生会自己创作美术作品,同时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通过认识了解一幅幅美术作品,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以及所表达的情感,来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及审美情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前存在学生对于美术学习厌倦无感,据数据显示,百分之三十的学生认为美术教育并没有作用而存在于初中教育之中,大多数学生的观点认为美术学科并不是占学生成绩科目之一,就对美术学科保持一个轻视的态度。


这部分的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美术教育的重要性,而是把它片面化了,因此,为了解决此类问题的出现,教师要在美术课上对学生进行引导,发挥自己专业所长,让学生感受到美术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端正态度,认真对待每一节美术课。
        二、提高学生艺术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审美能力及审美情趣的提高是美术教育的目标之一,审美能力提高会帮助学生更能感受一幅作品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感情。初中美术教学课本上列举了大量的美术作品,美术教科书上所列举的美术作品地域不限,风格众多,有我国古代极具代表性的山水画,有西方代表性的油画等等。例如著名画家梵高的《向日葵》这是一幅色彩鲜明的画作,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提高之后,对作品的赏析能力也随之提升。相较与之前更能感[2]受到创作者所想表达的情感。从而更能感受到艺术的魅力,从而热爱上美术。梵高的这幅《向日葵》表现了他本人的精神世界即那顽强的生命力,画作里的向日葵色彩鲜明,使观看者感受到了那顽强炙热的精神,从而影响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学生的精神审美境界。例如在初中美术教材美术门类中--书法的艺术魅力,这一课中列举了我国古代书法的渊源,从汉字创立之初到之后书法的传承与发展,针对不同年代不同书家不同字体,都有相应的介绍与之对应。在这一课的讲解中,首先教师让学生观看教科书上的书法作品图片,提问学生关于任何一幅作品的看法,为学生讲解我国古代汉字及书法的起源和发展历史,在讲解中将民族自豪,爱国主义等德育情感渗透到美育中,在教材中挖掘德育知识。不同的作品所包含的德育知识有所不同。上述一课所蕴含的德育知识通过教师的讲解提升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民族自豪感,深刻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又例如在初中教材戏曲脸谱美术这一课中,美术教科书上所列举了中国戏曲脸谱美术的样式和风格,以及不同戏曲所表现的人物。众所周知的人物角色,例如白颜色的曹操,代表着狡诈,又如红颜色的关羽代表着赤焰忠心。美术的魅力意在于此。极具装饰性,概括性和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一种由外到内精神层面的内心赏析。当学生能够将所欣赏的美术作品完全理解,渗透,证明学生在美术鉴赏能力方面有了提升,让学生与作品减少距离正是兴趣教学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三、结束语
        关于兴趣教学法在初中美术教学的运用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研究过程,虽然过程充满了困难,但始终在前进,就像国家发展一样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美术教育也是如此,当前国家所开设的任何教育学科,其形式和内容都在随时代与之更新,为时代提供全新型德智体美劳全面型人才。一个学生的教育应是全方位的教育,而不仅仅限于智慧一方面的提升,美育水平的提高也是教育目标中的重要内容。相信在未来,通过学生,教师,以及美术爱好者及广大的美术艺术家通过大量的研究实践会探索出高效的初中美术教育方式,提高美术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建荣.兴趣教学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
[2]葛晓婷.兴趣教学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012(026):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