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班主任留守儿童管理中存在的困难和对策研究 左自强

发表时间:2021/1/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2期   作者:左自强
[导读] 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持续发展,已经越来越多的农民加入到城市建设中来,这就导致了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时有发生,且愈演愈烈,小学阶段教育中,起教学主导作用的就是班主任教师了,那么,班主任怎样增强关于留守儿童的管理和教育问题呢,这个已经成为全社会和教育领域相关工作者,需要极度关注的焦点问题。文中对于农村留守儿童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及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留守儿童方面的工作提出了建议。

左自强    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张塝镇塔林小学  湖北  黄冈  435332
【摘要】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持续发展,已经越来越多的农民加入到城市建设中来,这就导致了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时有发生,且愈演愈烈,小学阶段教育中,起教学主导作用的就是班主任教师了,那么,班主任怎样增强关于留守儿童的管理和教育问题呢,这个已经成为全社会和教育领域相关工作者,需要极度关注的焦点问题。文中对于农村留守儿童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及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留守儿童方面的工作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留守儿童;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1-143-01

        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城市,并为城市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也逐步成为了需要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国内山区中的居民因为处在比较偏僻的区域,从社会资源或自然生成的条件来讲,相对都比较匮乏,受教育的程度也比起其他发达地区偏低。这就需要农村小学阶段的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教师,必须拥有较高专业化的教师职业素养及执业资格,惟有专业的管理水平和教学能力才能更加好的改善山区农村小学的教育现状。
        一、农村小学班主任管理留守学生时出现的问题
        在农村小学教育中,班主任教师如果想要做好农村留守孩子的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就得多注意孩子的言谈举止,通过深入的观察及贴近他们的生活,适时寻找孩子们在生活和学习中出现的问题。经过细致观察及深入研究,发现留守小学生一般会出现以下问题:
        (一)认真学习意识差
        留守孩子们大部分都跟老年人共同生活,老人通常只关注孩子们是不是吃饱了、穿暖了,对于孩子们学习成绩方面的管理相对薄弱,所以就造成了许多留守的孩子对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上课时不注意听老师讲课,对于教师所留的课后作业也不能及时有效完成等问题。小学的教育环节是培养孩子们养成优质学习习惯意识的主要阶段,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止能考出让大家都满意的成绩,还能带动学生对于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许多留守的孩子们都不具有优良的学习意识和习惯,有的孩子还出现了讨厌上学的情绪,甚至有的孩子直接不上学,跟随家长外出务工[1]。
        (二)心理承压能力差
        在小学生们的成长历程中,家庭教育方面在其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留守的儿童,家长(父母)通常都是长时间不在孩子们的身边,造成了这些孩子们普遍缺少基本的家庭教育理念,所以在心理承压能力方面一般都较差。有许多孩子都多多少少的会出现缺乏自信心、性格害羞内向、没有安全感等逆反心理或者自卑心理的问题。若是任由这些问题继续发展下去的话,一定会对这些孩子将来的成长造成负面的影响,在留守小学生们今后的生活和学习里,一旦遭受挫折就极容易失去自信心,因此针对这个问题,对于孩子们心理素养方面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三)留守孩子安全防范意识弱
        近年来,许多关于留守儿童安全事件的发生给全社会,及留守儿童所在学校起了警示,因为留守的孩子们普遍缺乏父母对于安全防范意识管理方面的教育,而留守儿童所在的学校在关于安全教育方面有着很大的局限性,从而造成许多留守的孩子对于安全防范方面的意识薄弱。因为这些孩子缺少安全方面的意识,而关于安全方面的隐患却时时存在,造成了留守孩子安全事件时有发生。


这些安全事件的发生不止伤害了孩子们的身体,也对孩子们的心理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基于此,学校应该在留守孩子的安全意识方面增强培养,加大安全防范意识培养的力度,切实做好留守儿童安全防范教育方面的工作[2]。
        二、留守儿童管理策略
        (一)定时家访设立留守儿童记录
        班主任教师通过和留守孩子的监护者互动交流谈话,了解小学生实际生活和思想心理动态,结合家访掌握的孩子实际状况,给孩子建立一个专项的记录,包括留守儿童的住址、监护者的联系方式等信息。凭借这项记录,班主任教师能够更加高效的展开对于学生教育管理方面的工作,和孩子的实际学习状况相互融合,制定合理化的管理教育手法,与此同时,把小学生生活和学生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记录,教师可以依据这方面的记录,来了解孩子们的思想秉性,对孩子们进行有序的、合理化的有效教育管理。
        例如:留守儿童夏明,父母长期在外地赚钱工作,农村的家中只有姥姥和弟弟,姥姥因为年老体衰,根本没有能力更好的照顾他和弟弟。夏明有好几天不来学校上课学习,而且就是来了在课堂上也是趴着睡觉,班主任在察觉他的反常状况以后,及时去了夏明的家里进行家访,发现他是因为姥姥缺少对他的关心,认识了社会中一些不良少年,偷偷吸烟。班主任在了解了这个情况后,通过对他的关爱及交流,让夏明感觉到了老师和家人对他的爱。让他不好的心理问题获得了及时的解决,并回归课堂认真学习及有序的生活。
        (二)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
        在农村留守的孩子们年纪一般都很小,加上和父母长期分离,见不到面,这类儿童在心理上,安全感普遍欠缺,长久下来,就极易有冷漠、孤高的情绪出现,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交流中就很容易有自卑或者不自信的情绪出现。这时候孩子的心理是非常脆弱的,伴随这种心理,往往会在日常生活或者学习中出现怪异的举止或者反常的行为,这时候就需要小学班主任教师适时的给予孩子理解和关心,对于孩子此刻的心理及行为付出耐心进行询问,并且和实际状况相互融合,对孩子进行健康正能量的心理缓解和疏导,对于留守孩子的负面心理情绪变化,做到缓解及时、发现及时[3]。
        (三)创设优质成长环境正确树立典范
        在校园生活中,班级是孩子们日常学习生活的主要载体,班主任教师在其中充当了为整个班级引路的角色,一个班级的思想品德风尚是否优良,将直接决定着学生们的健康成长是否平顺。小学阶段的学生因为年纪小,正处在生长发育敏感环节,对于周围事物缺少准确的判别能力,因此班主任教师需要借助正面人物的榜样力量,保障留守的孩子们,能够在远离父母的情况下健康成长。这就需要班主任教师要加入班级学生们之中,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把控班级风貌走向,给留守的孩子创设出一个满是正面能量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关于农村留守孩子方面的教育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全社会极度重视和关注的焦点,也是农村小学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此其中,农村小学班主任在留守小学生们的心理健康成长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因此就需要班主任必须要做好对于留守小学生的管理工作和教育工作,用爱心去感化孩子,用实际的语言行为让孩子们感受到班主任教师对他们的关心及爱护,以此推进留守儿童们能够健康的、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崇永明,王继发,金光瑞.农村小学班主任关爱留守儿童过程中的新情况及对策[J].新课程,2020(43):219.
[2]汪建祎.农村小学班主任留守儿童管理中存在的困难和对策[J].学周刊,2020(08):169-170.
[3]李晓瑞.浅谈农村小学班主任如何做好留守儿童教育[J].考试周刊, 2020(16):155-1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