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传统文化浸润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发表时间:2021/1/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2期   作者:李艳
[导读] 随着当今时代的飞速发展和新课改教学政策的不断落实推进,我国的小学语文教育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在课堂教学中的融入和教育,以及培养小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理解传统文化和传承传统文化的能力。进而促进小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和道德水平的综合提升。本文将阐述,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有哪些教学作用和教学意义。并为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与融入,提出几点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

李艳   乌鲁木齐市第56小学
【摘要】随着当今时代的飞速发展和新课改教学政策的不断落实推进,我国的小学语文教育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在课堂教学中的融入和教育,以及培养小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理解传统文化和传承传统文化的能力。进而促进小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和道德水平的综合提升。本文将阐述,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有哪些教学作用和教学意义。并为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与融入,提出几点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1-172-01

        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智慧结晶,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也是我国社会发展与建设中的重要因素。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以思想和观念为中心,还有文化、艺术、宗教、地域特色等等许多内容。小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花朵,我国社会未来的建设者,国家未来的领导者。更需要学习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中的宝贵思想和种种艺术形态,才能保障我国的未来的长久发展与建设,更能够促进小学生自身文化素养与道德水平的综合提升。
        1.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教学意义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新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是小学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课程,教学内容中也包含着古诗、文言文、词曲等传统文化中的代表性内容,更应当承担起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责任。培养小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理解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的能力,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促进小学生文化素养与道德水平的提升,是新时代下小学语文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而且,传统文化中不单单是儒家思想和古文、古诗这样的内容,更有书法、水墨画、手工艺、戏曲等等。小学生接触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更不仅仅只是为了使传统文化能够得到传承这样简单。小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可以开拓眼界,丰富自己的知识与见识,学习除了文化知识以外更多的实践性技能,让自己的综合素养与能力都得到有效提升,受到传统文化中优秀思想与观念的熏陶,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与道德素养,拥有独立的思维模式。这对促进小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推动小学生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等许多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让小学生学习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十分重要。
        2.小学语文融入传统文化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语文课堂中传统文化的融入与传统文化教学的开展,由于受到了小学语文教学理念、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师教学方式等多方面的限制,在教学过程中存在许多影响教学效率的问题,急需小学语文教师进行认真思考并解决。
        第一,小学语文课程由于受到了传统教育理念和应试教育的大环境影响,在教学中相较于传统文化,更偏向于学生课本知识的学习和考试成绩的提升。小学语文教师一时之间难以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对传统文化在课堂教学中的融入,更是缺乏正确的教学认识和足够的教学经验。再加上小学生年龄跨度大,该如何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来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和教学,如何保证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學习效率等等,都是影响小学语文课堂中传统文化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的主要问题。



        第二,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融入,陷入了“死记硬背”的怪圈。在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过分注重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背诵与记忆,却忽略了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理解和运用的重要性。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融入更是如此,学生一股脑的背一些“三字经”“千字文”,却怎么也不知道这些文字代表这什么意思?自己背这些东西要做什么?严重降低了传统文化的教学有效率,也使得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越来越低。
        第三,课堂是小学语文课程的主要教学场所,小学语文课堂一般一堂课只有四十分钟的时间。小学语文教师不但要在这四十分钟内讲完教学大纲中要求的教学内容,还要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素材,使得课堂教学十分紧张。可是如果教师想要让学生用课余时间来进行一些传统文化的学习活动,又很难保证学生的自主学习效率。除此之外,该如何引导小学生将传统文化的学习灵活运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去,也是目前小学语文课堂传统文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教学策略
        3.1结合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传统文化学习兴趣。
        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结合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激发小学生的传统文化学习兴趣,从而促进传统文化的在课堂教学中的融入。
        3.2丰富教学手法,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教学氛围。
        除了要激发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小学语文教师还要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学习优秀的教学经验,在丰富自身教学手法的基础上,通过多样化的教学途径和教学手法,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传统文化学习氛围。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沉浸在传统文化的学习中,培养小学生学习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的能力。
        3.3拓展教学范围,促进传统文化教学效率的提升。
        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时间和教学空间毕竟有限,教师要在保证语文课程教学内容的前提下融入传统文化的教学十分不易。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适当的拓展教学范围,充分利用小学生的课余时间,在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下,促进小学生与传统文化的学习接触和小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3.4开展校园活动,提供给学生展示的舞台和机会。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在融入传统文化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小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兴趣的长时间保持。避免小学生三分钟热度,学不了多久就丢到一旁去现象的产生。针对这个问题,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校园中组织一些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并给予学生进行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舞台,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既是顺应新课改教学要求的必然选择,也是促进新时代小学生学习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的最佳机会。
参考文献
[1]李楠.让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绽放光彩[J].学周刊,2019(18).
[2]高伟.如何让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绽放光彩[J].新课程(上),2019(01).
[3]刘雪来,程佳.让优秀传统文化在语文课堂中绽放光彩[J].教育,2018(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