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单元模块教学的实践思考

发表时间:2021/1/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2期   作者:熊方成
[导读] 在现代化素质教育理念渗透与实施的今天,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已经成为教育改革与创新的重要学科之一,通过转变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尊重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主体性地位,从而化解学生数学学习困难,让学生能够在自身理解范围之内开展主动性学习,以此提升学生学习成绩,帮助学生树立争取的学习目标。本文主要分析与研究,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中如何渗透模块教学方法,以此将模块化知识点纳入到数学体系之中,让学生能够将零碎化知识进

熊方成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鲍峡镇花园完全小学  442517
【摘要】在现代化素质教育理念渗透与实施的今天,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已经成为教育改革与创新的重要学科之一,通过转变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尊重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主体性地位,从而化解学生数学学习困难,让学生能够在自身理解范围之内开展主动性学习,以此提升学生学习成绩,帮助学生树立争取的学习目标。本文主要分析与研究,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中如何渗透模块教学方法,以此将模块化知识点纳入到数学体系之中,让学生能够将零碎化知识进行整合,从而强化学生数学理解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单元模块式;实践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1-162-01

        模块教学模式主要是将数学教材中各个单元的重难点内容进行一个相关互联,以此形成系统性教学,让学生能够在阶段性学习中更好地挖掘知识点的内在规律和内在联系,以此突出学生思维重要性,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思维,把控数学各个单元之间的重难点内容,提升学习有效性。
        一、单元模块式教学的价值
        1.模块教学关注全局性
        传统应试教育理念之下,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主要以应试方法为主,使得教师思维在课堂中占据主导地位,要求学生需要完成教师所安排的相关教学任务,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中的理解能力与兴趣爱好。并且,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小学数学教师并不会将各个单元知识点内容进行串联,往往会将知识点进行独立讲解,忽视了数学知识体系的整体性与系统性,难以形成一条完整的知识链,使得学生缺乏一定系统性学习意识,导致在面对数学问题之时,无法运用已学知识进行化解,使得知识内容严重脱离实际需求。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融入模块教学内容,能够很大程度上为学生带来一个系统性与整体性的知识点教学,让学生站在全局思维上进行数学学习,以此在递增性的知识网络教学之中,一点点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把握和梳理,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有效性。
        2.模块教学具有计划性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设计模块教学内容,能够有效强调数学内容的价值和意义,以此设计与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来满足学生学习目标和学习需求。第一,小学数学教师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分析与把握,将首先明确各个单元知识点内容的所占比重,以此来选择和设计符合教学需求的单元模块教学内容;第二,小学数学教师能够借助单元模块教学方法,来完善与达到数学教学的目标和任务;第三,小学数学教师可根据学生具体学习情况,完善教学计划,增强模块教学的内在教育价值。



        二、小学数学单元模块教学的实践
        1准确把握整体规律
        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与设计模块教学内容之时,能够通过模块方式将数学知识点的内在属性展现出来,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引导教师形成良好的教学思路,以此帮助学生能够在课前预习之时,将知识点内容进行简单梳理,从而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把握知识特点,以此形成良好的数学知识体系。
        比如:在小学数学课堂讲解“加法”这个单元时,在引导学生计算6+5=?这道题目时,教师就要对这则运算的结果属于那个数额范围,进而为学生的自主检测提供便捷。这道计算题,属于20以内的加大计算,且要“满十进一”,教师在指导学生书写计算过程时,应着重强调学生注意进位,在把握其规律后,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6+6=?、8+4=?等20以内的运算,从而让学生在计算中总结出其中的规律。
        2把握与了解学生,制定合理教学计划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设计与实施单元模块教学活动,是离不开学生的支持与参与的,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首先合理化分析与掌握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等因素,来合理化设计单元模块教学活动,使得学生自身学习兴趣爱好特点与学习能力能够符合教学活动需求。当然,小学数学教师也应该懂得加强与学生之间的联系与沟通,随时随地把控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和学习效果,通过模块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思维和学习习惯,在遇到任何数学问题之时,都能够运用自身知识体系进行化解,增强学生学习有效性。
        3.建立完善教学评估体系
        教学评估体系的建立能够有效地对教学情况和教学成果进行检验,对教学成果进行评估时,不能仅仅依靠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来判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教师的教学水平,而是应该加强对每一个单元模块教学结束后的评价和总结,做好阶段性的评估工作。有效的评估体系能够直观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及时进行调整,确保单元模块式教学能够更加顺利地进行。
        总之,小学数学单元模块教学模式的引入与实施,能够极大化缓解传统教学方法对数学学科产生的影响,也能够有效激发学生自身数学知识体系的构建,使得学生能够在高效课堂氛围之中强化对数学知识内容的理解,以此增强数学核心素养水平,并且能够在实际解决数学问题中更好地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以此化解数学问题,强化学生数学思维。
参考文献
[1]祝素敏.小学数学单元模块式教学的实践与研究[J].求知导刊,2015 (12):52.
[2]陈大春.关于小学数学单元模块式教学的实践探索[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5):1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