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信息技术架起家校教育“连心桥”,促学生全面发展

发表时间:2021/1/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2期   作者:李玉霞
[导读] 培养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校和家庭都负有重大责任,应该紧密配合,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青少年教育全过程。作为班主任,我们可以巧借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东风,架起家校教育“连心桥”,建立新型的家校合作方式,端正家长的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式,引导家长与学校形成合力,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主线,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协同

李玉霞    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美华小学
【摘要】培养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校和家庭都负有重大责任,应该紧密配合,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青少年教育全过程。作为班主任,我们可以巧借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东风,架起家校教育“连心桥”,建立新型的家校合作方式,端正家长的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式,引导家长与学校形成合力,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主线,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协同互补、互相促进,最终培养出具有健康的人格、美好的心灵、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一代。
【关键词】立德树人;信息技术;家校合力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1-196-02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教育面临着复杂环境的挑战。要培养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校和家庭都负有重大责任,应该紧密配合,积极应对这种挑战,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青少年教育全过程。但很多家长都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不是家长的事。特别是城市流动儿童多的学校和班级,家庭教育更缺乏,孩子们普遍存在自卑、缺乏学习动机等心理特点。作为班主任,该如何巧借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东风,架起家校教育“连心桥”,让家长更多地参与学校生活,与老师合力立德树人呢?
        一、更新观念,共树榜样齐心育人
        立德树人是当前教育现实的需要。但单靠学校的教育力量已经不能承担青少年教育的重任,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尤其是家庭的全力合作,才能更好地促进青少年的发展。可很多家长的教育观念落后,特别是流动儿童的家长,主要表现在:教育观念陈旧,重智育轻德育、体育和美育,重考试分数轻能力培养,片面追求升学率;教育方式单一,学生家庭结构堪忧等。因此,作为班主任,需要全面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家庭情况,端正家长的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式,引导家长与学校形成合力,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主线,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
        “教育就像根扁担,一头是老师,一头是家长。”教育要平衡,家校必须形成合力,家访是学校和家长联系最基本、最直接、最有效的重要途径之一。每接一个新班级,我们首先要通过家访,先切实有效地了解学生和家长。家访时再多个心,针对个别特殊学生的家访时,除了与家长交流,要利用手机留下孩子在家的一些图片和视频记录;然后把家访收集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罗列出留守儿童、单亲(离异)、困难家庭学生、外来子弟等,特别是每个学生的家长和监护人的信息,细化到他们的学历、教育观念等。最后,对班里学生进行归类建档,制订相关的管理和沟通制度,先把自己的教育理念通过纸质印发给家长,收回反馈,初步与家长达成共识,争取家长教育资源,完成各种隐性的家庭资源整合。
        有人说,“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复印件出错,问题在原件!”虽然这句话有点夸张了,但父母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真的不容小觑!家长良好的心理素质、文化素质、行为规范能潜移默化地影响、教育着孩子。因此,必须注重言传身教、以身作则,让孩子佩服自己,这是做好家庭教育的前提。学校教育也一样,孩子们同样把自己的老师作为学习的榜样,并在老师的一颦一笑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在老师举手投足时得到鼓励。对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召开家长会的时机,在家长会上运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把平时认真收集的学生学习生活图片和视频记录向家长展示汇报,方便家长在有限时间直接了解孩子的在校学习生活情况,并播放视频《做一回孩子心目中的好家长》,引发家长的反思和共鸣,主动与老师一起努力,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做出表率,像培育树苗一样培育子女,跟老师齐心引领孩子们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
        二、寻找途径,同领孩子全面发展
        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家庭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教育部独立发布《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要达成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得充分发挥家长和教师各自的优势,彼此间建立一种伙伴关系,各自取长补短,进行有效的合作。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每个人的手机随时随地都可以上网,我们可以巧妙利用这样的平台,寻找可操作的途径,实现家校双方跨越时空的无缝联系,同领孩子们全面发展。
        1、添加QQ或微信,把握好教育时机
        老师与家长要实现有效沟通应该讲究方法和技巧,采取的办法不同,收到的效果也不一样。特别是当我们的学生出现了思想波动或者我们想把学生在校取得的一些学习成果展示给他们的家人一起分享等这些教育转折点上,家长若能“第一时间”给予孩子鼓励和督促,便能把握好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机。而现代的信息技术就可以进行有效地补充和帮助我们进行沟通、协调,形成合力,这样既节省时间和精力又能够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每接一个班级,我们都会先让家长填好联系卡,并添加QQ或微信,这样就可以实现随时随地进行沟通联系。作为班主任,不管是用哪种方式与家长沟通,都要遵循一个基本前提,就是尊重家长,善于换位思考。班主任与家长打交道、处理某个问题之前,要多问问自己:假如学生是我的孩子,是不是喜欢老师这样做?从家长的需要出发,提出积极的建议,站在家长的立场上来思考问题、选择教育方法,有利于取得家长的认同,争取家长的合作。
        如我班里新转学过来的小马,他以自我中心,行为刻板,情绪波动大,对老师和家长的指令置若罔闻,同学们都害怕他,躲着他。家长跟我多次面谈时,都没有直接说明孩子的具体情况。于是,我添加了他家长的微信,期盼家长能主动把孩子的实际情况私发给我,但一直没有收到其发来的信息。


面对这种情形,我先站在家长的角度上去思考,能真切感受到家长的付出与无奈,对此,我反复考虑,决定先在班里来个“全班总动员”,和全班同学利用角色扮演教他如何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场合表现适当的行为。班里的同学表现得特别好,觉得能帮助同学是件很光荣的事。我把同学们帮助小马的点点滴滴拍照记录下来,并把照片及时发给小马的家长,家长对老师和同学们作出的努力非常感动和认可,他通过微信发了一封长达1000多字的信给我,里面包含了对老师和同学们的感谢,更让我欣慰的是家长把小马的情况真实、具体地告诉了我,信中还特别提到:每次收到我发给他的照片,他都抓住时机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地训练和纠正,不到两个月,小马就基本上能与同学们和睦相处了,家长感到很高兴。这样,家校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就水到渠成了,孩子们也在帮助同学的过程中拥有了“大德”,获得了“大爱”。
        俗话说得好,“不到火候不揭锅!”作为一线教育者的我们,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只要掌握“火候”,及时捕捉并利用好教育时机,就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建立QQ群或微信群,集体与个体相结合
        集体教育和个体教育相结合的德育原则是教育家马卡连柯的成功教育经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班主任要带好学生身后家长组成的这个“班”,可以建立班级QQ群、班级微信群,实现集体和个体相结合,及时沟通,相互交流,及时安排工作,提高合作教育效率。
        集体沟通,我们应多采用积极的态度,对孩子的努力和成绩给予表扬,而不是批评孩子不努力。例如,我们要想没背书的孩子补背,可以在家长群里这样发通知:各位家长好,今天要求背诵《xxx》。目前,侯同学、王同学、张同学、李同学……已经成功背诵下来,特此表扬!语文重在积累,尚未完成背诵的同学还请各位家长重视并加强督促。谢谢!这种方式既可以鼓励那些努力的学生继续努力,又可以敦促家长默默督促那些不够努力的学生抓紧背诵,达到了“虽无批评,胜似批评”的效果。
        另外,现代信息技术集音、形、色、文于一体,班主任可以在家长群内推荐和指导家长阅读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李镇西的《做最好的家长》,杨阮的《好父母胜过好老师》,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等等家庭教育的书籍或文章,学习如何更有效地进行家庭教育。也可以组织家长们在阅读后谈谈收获,说说自己的育儿经,家长之间的交流更是易于互相接受。有时还可以向家长们推荐如何培养孩子全面发展相关的视频、图片和自己订阅的一些公众号等。“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和家长亦如此。班主任通过信息技术负责知识传授、理念引领,家长之间、师长之间共同解决教育孩子的实际问题,班主任工作在多种资源的帮助下会越来越高效。现代信息技术独特的生动性、直观性、趣味性、实践性也能促孩子们德智体美劳得到全方位的发展。
        3、利用校讯通、家校帮等平台,拓宽交流渠道
        “校讯通”“家校帮”“电子邮件”“班级博客”等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家庭与学校快捷、实时沟通的教育网络平台,是一套套可以有效解决老师和家长之间沟通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于一体的信息交流系统。
        作为班主任,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全新的交流方式,与家长互联互通,加强对孩子们进行体美劳的教育,帮助他们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提高他们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引导他们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在家中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在学校做好班级的保洁工作,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如我班的小陈同学,她胆小自卑,总是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座位上,基本上不与大家交流。在一次音乐课上,我发现她竟然开口唱歌了。于是,我推选她与同学们代表班集体在国旗下进行小组唱表演。结果,小陈第一次登台表演得很好,受到了大家的好评。从那以后,她变得开朗、自信多了,还悄悄跟我说她要学唱歌。我把孩子的想法告诉家长,才知道原来小陈的家长一直都只重视孩子的成绩,每天让孩子除了学习还是学习。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先跟家长讲了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性,然后通过网络查找的音乐相关资料通过微信推送给家长,要求家长尽自己所能引导孩子自学巩固,家长发现孩子对音乐很有天赋,在音乐的熏陶下获得了成长,也开始支持孩子了。平时我也会抽空给她“开小灶”,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小陈完全变了,敢于大胆、主动地参与学校或班级组织的活动了,还鼓励同学们要像她一样努力发展自己的特长呢。
        可见,及时的发现,孩子们的闪光点不会错过;家校的配合,孩子们全面发展的机会会更多。合理开发“新能源”,巧妙运用多种形式、多个渠道,能让家校交流与合作高效进行,让孩子们在家校合作教育中闪耀光芒,获得全面发展!
        有了家校教育这座“连心桥”,引领家长与孩子们共同成长,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协同互补、互相促进。相信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还会有更好、更多的家校互动教育信息平台搭建方式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为家校形成合力提供更有效的支持和帮助,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最终培养出具有健康的人格、美好的心灵、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一代。
参考文献
[1]《好家长》2017年第46期224-224页.共1页《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2]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家庭教育才是真正的人生“起跑线”》. 2015年11月06日.
[3]顾明远《教育该如何立德树人》 人民网-人民日报.2014.05.22.
[4]《浅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效率》黄蓓华《学周刊》杂志.
[5]张力《纵论立德树人——教育的根本任务》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动态》(双月刊),2012年第6期.
[6]《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光明日报》2018年09月14日01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