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理念走进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思考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1/1/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2期   作者:徐长花
[导读] 政治课是高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学科之一,为了提高素质教育效率,高中政治课的开展,需要采用生活化教学策略,使得学生从生活中深化对思想道德的理解,提高自身的精神感悟。生活化教学丰富了政治课内容,从生活实际出发,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提升了政治课的教学趣味性。对于生活化教学的开展,首先需要更新教育理念,确保生活化教学的实施效率;再采用科学的手段开展生活化教学,提高政治教学效率;最后开展生活化教学评价,

徐长花    山东省平邑县实验中学  273300
【摘要】政治课是高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学科之一,为了提高素质教育效率,高中政治课的开展,需要采用生活化教学策略,使得学生从生活中深化对思想道德的理解,提高自身的精神感悟。生活化教学丰富了政治课内容,从生活实际出发,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提升了政治课的教学趣味性。对于生活化教学的开展,首先需要更新教育理念,确保生活化教学的实施效率;再采用科学的手段开展生活化教学,提高政治教学效率;最后开展生活化教学评价,将生活化与政治教学有效融合。
【关键词】思想政治;生活化理念;新课程改革;思考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1-195-02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提出,思想政治课“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生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所谓教学生活化,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立足于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将教材知识与重大时事政治、学生生活、风土人情、民族习俗等紧密联系起来,通过课堂教学,最终实现教材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融合。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为支撑的课程模块,是思想政治课程的鲜明特色和一大亮点,这必然要求我们将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
        一、深刻认识生活化教育理念在思想政治课中的实用价值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为生活而教育”。他认为,教育起源于生活,教育不能脱离生活实际。生活即教育,有生活就有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成为真正的教育。因此,教育与生活密切相关,生活既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教学的归宿。“生活化”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生活实际、思想实际、认知实际,用学生生活中现有的思想认识学习教材、深化教材,以求得理论与实际的最佳结合,实现学生从“能生活”向“会生活”转化。“生活化”教学模式体现了“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新的教学理念,它以课堂为载体,通过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和方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生活、懂得生活。
        高中时期是学生人生中的重要转折点,高效政治课的开展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人生观与价值观,有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由此可见,高中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为了提高政治教育效率,学校需要结合新课标要求,选择生活化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模式,打造符合学生心理需求的政治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应用,需要教师与学生更新理念,理解生活化教学,认识到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意义。贯彻生活化教学理念,首先需要教师进行自我提升,理解生活化教学的真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做好生活化教学准备;其次,带领学生了解生活化教学,将学生作为教育主体,尊重学生需求与学生共同探讨教育方法;最后,彻底贯彻实施生活化教学,将生活实际与政治教学进行结合,进而提高政治教学的科学性与实效性。贯彻生活化教学理念是开展生活化教学的前提,唯有提高教师与学生的认知,才能促进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实施。
        二、生活化教学理念在思想政治课中的有效运用策略
        1、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教育来源于生活,生活体现了教育的价值。高中政治课的开展,需要将生活与政治教学内容进行融合,使得政治教学来源于生活,加强教育与生活之间的联系。高中政治课与生活化教学的融合,可以将其划分为大生活与小生活,大生活是指党的思想、国家、社会,小生活是指思想道德观、日常生活等[3]。政治教育的开展,教师可以选择与现实生活相关的教学案例,尤其是近期发生的特点新闻,通过实际案例引出教育内容,促使学生进行积极探讨,提高学生对政治知识的理解。新闻热点内容可以高度引起学生的关注,学生具有浓厚的交流探讨欲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此外,引用生活实际案例开展教学,可以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促使学生从心理接受政治教育,提高了对政治学科的认可。


生活化与政治教学内容的融合,需要更新政治教学目标,以生活教育为基础,进而设计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模式,确保生活化教学可以充分的发挥作用。
        2、有针对性地组织辩论赛,拓宽学生的生活视野。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在实现课堂教学生活化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不断创新其教学方式,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积极开展辩论式教学法。比如教师在教学《文化传承与创新》之后,教师可以结合辩论赛的形式,结合本单元的教学难点和重点,并贴合时代主题,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选取合适的辩论主题,在引发学生共鸣的同时,又能够引起学生的深度思考。假若就选定“实现民族文化创新主要应靠继承传统文化”和“实现民族文化创新主要应靠学习外来文化”这两个方面来进行辩论,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辩论之前先做好充足的准备,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资料查阅。在课堂辩论中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互动,各抒己见,真正做到畅所欲言,在不断的交流和碰撞中提升学生的基本能力,开拓学生的事业,培养学生健全的思维方式,最终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3、教学评价走进社会生活,陶冶学生情感素养。思想政治课是一门时代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社会生活是其不竭的的资源。思想政治课教学只有与社会生活融为一体,才能与时俱进,才能显示其独特的学科价值和社会价值。用教育家赞可夫的话说,就是要把沸腾的生活请进课堂来,让大社会走进小课堂。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评价生活化中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社会生活,从真实社会生活中凝练价取向、核心素养,把教学评价归于实践,归于社会生活,应用于社会生活。
        例如,有一位政治教师在课堂上引用了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有关材料,中国人民众志成城,齐心协力最终战胜了这场罕见的疫情。经过分析,学生也真正体会到了中华民族的这种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伟大的创造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学生以具体的事例真正体会并理解了这一重要内容。最后,这位老师还感叹道:“我们要学会感恩,感谢这场罕见的疫情,让我们学会了坚强;感谢疫情,让我们懂得了人性中的美好和真实的情感……”对这个片断,谁也不会多想,谁也觉得很正常,而且不乏思想教育,然而,冷静下来我却发现了问题,我这样评价:我们确实要有一颗感恩的心,但是否对这一罕见而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新冠疫情也要心存感激吗?难道要用逝去的生命去感召、激发我们的感恩之心吗?我们永远都不会感谢灾难,即便它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精神遗产。实际上,苦难永远都不应该被美学化,哪怕它确实有可能催生出一种强韧的民族性格。
        三、构建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现实意义
        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基于生活实际,通过对社会、生活的热点、现象等用政治学科的理论进行分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体现出知识源于生活而用于生活的教学理念。在高中政治课程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学形式是十分重要的。一是通过在教学中开展系列生活化活动,能很大程度上增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对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升政治教学效率都大有裨益。二是实施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有利于学生实现全面的素质发展。在课堂开展生活化教学,能够引发学生对生活实际经验的联想,并在学生探索、讨论的过程中培养其使用政治政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索问题及解决问题等能力。三是在高中政治课堂应用生活化教学有助于改变传统政治课堂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建立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主学习空间,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的主观能动性。
        总而言之,教师注重构建生活化的政治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充分体现新课改的理念,真正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和社会相融,在和实际生活的沟通中,真正感受到政治学习的意义和价值,从不断推进学生的发展。生活化教学可以丰富政治课堂,能够打破政治教学的局限性,使得政治教学内容与生活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的探讨兴趣。本文从教学评价生活化,突出生活化教学目标的价值,生活化与教学内容的融合,贯彻生活化教学理念四方面,论述了基于高中政治课的生活化教学策略,进而为高中政治教育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辛景涛.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策略研究[J].才智,2018,18(01):36.
[2]程宇.如何将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J].华夏教师,2017,34(11):47.
[3]顾红飞.高中政治课生活化教学之探究[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7,29(05):79-80.
[4]李荣华,杨涛.浅析高中政治课堂开展生活化教学的策略与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7,32(06):117-1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