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

发表时间:2021/1/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2期   作者:赵立丽
[导读]

赵立丽    吉林省龙井市北安小学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1-191-01

        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要引导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主动参与,只有在全体学生有效参与的情况下,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效率。同时教师也要转变教学观念,真正“让位”于学生,努力做到“问题”由学生提出,“讲解”由学生参与,“疑难”由学生讨论,“学法”由学生总结,“板书”由学生来完成,努力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
        一、学生提问,激发兴趣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课堂教学中,应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提好问题,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积极思考的良好品质。
        提问题应体现在教学全程:出示课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每一个教学步骤,让学生不断质疑;总结全文,让学生坦露疑问。老师应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随时调整课堂教学。
        比如,在教学《舌头的作用》一课时,出示课题后,我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如,学生问:舌头有什么作用?课文介绍了谁的舌头?我想知道猫的舌头有什么作用?我想知道我们的舌头有什么作用?此时,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这时教师顺势激励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走进新课。学生全程积极参与,能始终围绕自己提出的那些问题主动参与到问题的解决与课堂的学习、互动之中。整节课,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只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与引导者,学生的学习参与积极性和学习能力有了很大提升。
        二、学生讲解,主动参与
        以往,课堂上都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为了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我们要让教于学生,尽量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的全程中。
        如在学习《乌鸦喝水》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瓶子里的水不多,瓶口又小”,我请学生根据课文介绍,小组合作画出课文中描述的瓶子。学生热烈地讨论着,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一旦有了共识,便忙着分工、画图,整个课堂求知气氛浓厚。通过画图学生真切地体会到了当时乌鸦喝不着水时的急切心情。小组合作画图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了课文,学生都十分兴奋,书本与实践紧密结合,给学生以锻炼、展示的机会,增强了学习信心和兴趣,整个学习过程学生都是兴趣盎然。当下课铃响起时,学生仍恋恋不舍,感觉意犹未尽。
        三、学生解疑,突破难点
        课堂上,遇到疑难问题,教师不要急于讲解,要先启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再组织学生积极展开讨论和交流。



        在《乌鸦喝水》一课的学习中,我抓住课文的难点:“瓶子里的水是怎么升高的?”以此作为探究内容。我不急于让学生做实验,先让学生自由组合、组内分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讨论问题,在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想出解决的办法。学生通过讨论,决定用做实验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难题,学生在做过实验后脸上洋溢出兴奋之情,嘴里不时发出:“水涨高了,水真的涨高了”。学生通过讨论既解决了本课难理解的词语“渐渐”,又有效突破了情读指导的难点“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了”。由此可见教师费力、反复地重复疑难问题的答案,不如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讨论、自己去体验。
        四、学生归纳,总结学法
        “学会”是前提,“会学”是方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责任把学生主动探求所获取的不成熟的感性认识,引导他们主动提炼升华为抽象的带规律性的理性认识,不断总结学习方法。如在学习二年级下册学字(四)时,我抓住每组汉字的特点,采用了“扶、放”相结合的方式,先领着学生学习第一组汉字“申(申请)—伸(伸手);甲(甲虫)—鸭(鸭子)。”边学边引导学生发现这些汉字都是用了“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的方法,学生边说边记,逐渐掌握了这种学习方法,这时我才让学生自己总结学习过程,从而自己得出宝贵的学习方法。虽然这一过程所需的时间比较长,却为下面和以后的学习节省了大量时间,最重要的就是学生学会了自己研究、总结学习方法。
        五、学生板书,体验成功
        传统的板书是预先设计好的,有巧妙的结构,凝练的文字。这种看似完美的板书却成了课堂教学的紧箍咒,教师被束缚其中,学生也一直被牵着鼻子走,缺少课堂生成的灵动与自由。
        于是,我试着由学生来参与和完成课堂板书。在教学中,谁最先找到问题的答案,谁脑海中闪现出富有创意的想法都可以写在黑板上,甚至在板书的下面写上自己的名字,以示激励。学生参与板书设计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1、提供框架,师生合作。通过“扶——半扶——放”引导学生参与板书的设计,老师完成“扶”这一部分板书,学生参照老师的方法,完成“半扶——放”这两部分的板书。
        2、生生交流,独立完成。在一些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学习中,老师先让学生理出文章的条理,再抓重点进行理解。这些,都可在老师的引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板书任务。
        整堂课下来,随着黑板内容的不断充实,学习热情也不断高涨,提出问题,设置悬念,解答问题,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学生成为了黑板的主人,这样的板书让课堂充满了不可预知的美,也成就了思维开阔敢想敢做的学生。
        只要真正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用心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我们的教学一定能摆脱“高耗低效”的阴影,学生的学习也会变得更快乐、更主动,学习效率自然事半功倍。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