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动教学,提升成效——高中物理教学之我见

发表时间:2021/1/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2期   作者:吴亚飞
[导读] 在新课改背景下,要求教师不断全面强化学生的学习成果。因此,高中物理教师也应在教学中尝试优秀理念,教师要认识到物理课堂教学的特征,以课堂教学过程的优化和方法的变革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在传统物理课堂教学内,教师硬性介绍知识、渗透知识,学生会形成一定的被动情绪和厌烦状态,难以真正掌握物理学习的精髓。教师在新视角下尝试新鲜模式、优化教学氛围学生的知识探索意识和课堂参与度也会得到增强。基于此,文章中主要分析

吴亚飞    宝鸡市金台高级中学  721001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要求教师不断全面强化学生的学习成果。因此,高中物理教师也应在教学中尝试优秀理念,教师要认识到物理课堂教学的特征,以课堂教学过程的优化和方法的变革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在传统物理课堂教学内,教师硬性介绍知识、渗透知识,学生会形成一定的被动情绪和厌烦状态,难以真正掌握物理学习的精髓。教师在新视角下尝试新鲜模式、优化教学氛围学生的知识探索意识和课堂参与度也会得到增强。基于此,文章中主要分析了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的有效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物理;提升成效;教学策略;尝试;分析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1-189-01

        前言
        高中物理课堂中的教学归类为一定的自然基础学科,会让学生在知识学习中掌握一定的规律、形成严谨的思维状态。教师完善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会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让学生的思维脉络更加严谨。物理教师为增强学生的知识学习热情、减缓在传统课堂内学生的被动状态,同时在难点知识教学中让学生增强信心,可以尝试应用实验教学模式、信息技术引进方法和合作学习三种不同方式,让学生在优秀的模式中感受物理学习的魅力,让物理学习成为学生的兴趣。
        一、融合实验教学,完善学生思维意识
        实验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教师验证理论知识的基础方法。高中物理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模式让学生形成物理知识探索意识,以实验推动学生探索欲望的增强。实验操作过程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自身的尝试探索验证物理知识,也会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加深印象,培养学生的探索思维,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善于探索,在学习中善于实践,强化学习效果。
        例如:在有关“摩擦力”知识教学中,教师可以以“生活中的摩擦力”为主题。首先,指引各实验小组在知识的诠释中理解基础内容。随后,各学习小组选用相应的实验设备探索摩擦力的体现、探索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各学习小组完成经验的总结和方法的尝试,不断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形成一定的延展思维。最后,各学习小组以实验汇报的方式分享自己在实验过程中取得的不同成效。教师考虑到学生的能力差异,让学生在实践中以小组的形式完成操作,会推动学生实验学习成果的强化。
        二、引进信息技术,增强学生知识理解能力
        信息技术模式具有涵盖范围广阔和延展性较强的特点。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为做到物理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效延伸,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与不同内容之间的连贯性,可以在课堂教学内融合信息技术特点展示知识内容,让信息技术的图片、视频方式给予学生一定的视觉冲击,强化学生在知识学习中的体验,让学生的探索思维得以形成。



        例如:在有关“万有引力与航天”知识讲解中,航天大有着一定的奥秘性和神奇性,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对航天内容较为感兴趣,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特点为学生展示人类在航天领域的不同发现、以及物理知识在航天领域所做出的贡献。在学生的学习状态被完全调动之后,教师讲解相应的万有引力知识,让学生善于基于物理知识学习探索航天,通过万有引力知识的讲解,让学生主动挖掘学习中的更深层次内容,主动通过物理知识成为物理课堂中的“航天人”。
        此外,为优化学生的学习动力,在课堂导入中教师可以指引学生参与以航天为主题的相应知识内容和新闻内容的分享活动,以优秀的导入分享形式让学生激活好奇心。随后,教师在课堂导入中向学生提问:“物理知识在航天中的体现?”教师基于学生的好奇心,随之引出万有引力知识,以此循序渐进开展课堂中的知识教学,让导入教学、指引评价总结,助力高效物理课堂的构建。
        三、基于合作学习,强化学生学习信心
        合作学习过程会有效弥补学生在日常知识学习中的相对不足。在合作学习视角下,教师指引学生完成物理知识的合作探索会推动学生学习信心的强化,以合作学习为视角不同学生之间相互帮助、相互弥补不足,推动学生在知识学习中形成信心、形成学习能动性,也会减缓学生在日常课堂学习中的压力。以合作学习为学生之间相互帮助,相互鼓励,构建出物理学习的灵动性组合。
        例如:在有关“牛顿的第三定律”知识教学中,教师首先合理划分不同的学习小组,注意平均分配学困生和成绩优异学生,指引合作小组以基础知识、难点知识、习题的循序渐进方法完成物理知识的合作探索学习,同步教师指引成绩优异学生对学困生实施帮助。合作学习小组的成果评价可以以学习成绩评价和相互帮助成果的评价为基础,在物理课堂中践行德育思想意识,让学生在合作视角下完成高效物理知识学习,同时形成一定的德育思想脉络。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践行不同的方式方法,迎合教学改革需求、以及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不同能力,完善教学环节、设计教学经过,会让学生初步掌握课堂学习的基本方法,在学生循序渐进的知识探索中让学生形成一定的知识探索动力,会推动课堂教学效果的显现和提升,让学生在物理课堂学习中加强感悟,增强对知识内容的探索欲望,会推动学生物理学习综合成果的显现,让物理课堂教学更具魅力性。
参考文献
[1]赵连栋.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与智慧课堂有效结合实践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2):235.
[2]赵筱婷.谈如何实现高中物理课堂的有效性——以人教版《多普勒效应》一课为例[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20,34(05):267-268.
[3]余俊文,马来敏.高中物理研究型活动提升高阶思维能力的研究——基于成都“七中网班”远端直播教学的背景[J].教育科学论坛,2020(28): 14-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