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尝试

发表时间:2021/1/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2期   作者:詹伟和
[导读] 孩子在初中段的实际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心理意识逐步开始有了变化,因此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们,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工作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这对于学生们以后能够形成优质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对于自身性格的塑造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对于初三即将毕业面对升学压力的学生们来说,关于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詹伟和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大岭中学  广东  惠州  516000
【摘要】孩子在初中段的实际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心理意识逐步开始有了变化,因此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们,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工作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这对于学生们以后能够形成优质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对于自身性格的塑造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对于初三即将毕业面对升学压力的学生们来说,关于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关键词】初三;班主任;学生心理健康;尝试探讨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1-179-01

        在新课程改革标准中要求:要在推进学生整体发展的前提下,充分展示为人的基本素养培育。要具备优质的心理素养和健康的体制,特别是优良的品质和全面化发展的人格,对待日常生活积极乐观、自尊、自爱等,有迎难而上的勇气;具备尊重和关爱他人的能力及观念;具备基本的创新意识、协作精神及氛围意识等。这些都对初中班主任教师,怎样做好中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目标要求。
        一、教师要尊重和平等对待学生人格
        有的时候,班主任教师极易因为初中学生在学习中的成绩好坏,或者日常行为的优劣表现对于某学生产生一些不好的印象,觉得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在其他方面也很好,对于他们更为尊重,而对于那些学习成绩不好,日常在班级中表现差的同学则采取不好的态度对待,甚至有的时候会有意无意间出现对某些同学贬低或者讽刺的语言,其实教师一般都是无意识针对谁的,但是这些不好的语言对于孩子的伤害有的时候可能会极大,极有可能因为这些言语使学生的心灵有某些阴影形成。与此同时,老师还应该尊重学生这个个体自主选择方面的权利,在一定程度上,老师应该不只是学生师长的角色,还应该和学生之间建立是老师更是朋友的关系。初中段的孩子们自主意识关键持续在增强,他们的内心非常渴望面临问题的时候自己能够做决定,而不仅仅只是听老师或家长的命令去做事,教师应该极度尊重学生人格的独立性,给予他们最大限度的自主选择权利[1]。
        二、爱心为基础了解初中学生需求
        学生在初中这个阶段,自主观念意识开始出现,逐步会有愈加多的个人看法和想法产生,在许多时候渴望能够自己面对出现的问题,希望自己做主处理所发生的问题,即便是对于所遇到的问题一个人解决不了,也不喜欢向别人寻求帮助。其实有时候,这些都不是实际已经存在的问题,有时候也有可能就是有些心理意识上的阻碍。作为初中班主任教师,就应当对于初中学生们的心理变化有精确的洞察力,要深入的了解初中生实际心理需要,给予他们更加多的关心和爱护,一旦觉察到有些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里状态出现异样的时候,就应该及时了解该生所发生的问题,还需要班主任多从学生们的角度来看待这些问题,这样不止能够深切的了解学生的思维意识,还能够让学生感觉到自己被老师关爱和尊重。
        三、教师要多和学生互动交流
        在以往的实际教学手法中,初中生们对于班主任教师一般都有着敬畏害怕的心理存在,这类学生与教师之间地位的差异,让老师和学生间的沟通及交流机会极少,深入的交流就更为不多见。


班主任教师想要做好初中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实际教育工作,就需要做到多和孩子做互动交流方式的沟通,惟有班主任能够成为学生的交心好朋友,学生们才会敢把自身所遇到的难题和阻碍,向教师倾诉及分享,这时候,班主任教师才能够深切的觉察到该学生所遇到的问题关键症结在哪,继而辅助学生对此问题进行解决。班主任教师与学生进行实际沟通的时候,应该更为多的学会倾听,听取该生的心理真实情感,他的烦恼,继而帮助该学生解决忧虑。这样一来,才能够引导和帮助学生清除心理阴影,推进学生们的心理素质向健康的方向有序发展[2]。
        四、班会活动解决学生通常性心理问题
        在每周一下午的班会课活动,是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方面教育极好的机会,特别是对于那些大多数初中学生心理普遍存在的问题,可以使学生们对于这些问题展开讨论。班主任教师应该善于利用这种过程,就大多数同学们普遍都有的心理方面的问题作为相关的话题题目,让孩子们一起探索及讨论自身对于该问题的想法。比如,初三环节的学生已经渐渐开始有了想要恋爱的想法,这个想法在有些学生之间已经发生,这是一个极度敏感的问题,如果处理不恰当的话就极易使学生有逆反心理产生,继而对该生的心理和升学考试都会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班主任教师可以把早恋作为话题开展一次班会,让同学们都谈谈自身对于早恋这个问题的想法和看法,尤为重要的是让孩子们觉察到早恋这个问题,会给自己学习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这样才能够使学生的思想意识有所改变,心理方面有所调节,才能够促进初中生们心理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五、发掘初中生心理出现问题的深层因素
        在初中这个阶段,学生们看待问题难免有些幼稚和浅显,极大多数的时候,是需要班主任教师进行引导来深入发展问题的内部因素,惟有使学生们真切的认识到发生问题的关键所在,才能够使问题得到彻底的解决。比如,有的同学觉得在对于语文这门学科的学习上有极大的阻碍,花了许多的时间用在这门学科的学习上,但就是见不到语文学科成绩的提升,该生会感觉很闹心,甚至失去了对于语文这门学科进行学习的积极性。班主任教师通过仔细的观察发现,学生语文方面的成绩之所以一直没有办法获得提升的因素,是与学生们不恰当的学习模式相关,他们虽然是花了极大的时间进行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但是在学习的时候,却没有去抓知识中的重点,对于语文难点知识的了解也没有做到深入和透彻,这就必然会导致语文成绩不好的情况发生。寻找到了这个深层的因素,班主任教师就需要引导初中学生意识到这个因素,且辅助他们持续寻找更佳的学习手法,这样才能够使学生们的成绩得以提高,让初中学生们在学习方面出现的问题能够切实的获得解决[3]。
        结束语
        班主任教师如果想要做好初中阶段,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工作,就需要班主任坚持不懈的努力。在实际教学时,对初中生,尤其是对于初三年级的学生引导及辅导的时候,班主任需要深切的了解学生们的实际需求,给予他们更加多的关爱和了解,要极度尊重他们人格方面的平等。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培育的时候,应该多运用交谈模式的互动沟通,且发掘学生出现心理方面问题的深层次因素,让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工作能够充分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罗治会.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新智慧, 2020(15):43-44.
[2]陶建霞.浅议初中班主任如何做好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学周刊,2020(07):154-155.
[3]韩军.初中班主任如何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新课程(中学), 2019(10):2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