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设计

发表时间:2021/1/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3期   作者:龚建英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工作的顺利实施,对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时候,也应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文章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从四个方面探讨了英语单位整体设计策略,以期为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提供参考。

龚建英    涟源市实验学校  4171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工作的顺利实施,对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时候,也应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文章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从四个方面探讨了英语单位整体设计策略,以期为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英语;单元整体设计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1-005-01

        对于小学中年级的学生而言,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在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文化品质,并将单元设计中的知识点及时内化为具体的知识。而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要从多个角度认识到单元设计的重要性,从目标确定、情境创设、文本分析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深化小学生的具体认知能力。
        一、分析学习情境,重视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
        小学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认识到语言发展的整体性特点,将单元目标作为重点,注重挖掘教材中各部分的潜在联系,接着将各个版块的知识进行有效整合,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而且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重视学生语言能力的形成,例如在湘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则是要求学生利用所学单词谈论和形状相关的话题,可以指出这类型物体的名称,一方面,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三年级许多的词汇,如red,yellow and blue等,也可以学习新的词汇,如land、flag等。教师结合本单元的板块内容,为学生主动提供情境,如利用英语表达校园中物体的形状。而教师则是利用多媒体校园的景色,通过视频来进行情境创设,而在具体的情境中,学生可以完成相关语言的接收和输入活动,包括目标语言的阅读和口语表达等。另一方面,口语训练阶段,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教师则是根据图片中展示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在小组内编写对话,讨论校园中物体的不同形状。如“What’s this?”“It‘s a land”,或者是采用角色扮演的形式,利用本单元的句型知识谈论相关物体的形状。
        二、确定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在单元设计的时候,首先要有确切的目标,并在目标明确的基础上有清楚认识。而且教师要认识到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包含了英语表达、英语理解等,所以教师要保证四年级小学生可以用英语思维分析问题,主动理解知识。而在具体实践的时候,应该立足于教材内容,开展单元设计活动,注重讲解每个单元的重难点知识,体现关键词和语法,从纵向角度分析问题,把握事物之间的潜在联系,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例如在“Spring is warm”的单元设计中,让学生理解单词春夏秋冬,并利用相关的和他人谈论天气情况。为做到以上要求,教师要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课前,安排学生阅读相关的知识,方便学生对知识进行综合理解,基于自己对知识的体验,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有的学生喜欢春天,认为春天是最美好的季节,万物复苏,整个世界都明亮了;有的学生最喜欢夏天,因为可以放暑假了,而且可以去许多地方旅游。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为出发点,让每个人都能各抒己见,说出自己对季节的喜欢,以及相关的原因。



        三、实践体验,培养学生的文化品质
        英语单元设计中,教师应该站在设计者的角度分析问题,将单元作为备课的有效依据,实现对关键内容的有效处理,并不断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教师设计一些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自行体验,及时学习和掌握重难点知识,还要注重自身文化品格的提升,认识到语言是文化的有效载体,不仅要让学生认识到英语知识存在的重要性,还要理解知识存在的意义,让学生感到英语知识存在的奥妙之处。例如在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Nice to meet you”单元设计中,让学生采用实践体验的形式,认识到中外国家打招呼的形式。例如在中国人的日常问候形式:一般是吃饭了吗?去哪儿啊?这些都能展现人和人之间相处的亲切感。但是对于西方人而言,这种突兀的问候方式,一般会感到尴尬,因为这是极为私密的事情,所以在西方的问候方式一般是:Good morning、It's a nice day today!Is it best? Nice to meet you!所以,在单元设计的时候,教师让学生模拟中西方人们打招呼的形式,在实践体验培养学生的文化品质,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英语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四、重构文本,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英语教师在单元设计的时候,一般会主动分析文本知识,立足教材开展创新性的教学活动,但是不能直接套用文本上的知识。因此,教师需要将学生的学习特征作为重点,结合学习背景进行综合分析,提高最终的学习效率。如湘教版英语教材中有的知识阐述不够完整,所以教师在具体分析的时候,应该选择恰当的文本知识,保证话题的可操作性。例如在“How much is it?”的单元教学中,利用expensive,cheap等单词表示事物特征,而在话题重构的时候,教师要认识到四年级学生的实际特点,喜欢一些直观的事物,所以对游戏、竞赛和相关画面极为感兴趣。教师则是以日常的文具用品作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回答相关的问题,将语言表达和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着重体现英语的交际性特点。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抢答的形式,出示一件衣服,让学生回答相关的问题,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氛围,又能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结束语:
        英语教师活动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单元设计工作,还应该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而在实践的时候,教师要积极参与到文本设计中,按时分配,完成教学文本的重构工作,接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案,增强学生对中外文化的认知,希望从多个方面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学会课题“基于主题意义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设计的实践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K-88)
参考文献
[1]李燕.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设计的实践与思考——以"How can I get there?"为例[J].教师,2020(9):85-87.
[2]曹玉华.基于英语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2019(18):51-52.
[3]王丽莉.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探究[J].视界观,2019,000(011):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