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1/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3期   作者:卢敏
[导读] 本文阐述了初中英语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关问题,从思维的本质和新课堂的改革,以及怎样教会学生学习,以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提高。随着新的课堂教学改革在我市深入开展,教师引导学生,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充分地发挥。使学生的个性与创新能力得以发展。

卢敏   广西梧州岑溪市三堡镇第一中学  543215
【摘要】本文阐述了初中英语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关问题,从思维的本质和新课堂的改革,以及怎样教会学生学习,以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提高。随着新的课堂教学改革在我市深入开展,教师引导学生,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充分地发挥。使学生的个性与创新能力得以发展。
【关键词】英语教学;课堂模式;创新能力;能力的培养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1-001-02

        创新能力指一种以创新思维为核心的积极改变自己、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也是人综合素质的核心要素。创新能力具有高度机动性和坚持性,而且能清楚地勾画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它是通过人们的学习和实践而不断培养和发展起来的,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是一个值得我们许多英语教师认真探讨的主要课题。随着中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铺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英语教师普遍关注的热点。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合理运用创新教学手段
        以多媒体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种创新型教学手段,具有直观性、交互性、生动性等特点,有利于适时拓展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在创意制作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时也常常将自己的创造力融于其中,从而以教师的教学创新来启发学生的学习创新。
        英语教学课件的制作尤其要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并应留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例如本人在创意制作课件where are you from?时,设计了“see the world”板块,在这一板块中,课件呈现了世界各国的风景,让学生用英语说出每个国家的名字并简单地叙述该国的风土人情。学生在这一课件呈现的课堂活动中,复习了旧知,开阔了眼界,拓展了思维能力。
        二、精心设计导学案,激发创新
        众所周知,只有量达到一定的程度,才会有质的飞跃。学生学习英语也是如此。首先,他们要把书本上的基础知识学好,奠定基础知识,因为基础知识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可能和基础,即“知识提供的是思维的原始材料”。在英语教学中,力求做到学生学有发展,学得活,学得透。要求学生在联系应用中学知识,要求充分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把掌握知识的重点放在思考上,根据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和特点,通过各种渠道把知识结构铺垫成学生思维的方式,通过对学、群学、展示和合作探究以及教师点拨。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训练他们的创新能力,指导学生学习。
        学生要掌握好基础知识,是与教师的指导分不开的。古语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教会了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学生的能力才会提高。由于学生的自学能力较差,我们全体教师同年级集体备课,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习惯的巩固和自学能力的提高,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
        实践证明,这样做,学生不是学少了,而是学多了,学活了,在教师指导学生自学时,教师结合目标教学,要求学生针对目标,做到读思相结合,激发了学生积极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激发兴趣,改进教学模式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没有持久浓厚的兴趣,创新只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兴趣不仅是求知的持久稳定的动力,它更在培养创造思维的过程中起着定向和动力作用。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应通过多种手段发现、挖掘、寻找学生的兴趣点,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根据不同课型采取不同方法和多种方式,以新颖的形式按照学生的真实兴趣,把采集来的大量信息巧妙地融进教材内容中去,同时注意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把引人入胜的寓言,富有哲理的谚语,短小精悍的成语幽默的故事、谜语、绕口令、游戏等穿插其中,或将阅读材料进行加工、整理,供学生在课堂上甚至在课外英语活动中进行实际操练。并结合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吸引、调动学生“学”, 让学生每上一节课都有新的感觉、新的发现、新的体验,从而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萌动新的创造意识。例如,在上讲课前,我给了学生写出以下几个谚语:A foreign language is a weapon in the struggle of life.(外国语是人生斗争的一种武器)让学生知道学习外语的重要性。


Well begun is half done.(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希望学生努力学习,争取有一个良好的开端。Diligenc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勤奋是成功之母)告诉学生学习需要勤奋练习,只有勤奋操练,不断实践,才能达到熟能生巧、运用自如。Ninety-li is only half of a hundred-li journey.(行百里者半九十)鼓励学生要持之以恒,才会成功。学生在乐中学,学中悟。这种活动既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主性、活动性和创造性。另外,平时多用激励性语言来鼓励他们,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期待与信任。即使学生的见解出现错误与偏颇时,也不简单地给予否定的评价,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将自我矫正的机会留给学生。热情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问和辩论,勇于发表不同意见,使学生有心理安全感。这样对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即创造精神、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课堂中巧设疑问,引导创新思维
        在教学中,我注意多角度、多方位地设计导学案,结合已学知识去创新,去探索,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增强创新能力。在课文教学时,我常采用多种思维训练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根据教材的语言材料,设置疑点,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再加工,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进行思维。如在七年级下册英语第四单元第五课时的教学中,我设计了几个问题。What time does the writer have to get up? How does the writer get to school? And what does the writer have to do after school?And so on.
        “学启于思,思启于问”。通过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激发学习的兴趣与求知欲,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之由“爱学”到“学会”,再到“会学”,最终掌握学习的科学方法与科学思维。总之,只要教师在课堂上巧妙地适时设问,对学生进行多种思维训练,那么,学生的思维创新性便能得到充分发挥。
        五、进行积极评价,鼓励创新能力
        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手段。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语言准确而又得体,是激励学生最好的方法。因人而异,有针对性地作不同的评价。多样、灵活、生动、丰富的评价方法,能使学生如沐春风,让课堂充满勃勃生机。教师的评价语言机智多变,评价方法灵活多样,评价过程充满人文关怀,这是时代的呼唤。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信任和鼓励会能直接影响到学生求知欲的产生,能影响到学生创造意识的萌发和创造力的产生。在教学中,学生往往会产生一些稀奇古怪得非常离奇的想法,这时候,教师如果给以严厉的批评、指责、训斥,那么将会压抑学生那些朦胧的、零碎的、不成片段的思想,从而会阻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课堂上,学生只有处于一种和谐宽松的关系、环境之中,才能激起主动的内部活动。这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及学习结果、反应等作出积极的评价,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评价中,注意客观、公正、热情、诚恳,使学生体验到评价的严肃性,注意发挥评价的鼓励作用。以鼓励为主,满足学生的成功需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我采取了以下方式进行评价:1、鼓励性评价。鼓励学生“异想天开”,“标新立异”;对于回答错误的同学,不马上说:“NO,you are wrong.”,而是说:“Please think it over.”。对于作业中的错误,也不单单划“×”了事,而是在错误部分下面划线,并在旁边注上“?”,示意学生再考虑考虑。2、分层次评价。不同程度的学生,设以不同程度的要求,并分层次评价指导。对优秀学生,给予严格和高要求的评价;对待优生,给予肯定、鼓励的评价,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尊重他们的自尊心。教师只有以信任和鼓励的态度来肯定学生的发现,尊重,理解,宽容地对待学生,满怀信心地相信他们会取得进步,同时注意给予积极性的评价,学生才能处于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才能得以发展,并最终使学生发展成为勇于思考,勇于创新的新时代的接班人。
        总之,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并非是一朝一夕之功。“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因此,教师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使学生养成认真思考,求异求新的习惯。另外还要创设和谐、民主、平等的教学气氛,营造愉悦、生动、活泼的活动氛围,使学生得到足够表现自己才华和表现自己思想感情的机会,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步衍朋.浅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中国农村教育,2019(11):53.
[2]韩晓慧.深度剖析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创新性[J].读与写,2019(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