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策略研究 杨世友

发表时间:2021/1/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3期   作者:杨世友
[导读] 体育是初中阶段培养学生身体素质的主要学科,对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运动能力、锻炼意识具有十分重要作用。但是就现阶段初中体育教学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初中学生学习体育主动参与性不高,导致体育课堂教学效果受到影响,基于此,本文在分析了初中学生参与体育课程学习主动性低的原因基础上,对提升初中学生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主动参与的策略进行了研究。

杨世友    云南省昆明市长城中学  650000
【摘要】体育是初中阶段培养学生身体素质的主要学科,对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运动能力、锻炼意识具有十分重要作用。但是就现阶段初中体育教学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初中学生学习体育主动参与性不高,导致体育课堂教学效果受到影响,基于此,本文在分析了初中学生参与体育课程学习主动性低的原因基础上,对提升初中学生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主动参与的策略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初中体育;主动参与;主体地位;内容;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1-024-01

        接下来,本文将主要从突出学生作为体育课堂学习主体地位,丰富初中体育课堂教学内容,组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实施体育快乐课堂教学等几个方面,对提升初中学生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主动参与的策略展开研究。
        一、初中学生参与体育课程学习主动性低的原因分析
        体育是一门开放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是在教学实际中,很多初中学生参与体育课程学习的主动性并不高,把主要学习精力基本上都放在了文化课学习上。之所以形成这种状况,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不高。虽然历年来的中考把体育都作为必考科目,但是其所占分值比例比较低。导致学校层面对体育课程教学也不够重视,初中学生们一心扑在文化课程学习上,平时参与体育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并不高,大大降低了体育教学效果。二是,体育课堂教学模式和内容固化。体育教学是以训练学生体育技能、发展学生身体素质为主的学科,其教学的内容主要是一些体育动作的训练,或者辅以讲解一些体育健康理论知识。很多教师在教学中都是以体育训练的成绩作为考核学生的标准,如短跑的时间、跳远的距离、投掷的距离等。在教学模式和内容上比较传统和固化,基本上还是围绕中考体育项目实施教学活动,很少引入新的模式和项目,致使许多学生参与学习主动性不高。三是,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突出。在初中体育课程教学中,基本上都是体育教师教什么,学生们就练什么、学什么。学生们总是处于一种被动练习和学习的状态,很少主动去探究学习体育技能和知识,造成学生在体育课堂学习中的地位不突出,学习主动性没有被激发出来。
        二、提升初中学生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主动参与的策略
        (一)突出学生作为体育课堂学习主体地位
        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学生这个中心开展的,学生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对象,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也不能例外。提升初中学生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主动参与性,应尊重和突出学生做为体育课堂学习主体的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在传统的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模式下,有的体育教师对课堂教学内容和进度控制较为严格,一切服从已有的教学安排。学生们在体育课堂基本上都是按照老师要求,被动的练习一些体育项目或接受体育知识,其主动参与性并不高,自主探究学习意识缺乏。


为了让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课堂活动,体育教师应积极转变这种传统教学模式,把学习主动权转移给学生,多与学生进行互动,增加课堂教学的灵活性,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
        (二)丰富初中体育课堂教学内容
        在传统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模式之下,有的体育教师实施的教学内容长久一成不变,死板固化的依照教材开展教学活动。不是单纯让学生练习跑步,就是跳远或者投掷项目,造成体育课堂气氛沉闷、乏味,学生参与体育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因此,初中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应创新教学方法,引入丰富的体育教学内容。把体育课堂教学变得有趣、生动,学生参与体育课堂学习的兴趣自然就会被激发。比如,在体育课堂上我们可以设计一些趣味的体育小游戏,增加体育课堂的趣味性。也可以引入一些新的体育教学项目,如,健美操、艺术体操、武术等,丰富体育课堂教学的形式和内容。
        (三)组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程度,体育教师要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给学生进行合理分组,通过组织开展小组合作的方式,吸引学生们主动参与到体育课堂学习中来。
        首先,结合学生情况合理分组。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分组,也可以结合学生的身体运动能力和素质分组,尽可能的体现小组内部优势互补性,各小组之间水平相当。其次,是明确成员分工。要为小组制定明确合理的学习目标,把体育课堂教学任务落实,让小组成员围绕共同学习目标,进行体育项目合作训练,相互促进、相互帮助,让每一名成员都承担相应的任务,合作探索有效的体育学习方法。最后,处理好小组合作的关系。体育教师应帮助小组成员协调好关系,营造一个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提高小组合作的凝聚力,增强团队意识,激发出学生的体育运动潜能。
        (四)实施体育快乐课堂教学
        充分发挥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上的主导作用,改进体育教学方法,让学生们能在快乐、放松的状态下参与体育课堂。比如,针对一些比较复杂的体育训练项目,一开始我们可以适当降低训练的标准要求,然后逐渐提高训练的难度并完成训练。多表扬和鼓励学生,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快乐,获得心理满足感,提供他们在体育课堂学习中的自信。
        结束语
        总而言之,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性,要改变单纯对学生进行体质、体能、技能的训练方法,注重学生兴趣爱好和能力发展,使体育课堂处于一种快乐的情境。可以设计一些师生共同参加的体育活动,也可以让学生们结合自己兴趣练习体育项目,这样他们就能掌握学习主动权。
参考文献
[1]邵长夫.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度的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0(87):128-129.
[2]张风芹,王东安.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性[J].科幻画报,2020(10):250.
[3]俞兆宁.初中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性探究[J].考试周刊,2020(77):110-1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