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思维导图在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1/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3期   作者:王芳
[导读] 思维导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语文阅读中运用思维导图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还能够引导学生建立自己的思维方式。本篇文章将主要探讨如何利用思维导图去进行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以期望为广大的高中语文教师提供一定的教学经验,激发高中生的语文阅读学习兴趣。

王芳    贵州省惠水民族中学  550600
【摘要】思维导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语文阅读中运用思维导图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还能够引导学生建立自己的思维方式。本篇文章将主要探讨如何利用思维导图去进行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以期望为广大的高中语文教师提供一定的教学经验,激发高中生的语文阅读学习兴趣。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1-015-01

        高中语文教学重点之一是阅读教学,整本书阅读不仅能够给予学生一个整体的文学概念或者是对作者的全面了解,还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语文阅读的兴趣。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高中生在进行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不仅需要短时间内提高阅读能力。高中阶段最重要的是时间,因此在进行整本书阅读时运用思维导图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节约学习的时间。故而,高中语文教师应当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帮助提升学生的整本书阅读能力。
        1.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存在的不足
        1.1教学内容过于死板
        传统的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内容过于死板,例如在高中三年级的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时常训练高中生概括阅读作品的能力。在高中语文教师看来,总结一部作品的梗概能够有效训练学生的阅读阅读能力,于是经常采用写阅读梗概的方式去锻炼学生的整本书阅读阅读能力。但实际上,仅依靠作品梗概的阅读是远远不够的。高中生应当在完整的阅读中去感受阅读的魅力,各种阅读技巧也应当在完整的阅读中进行。然而,大部分高中语文教师严格遵守高中语文的教学大纲,完全按照大纲规定的内容进行教学。在这种情况下,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内容过于死板,难以让高中生真正产生对于阅读的兴趣[1]。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应该更为开放活跃,而不是将高中生的思维禁锢在一小块区域中,而是应当引导学生活跃地开展阅读活动。
        1.2缺乏对学生的引导
        阅读教学不仅需要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还需要能够有效引导学生进行创作[2]。通过观察周围的生活和一切事物,能够帮助学生逐渐开始产生阅读的兴趣。但在实际的阅读教学过程中,高中语文教师多只是依据教学大纲进行教学,教学大纲要求学生进行何种阅读题目的训练,高中语文教师就会布置相应的作业的进行练习。但是实际上,阅读是一件自由的事情。阅读应当遵循个人的意愿,利用阅读这种方式去探索自己真正的内心,帮助学生感知周围的世界,从而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



        2.高中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策略
        2.1利用阅读活动为学生导入思维导图
        整本书阅读教学不仅仅应该在课堂上实现,高中语文教师还应当带领学生参与到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在活动中为学生导入思维导图,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感受整本书阅读的魅力。首先为了提升学生的整本书阅读创作热情,可以举办整本书阅读比赛[3]。整本书阅读比赛不应当限制题目和阅读题材,应当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尽情发挥自己的想法,让学生依据题目设定思维导图,在进行阅读之前进行思维框架的罗列和修整。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举办的是整本书阅读比赛,但实际上不应该将学生的整本书阅读进行排名,而是应该将学生的所有整本书阅读展示出来,让学生能够彼此交流,同时也可以提供一个途径让高中语文教师去了解学生真正的想法,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练习对思维导图的运用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举办文学作品朗读大赛,通过朗读文学作品也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在这一过程中高中生也可以进行思维导图的练习。其次,高中语文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入到大自然中去感受自然的魅力。现代高中生的教育过于死板,缺少了解自然和周围环境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整本书阅读创作也就缺少素材和灵感。故而,利用课堂时间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中能够让学生利用身体的各个部分去感受自然的魅力,激发他们的阅读灵感。许多著名的作家都是在大自然的环境中领悟到人生的哲学,产生深刻的思考,从而创作出伟大的作品。为了提升学生的整本书阅读水平,高中语文教师应当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位置,帮助学生寻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让学生真正热爱上整本书阅读的创作。
        2.2利用层递式阅读教学中浸入思维导图
        对于高中语文的整本书阅读教学而言,文字教学是其中关键的一环[3]。文字教学是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基础,因此在文字教学中运用层递式阅读中浸入思维导图能够有效提升高中生的阅读能力。对于不同阶段的高中生而言需要进行的文字训练是不一样的。得益于思维导图的使用,高中生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将自己的阅读思路缕清。无论是在课堂中还是在课余时间,高中语文教师都需要根据学生的语文水平来制定相关的主题让学生进行遣词造句的练习。高级阶段的文字教学的过程中,高中语文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中国近现代有名的文学家,通过讲解他们的作品为学生介绍不同风格的文字的魅力,进而帮助学生去寻找适合自己的文字风格。从初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的学习,实际上是从一块又一块的砖到完整的房子的过程,基础的词汇和语句是砖,完整且具有个人风格的阅读篇目就是房子。无论是哪一阶段,高中语文教师都应当注意一步一步培养起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从基础学起,为今后的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语
        高中语文教师应当注重在教学实践中运用思维导图,帮助高中生提升阅读能力,为其今后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尚志军.思维导图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20(34): 143-144.
[2]刘俊永,马政霞.思维导图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散文百家(理论),2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