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桃花开放的声音

发表时间:2021/1/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3期   作者:史小娟
[导读]

史小娟    安徽省宿州市泗县黄圩镇中心学校  234314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1-050-02

        每一朵花的开放所需要的光照、水肥、土壤、温度等等都是不尽相同的,就如每个孩子的成长所需要汲取的营养也是不一样的。那么如何能让孩子健康、和谐、全面发展呢?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他很早就提出让学生个性、和谐、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而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靠教育,教育的发展靠教师。1997年9月我踏上了从事教育的旅程,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深感肩担重任,任重道远。下面是我在二十四年的工作中如何实践素质教育的点点滴滴,希望能抛砖引玉,与君共勉。
        2019年1月17日,习近平在天津南开大学同部分师生代表交流时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塑热爱祖国的心,铸中华民族的魂,这是教给祖国下一代人的立足之根本。
        一、养花养根,育人育心
        去年春天,老公买来了一株桃树,它大约有七十公分,雪白的花盆上绽放着几朵淡淡的水仙花。那一年,桃花开得正艳。第二年春天,我使劲给它浇水、施肥、晒太阳,可它就是不开花。我急忙和老公去找卖花的讨经验,她笑着说:“去年我是给你们配好了营养土,它需要的养分很均匀,花自然开得漂亮。你们这样偏施肥,根没烧死就算命大了,还奢望它开花结果?这养花跟我们养孩子一样,营养要均衡。”我恍然大悟,孩子长身体是这样,那整体素养的提高不亦是如此吗?
        今年我们三年级班级调整,我班分来了一个建档立卡户(原来班级里没有贫困户),乍一看他:身高体壮,穿得干净还比较入时,一点也不像贫困户,但他成绩却很差,上课总是目光呆滞,居然连背一首诗都很困难。于是我就赶紧找来他的档案,这才知道,他竟然是个失去父亲的孩子,我的心不禁打了个寒战。于是当天放学我便和数学老师决定入户进行扶贫政策宣传,同时也想进一步了解孩子的具体情况,查找原因好“对症下药”。
        原来,他的爸爸几年前因为生病去世,妈妈没有固定职业,爷爷奶奶年龄大了也没有劳动能力,他的下面还有个小他七岁的弟弟。这整个家庭没有了顶梁柱,也就好比人没有了灵魂一样,今天混过去了,明天该何去何从,他们不知道。
        吃过午饭,我把他叫到池塘边,在一棵垂柳下的长凳子上坐下来,我说:“杨子豪,你想爸爸吗?”话音刚落,只见他眼睛犯红泪水在眼眶里直打转。“那你爱你的妈妈吗?”他的眼泪刷得一下涌出眼眶,我赶紧给他擦擦,又轻轻拍拍他的肩,说:“其实,你要是真的爱妈妈,就会努力地让妈妈开心、快乐,对吧?”他抽噎着点点头。“你看,你爷爷岁数大了,你弟弟又还小,目前,你就是你这个家里的一个男子汉了,你的这个家将来会怎么样,现在就看你的了。”他似懂非懂地看看我。“你是你这个家庭里的男子汉,将来这个家就要由你来撑起来,你现在只有拼命读书,长大考上好大学有份好工作,不就有能力照顾你的爷爷奶奶和妈妈了吗?再说了,如果你学习好了,你弟弟也会以你为榜样,也会努力学习将来和你一样有份好工作,到那时你们家一切都变了。”他激动地看着我,眼里闪着从没有过的光芒。在你们努力学习的过程中,你的家人心里会特别欣慰,心情自然舒畅,这也是你给予他们最好的爱,明白了吗”
        目前,作业也能得到“小红花”了,上课也能高高地举起手来了,考试成绩也逐渐上升了。
        二、立德树人,培根铸魂
        2019年3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会上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记得,我刚毕业那一年带的是五年级语文。就在快毕业的前一个月,班里掀起了不小的“风波”。她个头不高,皮肤有点黑,留着齐耳黑亮亮的学生头,但那一双宛若黑葡萄一样水灵灵的杏仁眼格外传神。她聪慧又活泼,每次考试都是稳居前三。但她却不像第一名那样温文尔雅而是每天都和同学说说笑笑、打打闹闹,就连男孩也不例外。从她参加镇讲故事比赛获第一名后,“黑牡丹”这个雅号,就这样不胫而走。每次听到有人喊她,她不但不反对,反倒咯咯地笑着,露出两排白得象雪一样的亮晶晶的牙齿。“明眸皓齿”用在她身上是再恰当也不过的了。那一天,放学铃响过约有二十分钟,但正处于毕业班的孩子们都还在教室里奋笔疾书。外面飘着小雨,除了几只小鸟清脆的叫声,就只能听见笔尖游走纸上的沙沙声了。“吭”一声轻轻的咳嗽从窗外传来。“快看,快看,他又来了。”一个声音在嘀咕着。
        “又来找‘黑牡丹’了。”……班里一阵骚动。我刚站起身,窗外的身影倏地离去了,等我走到窗口,那个挺帅气的背影一下子闪到门外,不见了,但依然可以看得出那应该是个十一、二岁的小男孩。我转身回到教室环顾了一下所有的孩子。他们又恢复了刚才的状态,只有“黑牡丹”,她一会咬着手,一会趴在桌子上,一会又望着窗外发呆……一副心神不宁、心不在焉的样子。我轻轻走过去,又轻轻拍了一下她的肩膀,示意她跟我出来一下。
        走到办公室,我让她在我身边坐下,我什么也没说,先是帮她理了理额前稍有些凌乱的头发。“老师,他……他是黄圩小学的,我外婆家住在他家附近。他……他是来找我玩的。”她一个劲地搓着双手,不停地咬着嘴唇。
        我又拍了拍她的肩膀,示意她,不用紧张,老师不是要批评她。


“你们认识很久了?”“不……不是,就是那次去讲故事比赛,认识的。”她着急地解释着。“他也是选手?”“嗯,他讲得也很好,他得了第二名。”说着,她微笑着,黑黑的小脸颊竟飞上了两朵红云。“他跑这么远来找你,有事吗?”她不说话,只是摇摇头,接着她慢慢从衣兜里掏出几张折得整整齐齐的信纸。一打开,我最不希望看到的的一切还是映入了我的眼帘……“字,写得很漂亮。”我说。“他参加过县里的书法比赛呢!他准备去泗县上初中,他让我也考,和他一起去。”她激动地说。“他写这些信,又来回跑不会耽误他学习吗?你刚才静下心来学习了吗?”她点点头,又摇了摇头。“那样他还能考上吗?你呢?”
        “老师,我知道该怎么做了。我会告诉他,从今天起,不许他写信,不许他来找我,直到他考上泗县中学,我们再见面,他一定会答应我的。”我微笑着,摸摸她的头又拍拍她的肩说:“老师当然相信你,去吧。”
        我没有给她讲以后的事情,因为,我不想给她戴上心灵的枷锁,只想等她长大了回忆起来会觉得是一种美好。就凭她现在处理事情的能力,随着心智的成熟,还有啥问题他们不能正确面对呢?十来岁的孩子她们最初的对异性的好感,是很肤浅的也是极为不稳定的,但却是异常美好的、纯洁的。
        三、文化育人,浸润悠长
        2019年(最新修订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具体建议部分明确指出:“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在教学部编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9课《黄山奇石》一文时,我是这样引导孩子们书写汉字的:
        师:“请大家认真观察‘部’字,你能发现什么?”
        生:“我发现‘部'是左右结构的字,而且是左窄右宽。”
        生:“我发现这个‘部'字和我们上节课学的‘队'字中都有双耳刀,只是位置不同。”
        师:“你们真是火眼金睛啊!那你们再仔细看看这两个字中的双耳刀写法上一样吗?”
        生:“不一样,在‘部'中最后一笔是悬针竖,而在‘队'中耳刀的最后一笔是垂露竖。”
        师:“你观察得非常仔细,大家把掌声送给他。”
        生:“老师,我还发现‘部'字左半部分书写时要写得瘦些,特别是横画,不能向右舒展,要留下一些地方给双耳刀。”
        师:“是啊,我们祖国的文字博大精深,每个字都经过了上千年的演变,每个字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精彩,它蕴含着我国几千年的人文信息,蕴含许多做人的哲理。比如刚才两位同学所说的要给别的部分留下一席之地,这不正是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懂得宽容与谦让吗?这不也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吗?”
        我国著名学者郭沫若曾说:“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要人人都成为书法家,总要把字写的合乎规范,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
        在教学“狗”字书写时,尤其是左边的反犬旁要与提手旁相区分。太多的孩子把它们写成“一个人”,让你根本分辨不出来到底是反犬旁还是提手旁。在给他们示范书写后,再次告诫孩子汉字的点横撇捺,每一笔都要规规矩矩,不可胡乱混淆。否则写出来的字就不够规范、美观了。随后我又播放歌曲和孩子们一起唱:“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也像它……”之后我把音量放小,让孩子们在音乐中练习描红和书写。
        四、课外阅读,提高素养
        叶圣陶先生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方能驾驭语言文字。”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会阅读,就不会思考。”我经常在班级群里分享与阅读相关的信息,希望我的努力或多或少地会影响到一些人。同时,我每天都会精心布置少而精的家庭作业,剩下的时间,我会委婉地要求有条件的家长陪孩子一起阅读。我班的班规里有一条是:“我们每天要读着书,让书中的故事陪着你进入梦乡。”
        古人云:”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平日里,我除了喜欢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老师的100条建议》,法国哲学家卢梭的《爱弥儿》。近期我疯狂地爱上了沈石溪先生的动物系列小说,尤其是《雪豹也有后爸》:我被泥雪滚的憨厚与执着所感动;被阿灿霞的感情上不将就,道义上特讲究所折服;被豺的相互扶持,合作共赢,永不放弃的执念所震撼。那一天,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因为阅读到凌晨竟没有睡意。曹文轩的《草房子》、《孩子与海》、《童年》等也都让我爱不释手。阅读成了我和孩子们沟通的桥梁,课间、饭后这些零零星星的时间就是我和孩子们说书的大好时光。
        时光荏苒,一转眼,我已陪着孩子们走过了二十四个春秋,其间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竟也给我的人生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二十四个年头里我陪着孩子走出过课堂,奔向田野,扑入大自然的怀抱;也领过孩子奔向操场,教他们跑三步篮;还让他们把课堂带回家过,去拓展延伸。待这些孩子,就如养一株桃树,方法得当,水肥均衡,才会有幸倾听到花开的声音。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