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树人背景下小学德育活动的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1/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3期   作者:陈娟
[导读] 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落实这一任务的关键在于明确“如何培养人”,全方位的培育人。小学德育教育是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教师要高度重视德育教学,并积极探索以德树人背景下小学德育教育开展的新方法,以此确保学生健康成长与学习。

陈娟    重庆市长寿区桃源小学
【摘要】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落实这一任务的关键在于明确“如何培养人”,全方位的培育人。小学德育教育是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教师要高度重视德育教学,并积极探索以德树人背景下小学德育教育开展的新方法,以此确保学生健康成长与学习。
【关键词】小学德育;以德树人;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1-044-01

        引言
        现如今,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和身心健康与其未来发展有着直接且密切的关系,且我国教育部门也提出了提升国民基本素养的要求。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奠定其优良品质的黄金时期。因此,教师要重视小学阶段的德育活动,并在德育教育过程中积极落实以德树人理念,以此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
        1以德树人背景下小学德育活动的特点
        以德,就是在德育过程中以良好的品德感化人、引导人、激励人;树人,则是在德育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来培养人、发展人。因此,以德树人背景下小学德育活动的开展要坚持以德服众、以人为本,将学生放于首位,将德行立于前,引导学生学会自省、学会自律,树立良好的道德观,以此促进其健康成长与学习。
        2以德树人背景下小学德育活动的教学策略
        2.1建设德才兼备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以德树人背景下小学德育活动开展的核心在于学校建设“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因此,学校在选拔和培训教师时应当遵循“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润才”的标准,将优良道德品质作为用人的第一导向,以此奠定小学德育活动开展的良好基础。首先,在选拔教师时,学校要重点考察其德行,确定其德行无误,再对其专业能力进行判定,最终选择合适的人才补充进学校教师队伍。其次,学校要加强新老教师的德行培训,定期开展品德教育讲座,进一步深化提升教师的德行。最后,学校要加大德行监管力度,以“德”监督教师,一旦发现教师有不良习惯,并在校园内引起不良之风,则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力求将不良道德扼杀在摇篮之中。学校是培育学生的主阵地,教师是德育活动的实施的主要载体,对学生德育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重视教师的德行培养,加强德才兼备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培养,是以德树人背景下小学德育活动有序开展的重要策略。
        2.2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的作用
        学校要办好,要让人民满意,就意味着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良好的品德,要让学生拥有终身学习和契合社会发展的知识与能力;意味着学生走出校门时能够担当时代赋予自己的责任或义务;意味着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当遵循以德树人的原则,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重视学生素质的培养。


因此,我们要坚定的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思想,充分体现学校教育、课堂教学在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地位。在小学德育过程中,教师要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不断完善教材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循序渐进地将德育培养有机融合于各个学科教学之中,结合学科特征开展针对性德育教育,将积极的价值观、正确的是非观自然融入教学过程,以此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行为,引导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树立优良道德观。
        2.3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德树人背景下,实施小学德育活动时,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德育知识变为德育行为的主动践行者,能够积极接受教师的影响和教育,并能以教师为榜样,学习教师良好的道德行为,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以道德高标准约束自己,最终实现健康成长的教育目标。因此,在小学德育教育时,教师要积极转变观念,尊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多采用引导性、启发性的问题来让学生自主判断是非,使他们在讨论或辩论中获得正确观点,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是非观。其次,教师要丰富德育方法,以情境性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成为德育活动的主体,从而提高德育教育有效性。最后,教师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潜移默化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确保学生健康成长。
        2.4密切联系生活
        生活是德育培育的重要场所,对于小学生品德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密切联系生活也是以德树人背景下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策略之一。因小学生年龄小,对于一些抽象的、概括性强的德育文化理解有难度,但若能将其转化为具体行动,则不但能让学生轻松理解与掌握,且还能调动学生自主实践的积极性,提高德育教育质量。因此,在小学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不断拉近德育与生活的关系,让学生从具体的行为中去理解抽象的德育知识,约束自己的行为,实现德育的良好培育。此外,在教学时,教师还可积极引进一些社会热点事件,就事件中一些人的行为动作进行讨论,让学生自主判断这些行为是否正确,并说出正确或不正确的原因,,以此使学生建立不良行为的概念,在之后的学习与生活中能够严格杜绝这些错误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5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氛围对人的影响是潜在的,是无形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小学德育教育中,学校要重视良好校风氛围的营造,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与管理,构建具有突出德育效果的文化环境,于日常学习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促进其全面发展。第一,学校可在校园内的公告栏、班级墙上等地方,张贴一些德行出众的伟人,鼓励学生向他们学习。第二,教师可将一些德行较好、进步较大的学生贴在班级的荣誉榜上,运用替代强化的方法去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以此达到良好的德育效果。第三,学校可举办主题教育活动,如“爱学习、爱国、学习传统礼节”等,从多个方面培养学生优良品德,营造浓厚的德育氛围,促进学生德育发展。
        结语
        总而言之,现今社会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正所谓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德行是一个人的根本,是一个人其他能力发展的基础。因此,以德树人背景下,教师要高度重视小学德育教育,并通过建设德才兼备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加强与生活的联系及营造良好校园氛围等策略,引导学生建立正确是非观,树立良好道德观,以此促进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谢锦柏.以德树人背景下小学德育活动的教学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 2020,000(003):160-1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