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

发表时间:2021/1/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3期   作者:潘莉
[导读]

潘莉   湖北省十堰市实验小学  湖北  十堰  442000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1-040-01

        数学学习活动基本上靠语言来表示,而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工具,为此掌握数学语言是完成数学教学,提高质量的重要基础。我们应当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和数学知识的学习紧密地联系起来,既锻炼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准确性,又提高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一、学会阅读数学,从中感悟数学语言
        数学语言具有高度抽象性,数学阅读时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学时每课的“主题图”都要学生去认真阅读,然后找到数学信息和问题。或有关的数学术语和符号,正确依据数学原理分析逻辑关系,达到对主题图的本真理解。因为数学有它的精确性,每个数学概念、符号、术语都有其精确的含义,不像语文结论错对分明,因此数学阅读要求认真细致、勤思多想。使数学不再感到难学,我认为必须重视数学阅读,必须重视书。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作文水平相对比阅读少的要好。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边”教学思想。
        二、在教师的潜移默化中形成数学语言
        首先数学教师的语言应该是学生的表率。因为儿童具有很强的模仿性,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所以教师的语言力求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前后连贯、逻辑性强。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通过教师语言的示范和教育作用,对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得以良好的影响。
        在教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的《角的度量》中几个名字的认识和掌握。如“直线”、“射线”、“线段”,教学时必须把他们的特征理清楚,再让学生陈述几遍。不仅提供学生语言锻炼机会,还让学生掌握了它们的特征,学到了知识,一举两得。
        三、采取各种形式,让学生发展数学语言
        1.小组讨论
        我们每一堂课都安排了小组讨论,特别是数学广角的内容,讨论的机会更多。每个小组选出小组长、记录员等,当学习中有疑难时,便可请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讨论后请一名代表交流。


这样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也有听别人说的机会;既有面对几个人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又有面对全班同学说的机会。学生为了表达本组的意见,使全身心都处于主动学习的兴奋中,同时也增加了课堂密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同桌交流
        同桌交流非常方便,也是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发表见解、培养语言能力的好方法。特别是新授课,结束时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老师要同学说说这节课的收获时,用语言及时地总结。如名数互化时,教学生记住两句简单的话就可以了:“高级单位化成低级单位,用乘法。低级单位化成高级单位用除法。乘、除它们的进率即可。”通过同桌间的互相交流使学生掌握思路,并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成绩较差的学生也可在同桌的帮助下,逐步学会叙述,正确地解答。
        3.让学生小结
        通过小结能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清晰地回忆出本课的要点。小学生虽然表达能力有限,但只需正确引导,学生便能正确概括。如在学习了“亿以上数的认识”之后,课堂小结时,我问学生:“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回忆整理之后,纷纷举手发言,而且平时不爱说话的和一些后进生都很积极。有些学生话虽然简洁,却抓住了本节课的重点,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也发展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经常进行有目的的课堂小结,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分类等逻辑思维能力,达到智能并进,全面育人的目的。
        四、在操作中强化学生的数学语言
        操作是学生动手和动脑的同时活动,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而语言是思维的外化,是思维的物质形式,知识的内化与相应的智力活动伴随着语言表述的过程而内化,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动手操作,要注意多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叙述操作过程,表述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把动手操作、动脑理解、动口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促进感知有效地转化为内部的智力活动,达到深化理解知识的目的。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为了使学生透彻理解分数的概念和意义,可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折、看、涂、想、说”进行。折:让学生用一张纸折成均匀的四份;看:引导学生观察多种不同的分法;一共分成几份?每一份的大小怎样?涂:涂成四分之四分之四分之三;想:出示涂色的纸,思考怎样用分数表示?说: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自己想的过程?分数的意义是怎样表述的?等等。这样通过动手操作引发思维和用数学语言表达,不仅加深了对分数的意义的理解,还可以检查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情况,同时也培养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学生通过操作活动,可以丰富感性认识,通过有条理地说操作过程,可以把外部物质操作活动转化为内部思维活动,以掌握事物的本质属性,使儿童的数学语言得到强化。总之,数学语言的培养是教学工作中一项长期的任务。它使学生获得数学交流的机会,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树立学习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听说能力。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