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情境教学探索 王容

发表时间:2021/1/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3期   作者:王容
[导读] 情境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运用情景教学法,可以有效引起学生对生物的兴趣,从而提高生物学习的有效性。因此,教师要注意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并加大对于情境教学的重视。

王容   四川省江油市长城实验学校  四川  江油  621700
【摘要】情境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运用情景教学法,可以有效引起学生对生物的兴趣,从而提高生物学习的有效性。因此,教师要注意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并加大对于情境教学的重视。
【关键词】情境教学;初中生物;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1-036-01

        1当前初中生物课堂情境教学中面临的问题
        1.1实验课时安排较少
        因受到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教师对实验课程重视程度不够,课时安排较少,过多重视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教学,在实际教学中难以充分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另外,探究性实验教学需及时就学生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讨论、验证假设、反复修正。有的实验通常需两个课时甚至更多,教师为了完成教学进度,在此状态下实验教学效果会受到影响。
        1.2实施情境教学的环节过分单一
        许多初中生物教师在课堂上实施情境教学时,往往只将其应用于新课导入环节,只在每节课的初始部分简单进行情境创设,之后就回归于传统的生物知识单向讲授与灌输模式,并未充分发挥情境对于生物教学的作用,学生在课堂上仍然处于被动接受生物知识的地位,主体性不足,导致学生对于生物学习的兴趣未能得到激发,因而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较差。
        2初中生物情境教学策略
        2.1利用生物实验开展情景教学
        在初中教育中,生物学比其他学科更实用,因此,仅仅依靠记忆学习来有效地学习初中生物学知识是不够的,在教学法中,实验教学法的正确实践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对特定实践中的生物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发展和增强学生的智力,学生的观察能力促进了学生健康,包容的发展,并有效克服了传统教育模式的局限性。实验在生物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生物实验可以有效地激发来将知识学习和生活现实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获取生物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大部分技能和知识都是通过实验获得的。因此,生物学实验是生物学课堂中必不可少的内容,生物学实验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还可以顺应学生追求差异,追求行动,追求新颖的心理,并使学生对探究产生兴趣。
        例如,在教授“蚕的繁殖与发育”时,老师要求学生事先将它们放在纸箱中饲养,同时仔细观察并记录繁殖过程中每个发育时期的变化和特征,这些实验性活动可以激发学生最大程度地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进行独立探究的欲望,并使知识的获取和理解更加容易。
        2.2创设问题式情境
        针对当前存在与初中生物课堂情境教学中的情境与教学目标缺乏联系的问题,教师需要对生物教材进行重点提取和凝练,将其整合成若干与生物相关的问题,进行问题式情境创设,使学生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始终带着问题进行,从而让学生在发现生物问题、解决生物问题的过程中,满足教学目标的各项知识和能力要求。



        例如,在进行“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这一章节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围绕教材内容,设计如下问题:什么是动物的先天性行为?什么是动物的学习行为?动物的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之间应该如何区分?你在生活中观察到的动物行为,哪些属于先天性行为、哪些属于学习行为?之后,教师将这些问题作为预习任务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自主对课文内容进行阅读,之后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播放动物行为视频或动画的方式,让学生判断视频或动画中体现的动物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还是属于学习行为。这样一来,学生参与课堂的程度就得到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亦随之提升。
        2.3利用角色扮演,模拟生活情境
        通过角色扮演来模拟生活状况可以提高生物课的真实性和兴趣,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在从感知思维过渡到理性思维,有趣的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减少了学习难度,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生物知识。
        例如当教学“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血管”时,老师可以安排学生开展扮演角色活动,老师充当有流血手臂的病人,并选择一个学生担任医生,当学生包扎老师时,老师要求学生解释原因,并根据学生的叙述内容,提出以下问题:“血管的类型是什么?止血部位和血管的类型之间是什么关系?”这样的角色扮演使得课堂生动有趣,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可以使得知识更加深刻的印在学生的脑海中。
        2.4创设生活化情境
        针对当前存在于初中生物课堂情境教学中的情境创设与生活实际不符的问题,教师需要加强情境创设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情境可以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般现象,或是与生物学紧密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这样一来,学生就能更好地进行生物知识的迁移,并提升对于生物学科重要性的认识。生活化的情境还能让学生在课堂讨论的过程中,比较轻松地找到切入点,因此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使生物课堂充满活力。
        例如,在进行《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这一章节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从蚯蚓,这一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环节动物入手创设情境:首先让学生表达对于蚯蚓这种生物的印象和感受,并在这个过程中描述蚯蚓的特点;接着展示有关蚯蚓的图片和动画,结合这些内容对环节动物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这样一来,学生就不会再对“环节动物”这个生物学名词感到陌生,结合蚯蚓进行联想,就能自然而然地回顾起本章节的内容,教师因而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生物教师在进行生活化的情境创设时,还可以应用一些成语、俗语乃至古诗词名句。由于学生对这些内容耳熟能详,因而这样的情境,能充分促进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例如在“动物的运动”这一章节中,教师可以搜集与生物学相关的文学名句,例如反映植物生长受温度影响的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反映物种竞争关系的诗句“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等。
        3结束语
        良好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课堂学习非常有益,在初中生物课堂上利用情境教学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振兴课堂的气氛,因此,教师必须在课程中积极创设各种情景,以提升课堂效率,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参考文献
[1]陈豪.生活情境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271.
[2]张雪.初中生物课堂情境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6):86.
[3]朱杰.初中生物课堂情境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5):2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