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尹丙玲

发表时间:2021/1/28   来源:《未来教育家》2020年 第11期   作者:尹丙玲
[导读] 群文阅读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生阅读素养有重要的作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笔者提倡推行群文阅读教学法,教师要精准选文,巧妙组合,注重引导,传授技巧,促进学生自由畅想,彰显学生独特思想。

山东省阳信县第一实验学校  251800
         摘要:群文阅读是一种有效的阅读形式,初中语文学习中需要教师加大学生的阅读量,促进学生文学积累,这有益于提高学生语文成绩。根据数据显示,初中生阅读量近几年呈现下降趋势,尤其近几年移动终端与手游游戏的兴起,很多初中生逐渐丧失阅读兴趣。为了提高学生阅读兴趣,促进学生文学积累,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将群文阅读教学方法引入到初中语文教学中,通过糅合不同题材、不同作者、不同故事等的文章,为学生呈现丰富的文学世界,切实做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目标。笔者结合自身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经验,重点分析群文阅读在初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群文阅读;初中语文;应用;
   
         语文教学从本质上看就是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学生通过语文学习,不仅是习得语言运用的技巧,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丰富学生精神世界。而这些,都离开“阅读”。“阅读”拓展学生知识层面,提高学生理解能力,从三维课程目标的角度看,实现对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全面培养。尤其近几年备受瞩目的群文阅读教学法,极大地拓展学生阅读量,提高学生阅读效率。因此,笔者认为加强群文阅读研究,在当前教育形式下极有价值,希望通过本课题研究有助于初中语文教学。
         一、精准选文,巧妙组合
         所谓群文阅读,就是通过一定的形式,将不同题材、不同作者等的文章组合起来,因此群文阅读教学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巧妙的选文。进行选文时,需要教师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开展群文阅读教学进行选文时,一定要具有一定的目标性。选文的目的在于实现对学生的那种教育。笔者可以确定某一选文主题或某一作者的作品(通过作者不同时期的作品分析作者成长或社会发展过程),以此提高学生对阅读的认识,实现有效阅读。第二,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时,教师选文不必非要拘泥于教材,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灵活地进行选择,最好拓展课外优秀的文学作品,并结合教材中的文章,实现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巧妙融合。第三,在群文阅读中,阅读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情感感知力等使学生通过文字或许有价值的信息,拓宽学生知识层面。例如,学习朱自清的《背影》,题材为散文,主要内容有关父爱,树立了慈爱的父亲形象。在教学中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时,就可以以“父爱”为主题,选择描写父爱的文章,如《台阶》《切线》《父亲昼无眠》《父爱在我的名字里》等,通过群文阅读,使学生感受“不同”父亲带来的相同的沉甸甸的父爱,使学生在阅读中快速把握文章“父爱”的主旨,以《台阶》为例,通过群文阅读,并与其他文章对比可以发现,《台阶》塑造了与《背景》中完全不同的父亲形象,《台阶》中的父亲是朴素勤恳、踏实肯干的父亲形象。虽然创作主题相同,但通过群文阅读可以看出不同作者笔下不同的父亲,与父亲身在所处时代的哀愁与孤独。通过这种组合,学生可以深刻体会到阅读的魅力,体会文章中文字直穿心灵的力量,带动学生文章阅读的热情。



         二、注重引导,传授技巧
         阅读中最大的忌讳就是“盲目阅读”,初中生在阅读时,往往就是根据教师的要求进行阅读,不了解阅读的意义为何,学生在阅读中随意性过大,阅读效率极低。并且,学生如果进行“盲目阅读”,还会浪费大量的珍贵的阅读时间,这与群文阅读教学的初衷背道而驰。所以,笔者认为在进行群文阅读时,要重视对学生的阅读引导,加强学生阅读技巧的传授。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首先,制定明确的阅读目标。教师在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时,要制定明确的阅读目标,学生根据目标与教师的要求去要阅读,提高阅读的效率。例如,在学习李白《送友人》的古诗时,教师可以将李白有关送别的古诗《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作为群文阅读的古诗,让学生将古诗按照李白古诗创作的年份排列起来,分析李白在各个时期古诗创作的特点,并分析每首古诗中诗人送别故人的情感的不同。其次,重视学生阅读技巧的传授。进行群文阅读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阅读能力的提高就必须对学生进行阅读技巧的传授,通过科学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使学生真正掌握阅读方法。阅读技巧需要学生做到阅读的快、全、准,所谓“快”就是在规定时间内高质量的快速完成阅读,“全”是需要学生掌握文章中关键人物与故事情节,注意文章细节,实现对文章的较为全面的认识,获取文章的中心思想,“准”是学生通过阅读,准确理解文章大意,理清文章线索与发展。
         三、自由畅想,彰显个性
         阅读是有生命的,每个人都有自己阅读的习惯,每个人的阅读都带有明显的个人印记。在进行群文阅读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在阅读中放飞思绪,大胆想象,鼓励学生将自身阅读的感受与同学进行分享。例如,阅读《乡愁》,作者主要表达了自己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与对国家的热爱。同时,其中还包含了对母亲的思念、对妻子的眷恋等复杂的情感,因此教师必须促进学生思绪的放飞,使学生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除此之外,还要重视培养学生整合信息的能力,这是由于学生进行群文阅读时,通常阅读2篇以上的文章,这对学生分析与整合的能力提出了要求,因此教师要通过一定手段提高学生信息整合能力。
        结语:
        群文阅读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生阅读素养有重要的作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笔者提倡推行群文阅读教学法,教师要精准选文,巧妙组合,注重引导,传授技巧,促进学生自由畅想,彰显学生独特思想。

        参考文献:
        [1]孙月敏. 群文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 课程教育研究, 2019(14):106.
        [2]曹春月. 群文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 信息周刊, 2019, 000(012):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