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岳阳城建职业技术学院 414000
【摘要】:我国职业教育获得了较快发展,受到社会关注程度逐渐提升,然而社会对职业教育的传统观念并未发生根本性转变,职业教育仍被看作是“二流教育”、“断头教育”、“低层次教育”。上海教育科学院职业教育所所长马树超指出,学生和家长对教育类型的选择,归根结底关乎社会对各类教育培养质量及其今后发展空间的综合认可度。
【关键词】:学生;综合素质;职业能力;培养现状;
一、综合职业能力内涵界定:
我国中职人才培养中的综合职业能力是指个体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在特定的职业活动或情境中进行类化、迁移和整合所形成的能完成一定职业任务的能力。它不仅仅是单一的一种能力,或是各种孤立子能力的简单叠加,而是个体在某种职业活动当中所必备的,由多种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子能力综合而成的能力,是一个有机整体,其关键是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多种能力的“综合”。为了使综合职业能力更易在教学过程中落实,我们把综合职业能力分解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二、影响高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原因分析:
2.1 对中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错误认识 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仍然是基于“学科本位”,把职业教育看作是普通教育下的复制品,其类型特征并不显著。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原本应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然而在我们当前的教育模式当中,似乎并未完全将他们分离开来。不同种类的教育应赋予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教育应以社会的需求来办学,社会需要什么就应培养什么,因此职业教育应该也必须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而不应与普通教育的培养模式相混淆,不应只注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关键能力培养,致使在教育种类认识的源头上而产生对高职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错误认识。
2.2 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不够 虽然近几年来,国家和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支持有所增加,使得职业教育获得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但从根本上并未完全得到改善。
一方面对职业教育财政支持力度不够。调查显示,专业能力中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操作技能最弱,这一定层面上折射出学校实践环节的薄弱,据了解许多中职院校实训设备极度缺乏或过于陈旧,导致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水平差、专业技能和现实完全脱轨。另一方面政策引导不够。当前,由于市场的变化,出现了很多新兴行业,这些新兴行业对相关人才的需求量极大,甚至出现用工荒的现象,然而在我国当前职业教育中却并未出现相关专业设置,这又程度上体现了我国职业教育办学与社会需求脱轨的现象,再是国家政策引导缺乏。例如最近几年异常火爆的家政服务职业,其薪资水平已达或超过白领,由于“刚性需求”增长迅猛,其用工荒现象仍在蔓延。
据相关部门统计,目前家政服务这个职业的市场需求与供给之比是3:1,然这其中“1”的90%以上还是没有经过任何培训的。因此家政服务人才没有职业学校培养,而国家也没有相关的政策引导。而这一块在很多国家都是由政府出钱支持的。中国希望工程创始人徐永光曾提出建议。他说,“为满足市场对家政服务的需求,相关政府部门也应该有引导性的投入,这比职业教育的其他改革要容易得多。”
2.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对策
2.1思想道德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共同发展
针对技工学校学生出现的思想道德素质相对较低,综合素质不能满足实际建设的各项要求等现象,学校要有计划地对其进行调整。通过增加思想道德教育课程在教学计划中所占的比重,来使思想道德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活动得以顺利进行,从而逐步实现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目的。针对学生当前存在的团队合作意识不足的问题,教师应当有计划地进行调整,通过改变教学方式等,引入翻转课堂等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按照性别、年龄等对学生进行分组,使得学生在团队中完成教师布置的各项教学任务,推动学生之间不断学习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教师要及时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掌握正确的交流方法,及时处理彼此之间出现的矛盾,提高自身待人接物能力。
2.2校企合作,打造全方位综合评价体系
针对以往校企对接过程中出现的学生专业与实际实习工作不匹配、学生实习方向性不强等问题,学校应当及时制定针对性地培养计划。在实际培训过程中,通过完善校企合作等方式,向企业定向输送专业性人才,使得学生可以了解专业性的企业工作的日常流程和应当掌握的各项技能,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在这种方式下,学生可以通过自身努力表现以达到留在实习企业、实现就业的最终目标;也可以进一步沉淀自己,争取学习更多的知识技能,帮助自己实现就业及学习目标。除了完善校企合作之外,学校还要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视,结合社会的发展需求和学校的培养计划,制定针对性的学生培养方案,以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为目标,积极向社会推送符合市场需求的各类人才。通过完善综合人才培养方案,教师可以及时根据学生培养计划对学生进行锻炼培养,用完善的培训方案来代替教师的主观教学意愿,提高教学的针对性,继而推动学生实现新的发展进步。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培养并不是毫不相关的,二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视,推动学生实现综合发展提高。
学校要加强对当前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重视,结合社会需要来调整学生培养计划,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推动学生实现自身价值。
【参考文献】:
马君.加强通识教育培养职业院校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J].职教论坛,2017,(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