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语言有效性的策略探析

发表时间:2021/1/28   来源:《未来教育家》2020年 第11期   作者:李 叶
[导读] 教师如果可以运用适当、有效的评价语言,就能够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轻松的学习环境。评价语言的恰当、激励性可以让学生终身铭记,而不恰当、带有冤枉性的评价语言就可能会让学生敏感的心灵受到伤害。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苍梧县沙头镇第二初级中学    邮编543100
       摘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采用有效的语言,即语言具有一定的艺术性,不仅能授业、解惑和传道,也能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所以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必须注重课堂用语的审视及思考,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用语;有效性策略;

       引言:课堂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场所,而语言又是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主要方式,所以教师评价语言的有效性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课堂教学的效果。然而,很多教师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一般只会采用“不错”、“好的”、“坐下”等评价语言,使得没有通过有效的评价语言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充分发挥出课堂教学评价语言的独有魅力,这是广大初中语文教师需要重视的现实问题。
       一、进一步加强教师的语言素养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实施者,其语言素养对课堂教学的效果具有非常直接的影响。所以,教师需要进一步加强自身的语言素养,由于知识的广博程度与语言素养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教师除了要对所教科目的知识有充分的了解,还应该对相关学科的知识有所了解,这是提升自身语言素养的重要途径。首先,语文教师应该对语言的广泛性进行扩展。多学习一些关于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以此来把握学生的心理情况。还可以通过参与一些外出的学习机会,学习其他教师在课堂评价语言方面的优点,以此来提升自身课堂教学实践的能力。其次,还需要对自身语言的丰富性进行提升。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能够有一个自己的语言库,通过平时的阅读积累等,存储丰富的资料,做到呼之即出、信手拈来。因此,教师需要重视对自身语言素养的不断提升,将每一节课都能够当做锻炼的机会,在实践中不断锤炼自己的评价语言技巧,从而促使评价语言的激励力、反馈力以及启发力。
       二、教师需要充分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
       课前准备工作的是否充分是影响教师能否在课堂教学中做到胸有成竹、镇定自若。所以,教师必须重视课前准备工作。首先应该将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内容,对课堂教学中涉及的问题列出一张清单,尽可能要做到全面。其次,在进一步研究分析后筛选出具有价值的问题,这样做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是为了能够缓解教师面临突发问题时的紧绷神经。最后,教师将所筛选出来的问题进行进一步探究,列出相应的答案,便于课堂教学中可以快速解答。在准备工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提问,进行适当的演练和模拟,这样可以最大程度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
       三、应该善于倾听学生的表达
       初中时期的学生由于认知能力和生活经验的不足,其好奇心和求知欲会相对比较强一点,会在课堂教学实际中随时提出各种创造性的问题,教师不应该厌烦或者直接忽视,应该善于倾听学生的表达。


然而,很多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忽视了学生提出的问题,没有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只是沉浸在自己的教学节奏中,或者依据个人的判断直接否定学生的表达。这样就会导致学生的个性和独特见解被扼杀,打击到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先听学生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正确去理解所提的问题,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表达空间,让学生的思维可以更加活跃,并且用真诚、鼓励以及饱含热情的语言去评价学生的表达,这样既能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有助于学生语文水平的进一步发展。
       四、评价语应准确而多样,灵活使用课堂语言中的“褒贬词语”
       评价的语言应根据学生的回答,客观、准确地指出学生的长处与不足,语言要简洁明了。准确恰当的评价语言,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扬长避短,有所提高。当然评价语言不仅仅局限于有声语,多样的无声语言也具有更好的效果。可能是一个手势,一个眼神,都能使学生在不经意间感到老师的亲切,从而拉近师生的距离。如我对学生的评价语言准确而又生动,能因人而异,具有针对性地作出不同的评价,而这些评价又恰恰能给学生以提醒或纠正。我在课堂教学中有着多样、灵活、生动、丰富的评价语,使学生如沐春风,课堂内总是生机勃勃。就拿读完课文后来讲:
      “——读得真有感情!”
      “——大家听了都在佩服你读得好!”
      “——这个句子你读得真棒!请你再读一遍,大家仔细听听!”
       如此明朗、生动、亲切的语言,学生听后不得不被深深感动。肯定会大受激励。学生在感受到巨大的成就感的同时就会产生积极表现自我的欲望,产生学习的兴趣,学生们跃跃欲试,一个个教学的高潮正是这样形成的。可以说,准确生动的评价语言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因为初中阶段的学生都有着一定的虚荣心、自尊心,他们在提出问题的时候或者阐述自己观点的过程中,总是期望可以得到教师的鼓励、认可,这对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应该灵活使用评价语言,尤其是其中的“褒贬词语”,要结合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实际表现以及平时对学生身心特点的了解,在合适的实际给予学生鼓励、表扬,以此来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满足感。同时,还可以使用丰富的体态语言,如微笑、眼神以及点头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评价语言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如果可以运用适当、有效的评价语言,就能够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轻松的学习环境。评价语言的恰当、激励性可以让学生终身铭记,而不恰当、带有冤枉性的评价语言就可能会让学生敏感的心灵受到伤害。所以,教师需要在使用课堂评价语言的过程把握好时机,发挥出评价语言的作用,从而推动初中语言课堂教学的持续发展。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