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冀南新区高臾镇学区西玉曹学校 056108
【摘要】:美术课堂上,要想让学生完成一幅优秀的作品,首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绘画兴趣,一直以来是美术教学中的重点研究课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提高兴趣的研究上可通过游戏、多媒体、合作、配乐、讨论等教学手段,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美术课、兴趣激发、以生为本、多媒体、
兴趣是人们认识某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积极倾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也是推动学生探究获得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激发兴趣是提高美术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教育学家斯特金认为,教学效果基本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的兴趣又调整着情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表现出巨大的热情,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一、以学生为本
以学生为本,其实就是了解学生,能站在学生的位置上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引导学生,激发其学习的热情。比如在五年级《走进自然》的美术课上,当有老师要求作业画风景画时,总会有个别学生提出要画其他主题的画。这时,我们可以分析一下这些学生的想法,要求画其他主题的画可能觉得自己能画的更好。如果这时教师大怒,以不按老师要求做作业和无理扰乱课堂批评的话,就使学生的绘画热情受到挫伤。因而应该给他们创作自由,让学生从兴趣开始,可以先画自己喜欢的。教师只有了解学生,正确的引导,才能培养其兴趣。
二、从转变自身开始
美术教师的个人意识对于教学也是起着重要的作用的。我们美术教师在教授美术时既不应有把学生培养成画家、美术家的思想,也不该持应付的心态。学生眼中的世界,描绘的水平绝对不可能和成年人一样,因此在课堂教学当中,也不能以太高的准则来要求学生。要多给予学生肯定的表扬,少有苛刻的指责。再者,我们美术教师不能有副科意识,美术是不重要的课程等意识,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知识和意识,才能达到美育的目的。
三、创新教学方法
老一套的教学方法教师讲,学生听,,致使学生思想僵化不开窍,以至学生失去兴趣,所以必须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任课教师要大胆改革教学方法,勇于创新,根据学生兴趣特点与认知的规律,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消除学生心中的学习压力,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比如在一年级《玩陶泥》的课程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放开地捏自己想捏的物体,让他们再回到玩泥巴的时代,让他们自己动手去挖红泥,让他们在课堂上由老师引导从儿时的捏娃娃游戏开始讲解陶器,使学生更真实的感受到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这样的课堂才是培养农村孩子兴趣的乐园,这样让学生在兴趣中吸取知识和掌握技能,就能收到最佳学习效果。
四、设计游戏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游戏是学生们最喜欢的活动,爱做游戏也是孩子们的天性,利用各种各样的游戏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迅速的融到学习中来,在游戏中学,在学中游戏。这就需要教师动心思来设计适合教材和学生年龄特征的种种游戏,比如闯关游戏,拼图游戏,情境游戏,悬疑游戏,穿越游戏,等等。让游戏在教学中充分的发挥作用,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例如,《头饰》一课,作为低年级课程,要求学生能够动手制作不同形象的小动物头饰,教师在设计游戏时要考虑到哪种游戏能利用到小动物。在这节课的游戏设计上,我采用了拔萝卜的游戏。
课前老师告诉学生,老师种的萝卜丰收了,可是自己一个人拔不动,需要许多的小动物一起来帮忙,你们愿意扮演小动物帮老师拔萝卜吗?学生们欢呼雀跃,都争着要扮演小动物,帮老师拔萝卜。接下来,教师带领学生共同研究制作动物头饰。最后,同学们带上做好的小动物头饰,跟老师一起来做拔萝卜的游戏。再如,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可以设计闯关游戏。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设计成一个关口。学生们需要闯过第一关,才可以再闯第二关。每一关都设计相应的问题来对学生进行提问。这样的游戏,大大地加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次次的闯关,使学生更有成就感,课堂气氛也十分的活跃。
五、利用多媒体的介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生动,信息量大,传播方便,它不仅能把抽象的知识直观化,还能够强化学生的感知。在实际教学中,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灵活的加以运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也越来越丰富。使用的多媒体软件也层次不穷。既有传统老式的PPT形式。也有新兴的白板,乐教乐学等先进手段。这些先进的多媒体介入,使学生在美术课上学起来更轻松,更直观,更形象,更有趣味性。美术课上,则把白板的拖拽功能,利用得更加淋漓尽致。不同的图形可以随意的旋转,拖拽,放大和缩小。还可以把各种图形,任意地进行组合拼接,提取。乐教乐学的强大网络功能,可以非常便利地把学生的作品随时传到大屏幕上,使学生们看得更清晰。例如,《童话城堡》这一课,教师在使用白板时,提前设计出大大小小的各种图形。在上课的课程中,可以让学生任意的进行拖拽,把各种图形进行拼接。像搭积木一样搭建出各式各样不同造型的城堡。在整个城堡搭建的过程中,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多媒体的介入还大大的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我们可以在课件中插入许多的图片让学生进行欣赏。通过对自然风光及优秀艺术作品的欣赏,使学生对大自然、对艺术有了新的认识高度,这些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六、组织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讨论在美术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积极的各抒己见,互相启发,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以达到训练学生自学能力,推理能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可以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讨论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可以拿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因为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所以在讨论的时候,要用自己的观点去说服对方。这样就促进了学生间的交流与思维,也拓展了学生的想象空间。实践证明,通过学生的课堂讨论,有效地提高了绘画效果。通过讨论的环节,学生们更能明确自己的绘画创意点和目标。例如,怎样去表现一幅作品?用什么样的材料去表现,以及在绘画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都可以通过讨论来解决。如在《大嘴怪》一课中,要求用纸板画的形式制作出大嘴怪的形象。那么,在纸板画的制作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就要需要同学们进行讨论来解决。“我印出来的画面效果为什么不清晰?制作过程中,颜色为什么不能很好地涂在纸板上,等等。”学生们带着问题去讨论,通过讨论,都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讨论之后再去动手制作,就会得到非常理想的画面。
七、利用小组合作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曾说过:“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又曰:“三人行必有我师”。小组合作,作为课堂上新型的学习模式,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营造了可持续发展的氛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潜质。小组合作学习,拓宽了学生学习的空间,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培养主动参与的意识,更能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教学质量。
虽然激发美术学习兴趣并非一朝一夕便可达到,但只要我们能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基础教育的特点出发,积极探索教学途径,努力挖掘教育中的有利因素,重视培养激发学生对美术课的学习兴趣,一定会为今后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