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萍
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 四川省成都市611134
摘要:实外附小以学生为中心建构本校和雅课程体系,通过课程发展小学生和雅素养。在课程建构中,我们主要选取了两种课程类型进行课程分类:1、按主体分:宏观科学又精致丰富的“一体两翼”课程体系。2、按课程形态分:①显性课程: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有机融合为“和雅课程”。“和雅课程”分为基础性课程、拓展型课程、探究型课程三大板块。②隐性课程:充分利用校园物质环境、文化情景、人际情景发展学生和雅素养。
关键词:和雅素养 课程体系 分类
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来说,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获得的全部经验。从狭义来说,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内容(科目与活动)及其进程的总和。和雅课程涉及教师教什么和学生学什么的问题,它是学校和雅教育的核心要素。
在我校和雅课程体系构建中,我们主要选取了以下两种课程类型进行课程分类:
一、“一体两翼”课程体系
新时代赋予教育新使命。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外附小将课程作为学校文化变革和特色发展的核心元素,作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有力抓手。学校以贯彻“和雅理念”为核心,坚持以学生的全面成长为出发点,以“成长为气雅善思、爱劳健体、尚美创新、具有初步国际视野的实小少年!”的培养目标为依据这一思路,建构起既宏观科学又精致丰富的“一体两翼”课程体系,为学生的全面、全程、终身发展而服务。
所谓“一体”就是以学生发展为主体,“两翼”分别指教师课程、家长课程;课程实施过程评价是对课程建构的科学性和课程实践合理性的评价,课程体系管理制度是整个课程实施的保障。“一体两翼”课程建设帮助学生全面个性成长,同时带动学校的品质提升。
二、根据课程形态进行的分类
(一)按显性课程分
实外附小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有机融合为“和雅课程”。“和雅课程”分为基础性课程、拓展型课程、探究型课程三大板块。
1.基础型课程
基础课程作为必修,以国家课程内容为主,通过对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来实现国家课程目标,主要有语文,数学,英语,美术,音乐,科学,品德,信息技术,保证国家对小学阶段基础性教育的要求,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强调基础学力的提升。
2.拓展型课程
以国家基础课程为主线,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进行知识与能力的拓展,开设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采取体验,交流、参与的活动形式,落实学校育人目标特色化的要求,加强学生的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主要有:语文经典晨诵;中文即兴戏剧;儿童哲学;数学思维体操;数学游戏;数学创新原动力;英文听说实践;英语趣配音;美术纸艺;媒介素养;趣味试验科学课;体育健美课等
3.探究型课程
探究型课程作为选修课程,内容既有符合学习者兴趣、特长发展需要的选修课程,又有着力于综合素养提升的综合实践活动。这些课程既发展个性,也培养综合能力。主要有:手工,剪纸,创意画,书法,国学,啦啦操,英语话剧,科技拼装,声乐,管弦乐团,篮球,羽毛球,魔术,礼仪训练,主持,彩绘,传统戏剧,IT小精英,法语,德语等。
和雅课程体系以落实国家课程为主,适时渗透地方、学校课程,适度拓展内容,纵向贯通学科目标、横向融通学科边界,让课程更具生命的张力。
这三大板块有机衔接在一起,逐层扩散课程的内容范围,不断增强知识呈现的灵活性,构成一个立体式的架构,目标指向完整人的培养。
(二)按隐性课程分
显性课程的实施较偏重于教科书,学生很难实现个性的全面、和谐的发展。隐性课程的重要特点就是在学生学习、生活过程中利用学生的无意识心理逐渐使学生受到环境的熏陶,从而使学生受到教育。
实外附小现有的隐性课程主要由以下3部分组成。
⑴、物质环境。学校地处美丽富饶的金温江,以外语、艺体和科技发展为特色,是一所成都市城市西独树一帜的新学校。学校根植在温江这片教育沃土上,深受“学到温江,卓越教育”的良好氛围的熏染。建校以来,学校发展立足“和”,突出“雅”,创设出和谐内敛的文化氛围,学校建筑包括三栋教学楼(和雅楼 通远楼 撷英楼)、两栋学生寝室(静憩园AB)、食堂(畅享楼),同时配备了室内外体育场等。
⑵、文化情境。包括四个方面:
①教室布置。目前学校30个教室,教室的前门外,挂有班牌,上面标有班级名称,班级发展目标,班级合影,班主任照片。课室四面墙上依据各班“一班一品”的特色班集体建设进行布置。教室后墙有一块黑板同讲台相对,作为班级板报和学习园地。
②走廊文化。一是教室外墙呈现各班“一班一品”的特色班集体建设活动成果;二是学生美术作品,三是各学科知识。四是老师和同学创作的温馨提示。
③橱窗文化。学校橱窗展板,用于定期出版学生作品、时事政治、节日宣传等内容。
④仪式活动。升旗仪式:通过升国旗、唱国歌、作国旗下讲话、颁发每周班级流动红旗,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入队宣誓仪式:对学生进行理想、知识、信念的教育。晨光故事:拓展学生思维,开阔学生眼界。劳动教育: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培养劳动观念。
⑶人际情境。
①师生关系。在学习“和雅”理念下,我们致力培养和雅学生,打造和雅之师,师生关系融洽。我校是一所半走读、半寄宿学校。师生共处时间长,师生之间的交流除了学习和思想,还涉及学生生活方面。
②同学关系。我校学生主要来自温江,在“和雅”理念熏陶下,孩子们待人有礼,温驯谦和,学生关系较为融洽。
③办学理念、学风、班风、校风。学校以“和雅求实 卓思通远”为办学理念,“和雅 勤学 感恩 向上”是校训;“向学 善思 坚持 进取”是学风;“和美 雅正 求实 卓越”是校风,“和善 求进 落实 创新 ”是教风。三风一训和理念成为影响学生学习生活的精神引领。
④校纪。我校目前有明确的校纪管理。特别是在生活、学习、工作、思想等方面注重养成教育,有学生人手一册的《实外附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有教师人手一册的《实外附小教师工作手册》。每年新生入学以后的第一课,就是进行纪律等方面的养成教育。其中,“和雅班级”实施方案,较好地解决了学生德育管理方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