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智
四川省双流棠湖中学 610200
摘 要:要构建以"评价任务"为核心的高效课堂,应遵循的路线是"学习目标一评价任务一教学活动"。这一课堂模式的基本形式是:首先,设计学习目标,确保课堂核心与方向的正确性;然后,根据学习目标设计评价任务,用以评价和检测学习目标,确保教师对课堂教学效果有基于学情的把握;最后,设计教学活动,教学活动的设计内嵌评价任务,通过有序递进的环节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具体在课堂实施中,以实例对“评价任务”的落实进行研究和操作,使课堂教学真正体现“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理念。
关键词: “教学评一致性”,"评价任务",“光的折射”“操作性”,“评价信息”。
为贯彻落实课程标准理念,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实施新的育人模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着眼于学生长远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提升物理教育教学质量,需要认真践行“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理念。下面根据我的教学经历结合教科版初二物理《光的折射》实例探讨对“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中的评价任务的认识及如何实践。
一、评价任务的理解
所谓评价任务是指向学习目标的、可评价的学习任务,是为检测学生的学习目标达成情况而设计的检测项目,在学习目标和教学活动中承上启下。
1、评价任务设计的必要性和原则性
“评价任务”是一种学习任务,学生完成这种学习任务能够证明其是否达成学习目标。通过评价任务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及时收集评价信息,实时考查、诊断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利于学生及时发现问题从而改进和调整自己的学习思路和方法,有利于学生通过相关操作培养学习能力;也有利于教师的教,及时调整教学重心和有目的的指导特定学生、特定问题,从而使课堂学习更均衡、高效;并逐步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所以有必要进行针对学习目标进行“评价任务”的设计。评价任务设计要与学习目标相匹配,有学习目标,还必须有证明学习目标达成的评价任务,而评价任务,一定是针对学习目标的。在实际方案的设计过程中,学习目标与评价任务相对应,可以是“一一对应”,也可以是“一对多”“多对一”。
2、评价任务的特点
(1)指向性:所谓的指向性,就是评价任务要指向学习目标,即评价任务与学习目标的一致性。
(2)明晰性(可执行性):所谓可执行性,就是评价任务要清晰、要具体、要明白,让学生“可做”“可说”“可写”“可表达”可“应用”。一个明确清晰的评价任务要让学生清楚:我要做些什么?我怎么做?以及我要做到什么程度?
(3)评估性:为了判断教学活动中学习任务的成效,针对不同目标、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有较为明确的评价方式和标准,并作出不同的反馈。
(4)空间性:所谓空间感,即评价任务的设计要具备多样性、开放性、趣味性。
二、评价任务怎样制定?
1、确定本课的评价任务:立足课标,通过大单元学历案的设计,厘清前后知识的关联,从而准确定位本节内容所需的学习目标,进而设计对应的评价任务。
2、根据学生的学情分层次进行学习目标的设计,根据学习目标制定不同层次的评价任务。评价任务尽量详细具体把对应的学习目标进行分解,分层次展开学习任务。
3、组织学生在完成一个或多个学习任务后进行学习成果的交流和展示。
三、评价任务与学习目标、教学活动的关系
1、评价任务与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描述的是预期学习做到怎么样。(期望你学会什么?)
评价任务: 描述的是通过学习任务的设计要求学生做什么,怎样做,以及确保做到什么样的程度。(你怎么知道学会了?)
2、评价任务与教学活动
评价设计要先于教学设计。“评价设计先于教学设计”,在教学方案的设计中称为“逆向设计”,是相对于“教学设计先于评价设计”的“顺向设计”而言的。“逆向设计”的思维是在学习目标确定之后,首先考虑评价问题,即“怎样证明学生已经学会或者学会的程度”,在此基础上分层次、逐级开展教学活动。好的评价设计其实就是老师正确引领学生的学习,让学生的学习落在实处,重要性不言而喻。
因此教学活动其实就是组织、安排、落实之前的“评价任务”,教学设计就是安排布置好“评价任务”。设计教学活动时,应注意:一是活动要素应包括目标、情境、内容和方法等;二是要把握活动与任务的关系:针对一个任务设计一项活动或几项活动,一项活动可包含几个任务;三是活动应契合学生的心理,尽量多样化。“评价任务”的实施基本流程如下:
(1)、明确评价任务。
考虑怎样呈现评价任务,让学生明确自己将做什么,怎么做,做到怎样。
(2)、执行评价任务 。
考虑怎样组织学习活动,以确保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3)、交流学习情况。
考虑怎样组织交流,怎样对学习信息进行评价反馈、指导或补充等。教师要重视课堂评价信息的利用,同时建立本课的评价指南。其目的一是可评估课堂教学的效果,促使教师反思教学,改进教学;二是记录学生的表现,作为培优补差的依据;三是可促使学生反思学习,改进学习方式。
整体上看,“呈现评价任务—执行评价任务—交流学习成果”是一个学习链/评价链,一节课的教学就是由若干这样的学习链/评价链构成的。
.png)
组讨论、设计实验方
总之,没有针对学习目标设计合理有效的评价任务,在课堂上就难以呈现出高质量的学习信息;如果评价任务没有以规范严谨的教学活动为载体,就无法获得高质量的学习反馈信息,教师就像蒙着眼睛走路的人,无法引领学生的有效学习,因此,在评价任务的设计中,我们要坚持:以目标引领教学,有利于规范教学行为;将评价引入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从学习成果倒逼教学,有利于改变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和观念;同时,能促进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反思,有利于改进学习方式。
参考文献:
[1]顾红霞, 马宇澄. 突出评价任务 构建证据课堂——以"认识磁场"为例[J].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2015(5):12-14.
[2]曹晶晶. 巧设学习任务追求高效课堂——以初中物理教学为例[J].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9, 000(035):P.61-62.
[3]张菊荣. "教,学,评一致性"三要素:目标,评价与教学[J]. 江苏教育, 2019, 000(006):63-66.
[4]陈海洲. 任务导学,激活课堂——例谈任务导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 华夏教师, 2019, 000(032):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