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爱华
广东省惠州市河南岸中学 516007
摘 要:树立威信对于班主任的教育教学工作有良好的推动作用,初中生有其特有的年龄阶段特征,需要班主任有更高的威信,以“识”取信、以“实”取信、以“时”取信是班主任树立威信,促进班级有效管理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班主任;威信;有效管理
班主任威信是指通过自身行为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日益形成的使学生感到敬佩和信服的心理感化效应。古人云:“有威则可畏,有信则乐从,凡遇服从者,必兼备威信。”班主任的威信是具有积极肯定意义的人际关系的反映,它一经形成,将会对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产生良好的推动作用,所以班主任树立威信,对于班级有效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以“识”取信
“老师,这次我们历史又考第一吗?”几个女孩子满脸灿烂,飞奔进办公室,我点了点头,她们欢呼雀跃起来,这是我带的第一届学生,每天沉浸于钻研教法的我不仅收获到了远超年级第二的教学成绩,也收获了本班学生满满的敬意,他们满脸自豪的表情一直感染着我,每次自习课进入班级,发现全班学生都在认真学习,不知是来自对班主任的敬畏还是我带动了他们学习的兴趣,或许二者兼有吧。在良好的学习氛围的带动下,他们果真不负众望,八科排名,七科一直名列年级第一;并且我班学生在各方面均努力向上,几乎每月都被评为文明班、进步班,形成了班风正、学风浓的班集体。
这其中,在出色的教学成绩的推动下,班主任威信的树立是水到渠成的:
1、良好的教学水平促进班主任教育工作的开展
班主任以广博的知识、强烈的责任心、得当的教法开展教学工作,带领学生取得出色的学习成绩,就会形成强有力的说服力,使班主任产生“向心力”,从而提高班主任的威信;反之如果知识匮乏、教不得法、学生听不懂、学不会、成绩低下,就会消极地评价班主任,甚至对班主任的教育产生抵触,就会降低班主任的威信。
2、良好的教育水平促进教学工作的开展
班主任的威信也会有效促进教学工作,常常会有这样的情形,学生对班主任有好感,不但会言听计从,而且爱屋及乌,对他所任学科也会特殊偏爱,产生浓厚兴趣。班主任可以借此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教育与教学是相辅相成的,随着教育与教学的相互间的良性促进,班主任威信会逐步提高。
二、以“实”取信
班主任对学生提出的教育要求能否渗入学生的心灵和行动之中,能否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的言行,尤其是切实的行动。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需在以下三方面做到“实”:
1、实事求是地认识学生的情况
初中生特定的年龄阶段决定着班主任不能将其视为不懂事的孩童,不能采取吓唬、欺骗、威胁等手段进行教育,要保护其自尊心,批评现象可以全班指出,批评个人要避开集体环境,这样尊重为先,坦诚相待,方能赢得学生的尊重与信任。此外,学生存在着家庭、智力、性格等背景上的差异,班主任要切实理解学生的发展状况,不能嫌弃、排斥部分学生,高高在上,这样学生才能相信班主任能够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2、提出切实可行的管理要求
往往有的班主任在情绪失控或没有认真权衡的情况下,向学生提出根本做不到的要求,比如:要求一个平时纪律很差的班级的每一位学生,做到上课一动不动,结果,大部分学生做不到,班主任也不可能全部处理,这种失败的教育措施,看似严格要求,实际上不但达不到任何教育效果,反而降低了自身的威信。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从易到难,从简到繁,从小到大,这样才能让学生习惯成自然,逐步听从班主任的教诲。
3、脚踏实地执行规章制度
高绩效从严格执行开始,提出切实可行的管理要求后,班主任需要有严格的执行力来保证教育效果,需要防止以下几个心理误区:
首先,很多学生在规章制度面前,容易找借口,找托辞,班主任要反复强调,只要重视了规章制度,就不存在借口,每个成员都要无条件地执行规章制度。
其次,有的班主任对成绩好的同学在犯错时会网开一面,这样就破坏了执行的平等性,下次对其他同学执行时就会受到质疑,从而降低自己的威信,须知:任何学生在规章制度面前都是赏罚平等的,制度对事不对人。
再次,有的班主任做思想工作容易流于形式与拖拉,班主任要及时反馈反思自己的工作效果。
三、以“时”取信
后进生,即“后来进步”之意。在班级管理中,我们发现,后进生为数不多,但“能量”巨大,如果班主任对其束手无策,听之任之,不但不能保证良好的班级管理环境,而且在后进生这部分学生范围内丧失威信,久而久之,也会影响其他同学对班主任的信任。在后进生的教育中,一定要掌握时机与尺度,使后进生真正地“后来进步”。
这是我从九年级开始接手的班级,八年级时,杨同学的大名就如雷贯耳,他的母亲因后天中毒智力受很大的影响,父亲嗜赌,这个疏于照顾的独生子既因家世自卑而敏感多疑,又因接触社会而满嘴脏话,任性嚣张。开学不久,学校组织大扫除,大扫除本就容易散乱,很快我就发现几个坏现象,这其中,最显眼还是杨同学,他一边脚踩着扫把来回转,边跳着现代舞;一边瞅着同学哈哈大笑,还望向老师挑衅,我心里气恼不已,真想当众训斥他一顿,一场“战争”一触即发,可是忽地我想起“遇事冷静三分钟”,于是我努力克制自己,只是冷冷盯着他,轻轻说一句:“别闹了。”不知是他从我的表情中读出了什么,还是他自己意识到了什么,他放慢了动作,乖乖地停下来了……同样是教育学生,如果劈雷闪电,肯定不会增加我的威信,我的和风细雨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这样,几名后进生在反反复复中正跟上集体的步伐,班主任的威信也逐步树立。从中,教育时机的处理是至关重要的:
1、新班级建设初,是转化后进生的时机
班主任相信每一名后进生都有向上的一面,在带新班初,向全班学生声明:过去的好与坏,成功与失败,都仅代表过去,在新的起跑线上,班主任不会拿以前的任何表现来评价某位同学,今后的表现希望每位同学都能给大家留下美好的印象。不咎既往,给后进生重新做事做人的机会,一定程度上减轻其以往负面评价的压力,强烈地渴望其努力向上,是班主任对后进生成功树立威信的第一步。
2、进行集体主义教育时,是转化后进生的时机
后进生往往在信念、价值观、规条方面存在认识障碍,有时甚至不能分辨是非,如果事无巨细叮嘱学生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不如形成一个统一标准:凡是有利于班级进步,对班级做出贡献的,就是正确的行为。集体主义是每个学生不能拒绝而且容易接受的信念,每个成员都不希望别人给自己的集体差评,后进生也不例外,集体主义相当于给后进生确立的一个做事的基本原则,使班主任对后进生的改造具备基本的理论依据,从而提高说服力,并树立自己的威信。
3、防微杜渐,是转化后进生的时机
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病乱已成,为时已晚,班主任遵循“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管理原则,往往比善后处理效果好。预防为主的方法可以帮助后进生在面临实际困难时有心理及措施准备,从而更容易控制自己达到集体的要求,后进生能够稳定,教师的威信自然而立。
总之,班主任的威信是“识”“实”“时”三个方面共同作用形成的。作为班主任,应该不断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自身的修养,在学生中树立威信,赢得学生真诚的信任与尊重,促进班级有效管理。
参考文献:
[1]吴志樵.怎样树立在学生中的威信[M].沈阳:辽海出版社,2011:83-84.
[2]刘宏成,王金朝.班主任威信的形成及其心理效应.《基础教育参考》:2012年06期.
[3]赵秀芬.浅谈班主任威信的作用及其建立.《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8年06期.吴爱华
广东省惠州市河南岸中学 516007
摘 要:树立威信对于班主任的教育教学工作有良好的推动作用,初中生有其特有的年龄阶段特征,需要班主任有更高的威信,以“识”取信、以“实”取信、以“时”取信是班主任树立威信,促进班级有效管理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班主任;威信;有效管理
班主任威信是指通过自身行为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日益形成的使学生感到敬佩和信服的心理感化效应。古人云:“有威则可畏,有信则乐从,凡遇服从者,必兼备威信。”班主任的威信是具有积极肯定意义的人际关系的反映,它一经形成,将会对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产生良好的推动作用,所以班主任树立威信,对于班级有效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以“识”取信
“老师,这次我们历史又考第一吗?”几个女孩子满脸灿烂,飞奔进办公室,我点了点头,她们欢呼雀跃起来,这是我带的第一届学生,每天沉浸于钻研教法的我不仅收获到了远超年级第二的教学成绩,也收获了本班学生满满的敬意,他们满脸自豪的表情一直感染着我,每次自习课进入班级,发现全班学生都在认真学习,不知是来自对班主任的敬畏还是我带动了他们学习的兴趣,或许二者兼有吧。在良好的学习氛围的带动下,他们果真不负众望,八科排名,七科一直名列年级第一;并且我班学生在各方面均努力向上,几乎每月都被评为文明班、进步班,形成了班风正、学风浓的班集体。
这其中,在出色的教学成绩的推动下,班主任威信的树立是水到渠成的:
1、良好的教学水平促进班主任教育工作的开展
班主任以广博的知识、强烈的责任心、得当的教法开展教学工作,带领学生取得出色的学习成绩,就会形成强有力的说服力,使班主任产生“向心力”,从而提高班主任的威信;反之如果知识匮乏、教不得法、学生听不懂、学不会、成绩低下,就会消极地评价班主任,甚至对班主任的教育产生抵触,就会降低班主任的威信。
2、良好的教育水平促进教学工作的开展
班主任的威信也会有效促进教学工作,常常会有这样的情形,学生对班主任有好感,不但会言听计从,而且爱屋及乌,对他所任学科也会特殊偏爱,产生浓厚兴趣。班主任可以借此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教育与教学是相辅相成的,随着教育与教学的相互间的良性促进,班主任威信会逐步提高。
二、以“实”取信
班主任对学生提出的教育要求能否渗入学生的心灵和行动之中,能否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的言行,尤其是切实的行动。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需在以下三方面做到“实”:
1、实事求是地认识学生的情况
初中生特定的年龄阶段决定着班主任不能将其视为不懂事的孩童,不能采取吓唬、欺骗、威胁等手段进行教育,要保护其自尊心,批评现象可以全班指出,批评个人要避开集体环境,这样尊重为先,坦诚相待,方能赢得学生的尊重与信任。此外,学生存在着家庭、智力、性格等背景上的差异,班主任要切实理解学生的发展状况,不能嫌弃、排斥部分学生,高高在上,这样学生才能相信班主任能够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2、提出切实可行的管理要求
往往有的班主任在情绪失控或没有认真权衡的情况下,向学生提出根本做不到的要求,比如:要求一个平时纪律很差的班级的每一位学生,做到上课一动不动,结果,大部分学生做不到,班主任也不可能全部处理,这种失败的教育措施,看似严格要求,实际上不但达不到任何教育效果,反而降低了自身的威信。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从易到难,从简到繁,从小到大,这样才能让学生习惯成自然,逐步听从班主任的教诲。
3、脚踏实地执行规章制度
高绩效从严格执行开始,提出切实可行的管理要求后,班主任需要有严格的执行力来保证教育效果,需要防止以下几个心理误区:
首先,很多学生在规章制度面前,容易找借口,找托辞,班主任要反复强调,只要重视了规章制度,就不存在借口,每个成员都要无条件地执行规章制度。
其次,有的班主任对成绩好的同学在犯错时会网开一面,这样就破坏了执行的平等性,下次对其他同学执行时就会受到质疑,从而降低自己的威信,须知:任何学生在规章制度面前都是赏罚平等的,制度对事不对人。
再次,有的班主任做思想工作容易流于形式与拖拉,班主任要及时反馈反思自己的工作效果。
三、以“时”取信
后进生,即“后来进步”之意。在班级管理中,我们发现,后进生为数不多,但“能量”巨大,如果班主任对其束手无策,听之任之,不但不能保证良好的班级管理环境,而且在后进生这部分学生范围内丧失威信,久而久之,也会影响其他同学对班主任的信任。在后进生的教育中,一定要掌握时机与尺度,使后进生真正地“后来进步”。
这是我从九年级开始接手的班级,八年级时,杨同学的大名就如雷贯耳,他的母亲因后天中毒智力受很大的影响,父亲嗜赌,这个疏于照顾的独生子既因家世自卑而敏感多疑,又因接触社会而满嘴脏话,任性嚣张。开学不久,学校组织大扫除,大扫除本就容易散乱,很快我就发现几个坏现象,这其中,最显眼还是杨同学,他一边脚踩着扫把来回转,边跳着现代舞;一边瞅着同学哈哈大笑,还望向老师挑衅,我心里气恼不已,真想当众训斥他一顿,一场“战争”一触即发,可是忽地我想起“遇事冷静三分钟”,于是我努力克制自己,只是冷冷盯着他,轻轻说一句:“别闹了。”不知是他从我的表情中读出了什么,还是他自己意识到了什么,他放慢了动作,乖乖地停下来了……同样是教育学生,如果劈雷闪电,肯定不会增加我的威信,我的和风细雨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这样,几名后进生在反反复复中正跟上集体的步伐,班主任的威信也逐步树立。从中,教育时机的处理是至关重要的:
1、新班级建设初,是转化后进生的时机
班主任相信每一名后进生都有向上的一面,在带新班初,向全班学生声明:过去的好与坏,成功与失败,都仅代表过去,在新的起跑线上,班主任不会拿以前的任何表现来评价某位同学,今后的表现希望每位同学都能给大家留下美好的印象。不咎既往,给后进生重新做事做人的机会,一定程度上减轻其以往负面评价的压力,强烈地渴望其努力向上,是班主任对后进生成功树立威信的第一步。
2、进行集体主义教育时,是转化后进生的时机
后进生往往在信念、价值观、规条方面存在认识障碍,有时甚至不能分辨是非,如果事无巨细叮嘱学生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不如形成一个统一标准:凡是有利于班级进步,对班级做出贡献的,就是正确的行为。集体主义是每个学生不能拒绝而且容易接受的信念,每个成员都不希望别人给自己的集体差评,后进生也不例外,集体主义相当于给后进生确立的一个做事的基本原则,使班主任对后进生的改造具备基本的理论依据,从而提高说服力,并树立自己的威信。
3、防微杜渐,是转化后进生的时机
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病乱已成,为时已晚,班主任遵循“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管理原则,往往比善后处理效果好。预防为主的方法可以帮助后进生在面临实际困难时有心理及措施准备,从而更容易控制自己达到集体的要求,后进生能够稳定,教师的威信自然而立。
总之,班主任的威信是“识”“实”“时”三个方面共同作用形成的。作为班主任,应该不断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自身的修养,在学生中树立威信,赢得学生真诚的信任与尊重,促进班级有效管理。
参考文献:
[1]吴志樵.怎样树立在学生中的威信[M].沈阳:辽海出版社,2011:83-84.
[2]刘宏成,王金朝.班主任威信的形成及其心理效应.《基础教育参考》:2012年06期.
[3]赵秀芬.浅谈班主任威信的作用及其建立.《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8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