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芬
重庆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1331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运用相关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对高校大学生施加的具有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社会和高校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虽然曾经面临过较大的挫折,但总的来说,在这一发展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新时代,我们要自觉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足迹,了解高校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发展情况,并进一步探索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发展。
关键词:新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回顾;展望
2019年,值此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很有必要回望并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努力探索新途径,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全新工作格局,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质量。
一、新中国成立70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
根据党和国家在不同时期所面临的主要任务的改变,现将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进程划分为以下七个阶段: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起步与挫折阶段
这一时期,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对社会变革时期错综复杂的任务,很好的完成了相关的教学工作和目标,为思想政治教育拉开了崭新的序幕。高校坚持党中央的高度领导、积极回应落实国家政策号召,在高校确立了思想政治教育原则—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形成了合理化的体系。但也存在着一个较严重的问题:在向苏联学习的过程中没有结合自身的实际,只会盲目的套用他们的制度。文化教育事业也十分落后,高等教育发展面临停滞不前的状况。面对这样复杂的教育情形,党和国家通过发布一系列政策性指导文件、开展政治宣传等方法把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和马列主义基本理论在人们群众之间传播,展开了在中国高校系统开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马列主义理论的教育革命。[[[] 陈晶.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8-13.]]
(二)社会主义发展初期,曲折前进阶段
当时,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才刚刚起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处于同样的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转变,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时经济文化的落后状况之间产生了矛盾,这对我国的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党和国家非常迫切进行教育制度的革新,制定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制度。
在政策方面,各部门加大力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剔除以往思想上的错误,进行了全面的自我审视与思考,有效提高了全党的思想认识和觉悟;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需要,党将人民紧密地团结在一起。经过党和全国高校的奋勇拼搏,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进程在艰难发展中缓慢前行。
在高等教育方面,确立了以教学为主、提高教育质量的办学思想,确立了高等学校以校长为首的领导制度,积极主动地把党的教育政策贯彻并执行;随着《高教六十条》的颁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失误得以纠正,改变了当时高校思想政治的混乱局面。对高等学校政治课程进行了调整,把编写教材的新要求提上日程;以启发式的教学方式代替“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模式。这表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渐趋有了制度化的雏形。[[[] 张小景.论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09):10-11]]
(三)“文革”期间,遭到严重破坏阶段
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受到了严重打击,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战线取得的成绩进行了否定,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在这一时期,高校党团组织被冲垮,思想政治教育机制陷于困境状态,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流失大量人才,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不明确,思想政治教育方针政策受到冷落。这一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未能站稳脚跟,犯了较大的错误,教育思想偏离了正确的航道,执行了许多错误的方针、政策和目标,这些行为严重地阻碍了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四)拨乱反正与改革开放初期,恢复与重建阶段
给党和国家带来深刻灾难的十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现了很多值得欣喜的变化。吸收了社会科学领域中出现的新思想和新观点,重新调整和改造过去枯燥乏味、固化刻板的教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正在慢慢步入正轨。[[[] 改若曦.建国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演进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7,18-24.]]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改变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任务,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任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工作也开始为党的经济建设和高校的人才培养服务。这一阶段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方式、内容等方面逐步趋于制度化、体系化、科学化。1982年召开的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全局的高度,确立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地位。党和国家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先后颁布了一系列决定和制度,不断更新目标任,确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稳步向前开展。
(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初期,完善与困惑阶段
20世纪末,国内外形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做出了重大部署。同时,邓小平理论在我国的确立,实现了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大踏步前进。
从国际背景来看,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日益显著。多极化引起思想文化的相互交流与碰撞,带来了多元化的价值取向;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物质环境。但此时也滋长了许多不利因素,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校学生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担忧,最终迷失了自己正确的方向。此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向大学生鼓吹宣传他们的政治制度、教育方针和发展模式,渗透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这极大的容易诱发大学生的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这些不利因素客观上阻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良性发展。
(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阶段
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性、强制性的规章、规定逐渐增多。部分高校还建立起与辅导员相应的专业技术考核和奖励激励制度,这有效促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规范化、健康化发展。
21世纪初期,国内外环境十分复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也出现和面临着许多从未有过的风险和挑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各国提高综合国力与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武器已经转变为文化软实力的较量。培养高水平的人才,完善教育制度,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命题。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西方敌对势力采取“文化霸权主义”政策,对中国大学生的意识形态进行侵蚀和渗透,青年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遭到冲击。
(七)党的十八大以来,创新发展阶段
十八大以来,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实施了相关重大举措,开拓了新的局面。
首先,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总体规划和谋篇布局。党对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出了系统的战略安排,[[[] 冯刚.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设计与发展展望[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8(09):28-35.]]高校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了中央相关文件精神,总结自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取得的成绩,乘风破浪,继续创造新的形式、内容、体系,这对于新时期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工作大有裨益。
其次,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综合运用理论教育与实践养成相互结合的方式,如课堂讲授、教育实践锻炼、志愿活动、参观红色基地等全面多样的形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潜移默化地融入到高校大学生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
最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教育部通过发布相关的政策性文件,确立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推进了教学各方面的改革创新,加强教学理念、内容、方法等方面的全面创新。
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使命
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国民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党相继召开了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等重要会议,习总书记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和发展寄予了新的期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沈壮海,金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10年:回顾与展望[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18,4(05):178-187.]]
(一)具备学科自信和强烈的问题意识
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增强学科、教学自信,增进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知识借鉴和优势互补;其次,高校要具备强烈的问题意识,勇敢面对当前思想政治学科的发展困境。思想政治教育得以进步,就得益于问题意识。当学科发展过程中意识到的问题解决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会向前迈进一大步。当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新的问题时,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敏锐的问题意识发现并及时解决。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发展的重要议题就是探讨问题意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正是拥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端正的态度正视当前学科发展存在的困境和短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才能得以破解一个又一个发展困境和难题,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最后,要全方位深刻反思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形式存在的不足,提升学科话语体系和创新能力。
(二)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现代化教育的新要求、新阶段作出新的概括。高校要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学校建设的有效指导,积极探索构建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独特的、全新的学科体系和话语方式;立足中国发展实际,借鉴国外发展经验,聚焦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依托跨学科的视野,夯实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深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探讨方法论,激发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研究的活力,破解许多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的发展难题。[[[]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2).]]
(三)确保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
高校要始终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教育工作的指挥棒,教师要用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自己、教育引导学生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信仰、坚定理想信念,广大师生要团结起来,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共同努力。[[[] 黄蓉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使命[N].光明日报,2018,01(23):06.]]
(四)加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
第一,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建设。高校作为传播、维护、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承担着伟大的历史职责。要坚决防范和化解意识形态领对教育工作带来的不利影响,比如,互联网上一些错误思想、有害信息的传播和蔓延,极易造成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偏离正确的轨道;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观念和思想在毒害新一代的青年学生,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下,高校一定要充分认识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保持清醒头脑和政治定力,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切实做好意识形态工作。[[[] 佘双好.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使命[J].思想理论教育,2018(05):46-51.]]
第二,注重运用新媒体技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要恰当选取当下网络舆论热点话题内容,更新课堂教学内容,采取新鲜热门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关心的、有兴趣的内容讲好,讲透,让他们真正喜欢上思想政治理论课。当前,我国部分高校开始发挥新技术、新手段来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把时髦的VR技术与思想政治教学有效结合到一起。发挥VR技术所独有的交互性优势,给予学生更加真实的感受与体验,这种方式不仅会更加深刻、全面地反映教学内容,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效果和自信。
结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论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改革开放时期还是新时代历史条件下,都对社会主义中心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是我国十分重视的一项工作,结合当前的新形势,厘清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演进的历史脉络,积极探索创新对策,有助于我们为党和国家培养大批有用的人才,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稳步高质推进。
参考文献:
[1] 陈晶.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8-13.
[2]张小景.论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09):10-11.
[3]改若曦.建国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演进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7,18-24.
[4]冯刚,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学科30年发展研究报告[M].01.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4,267.
[5]沈壮海,金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10年:回顾与展望[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18,4(05):178-187.
[6]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2).
[7]黄蓉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使命[N].光明日报,2018,01(23):06.
[8]佘双好.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使命[J].思想理论教育,2018(05):46-51.
作者简介:李芬(1994-)女,云南曲靖人,研究生,民族:汉族,重庆师范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工作。单位所在省市:重庆市,单位邮编:401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