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眼

发表时间:2021/1/28   来源:《时代教育》2020年21期   作者:李木斗
[导读] 宇宙,浩瀚且无垠。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人们从来不缺乏对未知的探索和向往,
        李木斗
        山东省昌乐二中   高三29班   
        宇宙,浩瀚且无垠。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人们从来不缺乏对未知的探索和向往,而许多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则是带领我们了解外太空的先行者。
        
        从古至今,人类大多都是靠可见光来探索宇宙,但随着不断的发现,宇宙天体散发出的辐射信号仅靠可见光我们是无法完全感知的。一些资料中记载,20世纪60年代,天文学有四项重大发现,脉冲星,类星体,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星际有机分子,而它们的发现,都与射电望远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那射电望远镜到底是什么呢?它和我们普通的望远镜或是天文望远镜不同,是观测和研究来自天体射电波的一种基础设备,也可以说是带领我们探索宇宙天体的一双“天眼”。它主要由天线和接收系统两部分组成,所以说,射电望远镜不是用来看的,而是可以用来听的“神奇眼睛”。它可以把微弱的宇宙无线电信号进行收集,通过波导记录下来,再由科学家们对其进行分析研究,从而便可以不断探寻来自地球外的文明。
        
        作为科技发展强国的我们,肯定都听说过我们的“中国天眼”,一口在贵州省平塘县架起的“大锅”。

令我们骄傲的是,它是目前世界上第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的建成,超过了之前全球最大的射电望远镜阿雷西博。它还有一个洋气的名字“FAST”,同时拥有着500米长的口径,2000吨的重量,它的反射面总面积可高达约25万平方米,足足和30个足球场一样大。这只“天眼”的存在,给我们增添了更多发现地外文明的可能性和希望。除此之外,我们“中国天眼”的首要目标便是寻找脉冲星,通过其不断发出的电磁无线电信号,我们不仅可以更好的了解宇宙中各星体诞生和演化的奥秘;同时脉冲星的发现还有助于我们人类去往星际的旅行,当我们未来有一天真的可以走出太阳系,银河系,当地球上的GPS信号无法定位,我们依旧可以通过脉冲星的位置去定位导航;此外我们航空航天的精准定位也离不开射电望远镜。
        
        在我们国家研究宇宙大尺度物理学和其不断演化的过程中,有一个名字将永远值得我们缅怀致敬,他就是南仁东,自1993年起,他带领老一代的科学家团队提出要在中国建造世界上最大射电望远镜的伟大设想,他因此放弃了国外的高薪工作,回到祖国带领大家开始建造这伟大的工程,终于在2016年9月25日正式启动,这22年的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都一一被以南仁东为首的科学团队攻克,我们中国天文人做到了!随后自2017年至今“中国天眼”已经发现了102颗脉冲星,成为了世界之最。
        
        如今,“中国天眼”这口神奇的大锅还一直走在探索宇宙奥秘的进程中,我们作为一名中学生,作为祖国未来发展的希望,我们从祖国的这些伟大发现中感受到自豪的同时也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努力学好基础知识,争取在未来可以为祖国的发展贡献一份属于自己的力量。让我们期待有一天,我们可以听到来自地外的声音,感受到地外文明的魅力!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